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syndecan-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syndecan-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与肿瘤生长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syndecan-1在结直肠癌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初步分析它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3l例肿瘤组织切片中,syndecan-1表达阳性者仅1例(3.2%),正常组织中syndecan-1表达阳性者29例(93.5%),syndecan-1表达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yndecan-1主要表达在正常肠黏膜上皮,肿瘤间质中的表达呈弱阳性。结论syndecan-1主要表达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肿瘤细胞中极少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细胞中Lnczc3h7a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种结直肠癌细胞株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人结肠癌细胞(SW-60),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OLO320DM),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人结直肠腺癌上皮细胞(DLD-1)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MSG-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76例结直肠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 TMSG-1蛋白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少量胞核可见着染。76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MST-1蛋白均表达阳性,其中11例呈弱阳性,65例强阳性表达。在98例结直肠癌中,32例TMST-1蛋白表达阴性,23例弱阳性表达,43例呈强阳性。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患者中TMSG-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MSG-1蛋白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肿瘤转移有密切相关,这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且有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细胞浸润及转移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制作石蜡组织微阵列,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RUNX3蛋白在癌旁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结直肠癌各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求该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以期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和基因治疗指标的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均来自未经化放疗的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62例及相应癌旁组织21例。采用石蜡组织微阵列技术,运用HE染色明确病理诊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RUNX3在非癌组织及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统计。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在21例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和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69.4%(43/62),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RUNX3蛋白的阳性染色率高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7)。在62例肿瘤中16例结肠肿瘤和46例直肠标本中RUNX3阳性率分别为(12/16,75.0%),(31/46,67.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573)。(2)RUNX3的表达与肿瘤各病理指标之间关系:在45例溃疡型样本和17例隆起型样本中,RUNX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28/46)和88.2%(15/17),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9)。在25例无淋巴结转移样本和37例有淋巴结转移样本中,RUNX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0%和59.5%,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1)。RUNX3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变大小及不同浸润深度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1)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较癌旁黏膜组织呈现显著降低下调趋势,提示RUNX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RUNX3基因表达无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病变大小、浸润深度间差异,但与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A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生长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mRNA和蛋白水平对HPA1在结直肠癌及其周围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初步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HPA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HPA1 mRNA在正常肠道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患结直肠腺瘤呈正相关(r=0.352,P=0.024);免疫组化结果发现,HPA1蛋白主要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肿瘤边缘的浸润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HPA1阴性患者的2年无病生存率(88.9%)高于HPA1阳性患者(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结论HP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呈不断上升之势。随着发病率的增加,结直肠癌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以及分型亦也不断完善。而黏蛋白作为结直肠癌的特征之一,亦成为结直肠肠癌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G)、总胆汁酸(TBA)、微小RNA-192(mi R-192)与直肠癌的关联性,并分析各指标预测直肠癌经肛联合经腹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后早期复发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60例直肠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及6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G、TBA、mi R-19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直肠癌的相关影响因素,直肠癌组均行经肛联合经腹TME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术后早期复发情况,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2、4周血清CG、TBA、mi R-192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预测直肠癌术后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直肠癌组CG、TBA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mi R-192低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CG、TBA、mi R-192均为发生直肠癌的影响因素(P<0.05);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术后2周、4周的CG、TBA高于未复发患者,mi R-192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术后4周CG、TB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L11A1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其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集的173例结直肠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COL11A1蛋白表达水平;转染COL11A1小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RhoA和RhoC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TaqMan探针法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hoA和RhoC mRNA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探讨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hoA和RhoC mRNA平均相对表达水平为正常黏膜组织的4.516和3.83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A、RhoC mRNA的表达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肝转移有关(P<0.05).FdaoA mRNA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Rhoc mRNA的表达与肠壁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 RhoA和RhoC mRNA的表达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明显增高,RhoA和Rhoc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广泛型线粒体肌酸激酶(uMtCK)基因在肿瘤的中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uMtCK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uMtCK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 荧光定量PCR验证uMtCK在本中心结直肠癌生物样本库中的表达水平。小分子RNA敲低结直肠癌细胞内uMtCK表达,通过CCK-8增殖实验、Transwell和Westernblot检测uMtCK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结果 与邻近正常组织相比,uMtC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T分期(P=0.002)、N分期(P=0.002)、TNM分期(P=0.000)和无瘤生存率密切相关。下调uMtCK的表达可显著抑制增殖能力、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逆转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结论 uMtCK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是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微小RNA(miR)-10b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78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中miR-10b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10b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6.758±2.301)显著高于其在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8.516±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miR-10b的表达水平与临床TNM分期(P<0.01)、肿瘤大小(P<0.01)、淋巴结转移(P<0.01)以及肿瘤浸润深度(P<0.01)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miR-10b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Stathmin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tathmin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 50例新鲜乳腺癌标本,所有标本均含有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tathmin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标本的癌组织中Stathmin的表达率为52%,癌旁组织中Stathmin的表达率为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38例乳腺癌中,Stathmin基因表达率为61%;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12例乳腺癌中,Stathmiu基因表达率为25%.结论 Stathmin的表达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作用,Stathmin的表达还可能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6a在骨肉瘤中表达的意义和miRNA-146a对骨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骨肉瘤标本和癌旁组织中miRNA-146a表达量,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质粒转染miRNA-146a进入骨肉瘤细胞TE85中,检测转染后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中YY1、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旁组织和骨肉瘤组织中miRNA-146a的表达量分别为1.213±0.525和0.734±0.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46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0.05).转染miRNA-146a24 h后,50、100 nmol/L组人骨肉瘤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至(65.161±5.528)%和(40.385±8.442)%(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明显升高至(38.671±12.415)%和(59.513±9.058)% (P<0.05),细胞中YY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分别为0.472±0.014和0.272±0.005,P<0.05),而Fas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0.292±0.010、0.584±0.006,P<0.05).转染miRNA-146a 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50、100 nmol/L组人骨肉瘤细胞活性、凋亡率、YY1表达量和Fas蛋白表达量变化与转染24 h的变化相似.结论 miRNA-146a对骨肉瘤的作用是通过下调YY1的表达,而上调Fas蛋白的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42-3p、RAC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miR-142-3p及RAC1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miR-142-3p和RAC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C1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42-3p的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0.714±2.876)比-(2.116±3.179),Z=-2.882,P=0.004];RAC1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8.973±1.940)比(10.093±2.069),Z=-4.204,P=0.000].miR-142-3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等无关(均P >0.05);RAC1 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均P <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均P>0.05);RAC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miR-142-3p的表达与RAC1 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与RAC1蛋白的表达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RAC1mRNA及RAC1蛋白高表达和miR-142-3p的低表达可能与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微小RNA(microRNA,miR)-134-5p的表达,分析其与细胞增殖的关联性,探讨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结肠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距肿瘤的边缘>5 cm的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DEAD盒RNA解螺旋酶5(DDX5)和微小RNA-205(miR-205)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PCa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或穿刺活检术的86例PCa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作为PCa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组织中DDX5 mRNA、miR-205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DDX5的表达情况。分析DDX5、miR-205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DDX5、miR-205表达水平与PCa患者的预后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PCa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PCa组的DDX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iR-20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Ca患者中DDX5、miR-205表达与肿瘤分期、血清PSA、Gleason评分、肿瘤转移均有相关性(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切缘性质均无相关性(均P>0.05)。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DDX5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DDX5阴性表达患者(P<0.05);miR-205高表达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iR-205低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DDX5水平偏高、miR-205水平偏低是PCa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R=2.598、3.342,均P<0.01)。结论 在PCa患者癌组织中DDX5高表达,miR-205低表达,二者与PCa的多种临床病理及预后有关,是PCa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63基因在肾盂移行细胞癌(ren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RTCC)和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RTCC、50例RCC、10例正常肾组织中P63的表达,并分析P63表达与RTCC及R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肾组织、RTCC、RCC中P6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95%(38/40)、0%(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CC组中G1级与G2级P63的强阳性、中度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G3级(P〈0.05);Ta-T1期以P63强阳性为主(66.7%),随RTCC浸润程度的增加,P63染色强度逐渐减弱;T2期P63强阳性表达率为42.9%,T3-T4期降至0;RCC组中,所有肿瘤无论组织类型、级别、分期,P63表达均呈阴性。结论P63在RTCC中高表达,与R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63可能参与RTCC的发生、发展,是评估RTCC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P63在RCC中不表达,可作为将RTCC从RCC中鉴别出来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cadherin蛋白和mRNA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herin蛋白和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旁正常黏膜组织;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E-cadherin表达缺失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2种方法在检测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