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及疗效优良率。结果患者均随访6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2/30),少于对照组的26.67%(8/30),P0.05。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倾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观察组为76.67%(2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15/30),P0.05。结论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够达到满意效果,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24例)和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腕关节功能。结果 48例获得随访,时间6~24(13.19±4.31)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组均少(短)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在掌倾角、尺偏角:C1型骨折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骨折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外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型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术后24周影像学比较中:C2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影像学上有更好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更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C3型骨折外固定支架具有更好的牵张力,更能有效避免桡骨远端关节面继发性塌陷。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较小,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比较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对患者腕关节运动轴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02诊治的25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手术组15例(12例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3例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非手术组10例于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5)个月。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恢复更满意,患侧握力占健侧握力百分比更高,上肢功能障碍DSAH量表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稳定性好,可维持骨折复位并最大限度减少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丢失,恢复桡腕关节运动轴线。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4):2238-2243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将6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保守组)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组)各33例。分别于治疗前、复位后、骨折愈合时,记录患者骨折复位状态(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于骨折愈合时,记录腕关节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后活动度)、Mayo腕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骨折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位后、骨折愈合时,手术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好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手术组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与复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保守组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与复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Mayo腕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存在骨折复位丢失的情况;保守治疗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相对短;采用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保守和手术的中远期腕关节功能无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LCP)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EF)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同一手术组收治并手术的78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锁定钢板内固定(LCP)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4~74岁,平均(57.41±3.31)岁;外固定支架(EF)组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5~72岁,平均(56.32±2.51)岁。采用改良Mayo功能评分和影像测量,包括桡骨远端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高度,评价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LCP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明显大于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5±1.38)个月。末次随访时,Mayo功能评分LCP组(86.13±9.73)分,EF组(84.18±8.44)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3,P=0.08)。在术后即刻、术后6周、术后3个月的影像测量方面,LCP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茎突高度均大于EF组。[结论]LCP和EF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LCP在维持桡骨高度和尺偏角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费骏  赖震  沈健  魏威 《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195-197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的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30例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22例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20例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3组均行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测量,并进行改良Mcbride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结果 治疗后6个月影像学测量结果 显示各组间掌倾角和尺偏角存在统计学差异.按照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分:石膏组优良率84.6%,支架组优良率81.8%,内固定组优良率85.0%.结论 稳定性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首选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疗效确切;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小,可较好地维持桡骨的轴向稳定,对严重粉碎的不稳定骨折和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具有优势;LCP钢板可提供可靠的固定,最大限度恢复解剖复位,可用于年龄相对较轻,身体状况较好,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钉辅助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01—2018-12间收治的62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钢板组(30例)予以掌侧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32例)予以克氏钉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12~20个月随访。术后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12个月时2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改善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钢板组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低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予以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予以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2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改善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外固定支架治疗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与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04-2019-07间内黄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60例成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组(外固定组)和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钢板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体会,并观察疗效。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实施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3±2.3)个月。依据Fernandez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2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3.75%。X线片复查结果显示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恢复良好。均未发生钢板断裂、松动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实施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复位良好、固定牢固、并发症低,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可有效保持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处于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00年1月-2006年6月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和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C型骨折61例(85侧),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28侧,C2型33侧,C3型24侧。其中掌侧LCP治疗组34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51侧。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6~27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v标准评定,C1、C2型骨折LCP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掌侧或背侧不稳定的C1、C2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可提供有效固定及早期活动;背侧不稳定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是外固定支架的最佳适应证;严重粉碎的C3型骨折(尤其掌侧不稳定者)应联合运用LCP和外固定支架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结合掌侧锁定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先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恢复桡骨的长度及可接受的尺偏角、掌倾角,再进行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7个月。所有骨折在14周内愈合。1例术后3周桡骨端外固定架针孔处出现红肿渗出,予以伤口换药冲洗,术后4周去除外固定架后针孔伤口愈合。患者均未出现腕管综合征、肌腱磨损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测量显示:掌倾角9°~15°,尺偏角19°~25°。腕关节活动度:背伸30°~80°,掌屈45°~79°,尺偏17°~30°,桡偏15°~28°,旋前60°~85°,旋后45°~75°。术后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优15例,良1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结合掌侧锁定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植骨内固定与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植骨内固定(17例)与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21例)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3个月掌倾角、桡骨高度内固定组均优于外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及 Gartland-Werley 功能评分内固定组均优于外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腕关节功能评估:内固定组优6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15/17;外固定组优4例,良10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14/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达到理想复位,能有效防止骨折复位丢失和再移位,临床疗效优于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架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62例,31例采用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手术治疗,31例采用闭合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两组均在术后12个月行X线片检查,测量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评分采用Krimmer评分和患者主观功能评价臂肩手功能缺陷,用于了解术后腕关节功能受限程度以及患者主观感受,对手术和保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12个月,手术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远端高度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手术组患者腕关节伸屈、旋转、尺桡偏的角度、手的握力均大于保守治疗组(P0.01);Krimmer评分和DASH评分手术治疗组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VAS痛觉评分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老年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掌侧支撑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06诊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其中30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非手术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组)。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前臂旋前活动度、前臂旋后活动度、腕关节功能Robbins评分。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12~18)个月。非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较手术组短,而手术组骨折愈合时掌倾角、尺偏角、前臂旋前活动度、前臂旋后活动度、腕关节功能Robbins评分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骨折愈合后6个月前臂旋前活动度、腕关节功能Robbins评分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前臂旋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短,但其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患者差,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35例。按AO/ASIF分类,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T”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外支架及闭合复位外支架克氏针联合固定术。结果35例经5~16个月随访,按照D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总优良率84.2%,其中钢板内同定组15/17,单纯外支架组11/13,外支架联合克氏针组4/5。结论依据桡骨远端关节内不同类型骨折,分别采用相应手术固定方法,对恢复桡骨相对长度、掌倾度、尺偏角、关节面的平整以及腕关节的功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18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伴有尺骨茎突骨折分为不伴尺骨茎突骨折组(61例)和伴尺骨茎突骨折组(128例)。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及末次随访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握力和腕关节尺侧旋转疼痛发生率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0~46个月,平均38个月。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末次随访时握力、腕关节主动活动度、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和DASH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尺侧旋转疼痛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不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报告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及其评价。方法2002年4月~2004年5月,对4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进行治疗。其中14例做了植骨,12例术后用掌侧石膏托支持。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平均9.7°;尺偏角平均21.3°;桡骨短缩≥2mm4例,其余皆<2mm;关节面移位均<1mm。用改良的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优32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5%。结论切开复位掌侧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辅以植骨能有效防止关节面塌陷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掌侧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纳入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外固定架或者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健、患侧握力比值和患侧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外固定架组14例,掌侧锁定钢板组1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显示,掌侧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长于外固定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外固定架组,但末次随访时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水平优于外固定架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健、患侧握力比,患侧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等,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手术风险小于掌侧锁定钢板,但会造成术后一定程度的复位丢失,然而这种复位丢失并不影响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架与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4-12诊治的32例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架固定17例(外固定架组),采用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掌侧钢板组)15例。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与掌侧钢板组相比,外固定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X线片上测得掌倾角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12个月X线片上测得桡骨高度和尺偏角,以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架固定或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对于老年患者,应优先考虑外固定;对于年轻患者,建议采用内固定,尽量恢复桡骨远端正常形态及关节面平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