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大多数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但仍有5%~10%的哮喘患者即使吸入大剂量药物仍难以控制,且治疗效果差。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支气管热成形术用于治疗难治性哮喘,大量前期研究已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文就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难治性哮喘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成型术治疗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88年6月~2009年4月采用气管、支气管成型术治疗的11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例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且2例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出现心律失常3例。全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9%(86/105例)、54.5%(36/66例)和39.6%(19/48例)。结论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可使部分高龄及肺功能不全的肺癌患者获得外科手术机会,在根除病变的同时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了29例位于或侵及肺上叶支气管开口的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病例,施行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手术切除肺癌,包括楔形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术5例,袖状成形肺上叶切除24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楔形成形术后发生吻合处肉芽增生1例。结论 袖状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是治疗位于或侵及肺上叶支气管开口的肺上叶中央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理想术式,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可以安全地用于支气管成形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接受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治疗的重度哮喘患者1例疗效.方法 回顾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例接受BT治疗的重度哮喘患者临床诊疗过程,患者女性,47岁,支气管哮喘病史>10年.通过射频消融导管的热能量去除哮喘患者气道增生的平滑肌,减轻气道痉挛和气流受限,减少急性发作频率.BT治疗分3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间隔3周:第一阶段治疗右下叶,第二阶段治疗左下叶,第三阶段治疗双肺上叶.结果 3阶段手术均过程顺利,患者耐受良好.每阶段术后患者均诉治疗侧轻微胸痛,未予特殊处理,均于3d后自行缓解.第三阶段治疗后患者出现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后次日体温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哮喘控制评分较术前改善9分,FEV1、FVC、PEF、MVV分别较术前改善33.8%(1.98 ~ 2.65 L)、22.3%(2.78 ~ 3.40 L)、60.4%(4.87 ~ 7.81 L/s)和77.2%(63.36~ 112.28 L/min).结论 BT治疗重度哮喘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性反应、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经过长期的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大多数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有效地控制症状,但仍有5%~10%的患者对常规治疗不能有效地控制~[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变态反应,哮喘主要由接触变态原触发或引起;气道炎性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实施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干预,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依从性以及随访1年后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治疗次数以及再住院率。结果干预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干预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近1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心律失常、屈光不正、肺癌以及其他实质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用于治疗哮喘国内还未见报道,在美国也刚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过射频消融气道平滑肌(ASM)以治疗哮喘,又称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这是人类首次尝试将介入治疗学引入哮喘治疗领域,有可能打破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哮喘的传统局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提高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方法 1996年6月~2006年6月对4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施行肺动脉成形或肺动脉支气管同时成形肺叶切除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3例出现肺不张,4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并发呼吸衰竭,2例并发心律失常.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87.5%(35/40),3年生存率为55%(22/40),5年生存率为27.5%(11/40).结论 肺动脉成形或肺动脉支气管同时成形肺叶切除减少了全肺切除和单纯剖胸探查的比例,扩大了手术适应征,特别适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10.
马燕鹏  邓明映  林琼珠 《吉林医学》2013,(20):4135-413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35例和观察组165例。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气分析、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红梅 《吉林医学》2015,(4):766-767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舒适护理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24 h内,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治疗及心理的舒适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塞曲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OS、IL-10、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用抗生素、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及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1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塞曲司特80 mg•d-1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通过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BD型流式细胞仪及肺功能仪测定IL-10、EOS、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通气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10、FEV1/FVC、PE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IL-10、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OS、CD4阳性(CD4+)T淋巴细胞的百 分比、CD4+/CD8+、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治疗 前(P<0.05);治疗组EOS、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曲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哮喘患者的IL-10水平,并通过降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及NK细胞百分比纠正免疫失衡,同时可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研究组142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1个月较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值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症状、体征控制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FVC、FEV_1、PEF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辅助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吸入疗法临床疗效及经济负担的变化,为治疗哮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02例1~14岁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及家长进行标准问卷调查。结果: 吸入疗法前后比较发现,哮喘白天症状、夜间症状及呼气峰流速(PEF)值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01)。吸入疗法前后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表现为发作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治疗哮喘的人均花费下降(P<0.001)。结论: 哮喘儿童吸入疗法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发作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提高,能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4):1897-190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记录不良反应。方法:招募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吸氧、雾化吸入等)+麻杏石甘汤加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外周血炎性因子浓度与免疫功能,评估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8~+、CD4~+/CD8~+、IL-6、TNF-α、TGF-β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TNF-α、CD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4~+、CD4~+/CD8~+、TGF-β1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通过改善免疫功能与炎性反应而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 将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给予常规吸入布地奈德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肺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及急性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补充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158-160
目的探讨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完成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作为实验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入院时,观察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6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临床护理路径方式的应用,延长患者6 min步行距离,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提升,住院时间缩短,均获得显著作用效果,最终加快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Bronchodilating effect of intravenous magnesium sulfate in bronchial asthm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 Okayama  T Aikawa  M Okayama  H Sasaki  S Mue  T Takishima 《JAMA》1987,257(8):1076-1078
The bronchodilating effect of magnesium sulfate (MgSO4) was studied in ten asthmatic patients with mild attacks. In five patients, 0.5 mmol/min of MgSO4 was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for 20 minutes, and the time courses of respiratory resistance, forced vital capacity, 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 were studied. In another five patients, MgSO4 dose-response curves were obtained. Soon after administration began, MgSO4 relieved bronchoconstric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Maximum responses (mean +/- SE) of respiratory resistance, forced vital capacity, 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were 71% +/- 3%, 117% +/- 5%, and 118% +/- 1% of initial values, respectively, and were similar to the effects of additional albuterol inhalation. The infusion of MgSO4 also improved dyspnea and piping rales in three other asthmatic patients with a severe attack. We conclude that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MgSO4 produces a rapid and marked bronchodilation in both mild and severe asthma and may be a unique bronchodilating ag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