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内皮细胞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是冠心病、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过程。由血小板产生的收缩血管和促进血小板聚集的物质TXA_2和近年发现的血小板X-颗粒膜蛋白(GMP140)与由内皮细胞(EC)介导生成的内皮舒张物PGI_2、内皮收缩因子ET、和纤溶系统一对关键活性物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TPA的抑制物PAI等共同维持着血小板聚集性、血管紧张度和纤溶的平衡。本文通过对35例冠心病患者血浆KPAF_(1α)、TXB_2、GMP-140、ET、TPA、PAI的测定,探讨冠心病的血小板、内皮细胞功能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双层细胞种植能有效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中能提高其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 目的:采用双细胞种植及修饰内皮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提高内皮细胞保留率和抗栓能力,通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观察对小口径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 方法:以4种不同组合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SMC,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种植在PTFE管腔面。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4种人工血管经旁路分别移植在4组兔的腹主动脉上。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60 d,种植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组和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 > 0.05)。与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相比,未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平滑肌细胞)内膜明显增厚(P < 0.05);未转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膜较薄(P < 0.05)。提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转染可以促进血管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狭窄,但同时转入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可以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Endothelin-1,ET-1)为体内最强的缩血管多肽。纤溶系统在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水平是纤溶活性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去纤维蛋白原酶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理。方法:用去纤维蛋白原酶治疗刚接受血管成形术的实验兔7天,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测定其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的表达水平,并且与未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损伤后7天对照组内弹力板附近平滑肌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表达阳性,而未损伤的正常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中该mRNA表达阴性;与对照组相比,去纤维蛋白原酶处理能明显减低损伤平滑肌中该mRNA表达。结论:去纤维蛋白原酶可能通过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生成而在血管损伤后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状态及血粘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状态与血粘度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患者和33例正常人进行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vWF∶Ag)、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及血粘度的测定。结果患者组vWF∶Ag含量t-PA、PAI-1活性及血粘度测定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AT-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液处于高凝与高粘状态 ,且诸因素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纤维蛋白原酶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理。方法:用去纤维蛋白原酶治疗刚接受血管成形术的实验兔7天,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测定其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的表达水平,并且与未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损伤后7天对照组内弹力板附近平滑肌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表达阳性,而未损伤的正常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中该mRNA表达阴性;与对照组相比,去纤维蛋白原酶处理能明显减低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不加抗凝药,设为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针剂5000u腹部皮下注射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检测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X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纤溶酶原、凝血因子X活性、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确,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亲体供肝移植后由于止血和凝血指标的异常可出现出血及血栓等严重并发症,但其具体变化规律如何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亲体肝移植受体围手术期止血与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抽取44例亲体肝移植受者移植前、移植后1~7d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抗凝血酶活性、纤溶酶原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动态变化。以32名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与结论:移植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P0.01),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抗凝血酶活性、纤溶酶原活性降低(P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升高(P0.01);移植后1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活性逐渐恢复正常,纤溶酶原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仍异常于正常值(P0.01)。结果提示亲体肝移植后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的恢复是相对较快的,而纤溶因子的恢复则较为迟缓,纤溶功能亢进,是肝脏移植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移植后凝血与止血功能的监测,是预防出血和血栓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道家认知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纤溶激活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身疾病,近几年纤溶激活系统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一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行为特征和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对中国道家认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纤溶激活系统中PAI-1和t-PA活性的测定,探讨中国道家认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可能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用生物学指标评价心理治疗的疗效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益气通络丹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活性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表达变化,探讨脑缺血后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机制。材料和方法:制备体外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模型,利用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PA、PAI-1表达变化。结果:低氧低糖损伤后,tPA、PAI-1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成功制备体外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模型。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可以诱导tPA、PAI-1表达增多,进一步说明脑缺血损伤后tPA、PAI-1表达增加并参与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机体凝血增强、纤溶降低,可能预警血栓形成。相关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水平异常成为临床上分析血栓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在深静脉血栓、心血管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的应用中获益。这些指标能反映血管内皮受损、血液高凝、纤溶状态,相较于常规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的变化,出现更早、更灵敏,因而对血栓形成的警示更及时,遗漏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丹奥(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丹奥80mg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对照组用维脑路通针剂0.5g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均为每日2次,连续用14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临床症状、对比两组疗效。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采用t检验,组间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奥对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uPA系统与神经胶质瘤局部侵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PA系统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ion receptor, 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它们参与了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重要的分子靶点。uPA能激活纤溶酶原降解细胞外基质与基底膜,uPAR则能显著提升uPA的激活纤溶酶原的功能,两者结合能够增强肿瘤的侵袭性与转移能力。PAI主要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局部侵袭,但PAI又可通过抑制uPA-uPAR复合体的生物学活性来抑制肿瘤的局部侵袭。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很少转移到颅外,局部侵袭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uPA系统的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本文综述了uPA系统对神经胶质瘤局部侵袭的影响及其在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醒脑静能有效抑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炎症递质及促纤溶作用,但是影响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机制未完全明确。目的:观察醒脑静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5 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10 μg/L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表达,醒脑静组加入不同浓度(5,10,20 mL/L)的醒脑静干预,阳性对照组添加氟伐他汀(1 μmol/L),并设立单纯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的空白对照组。培育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分泌和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 (P < 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分泌和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不同浓度醒脑静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分泌和mRNA表达均较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组显著降低(P < 0.05),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分泌和mRNA表达均较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组显著升高(P < 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果证实,醒脑静作用可逆转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纤溶活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n=40)用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12d,对照组(n=38)应用银杏叶注射液静滴12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恢复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C)评分.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均未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或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n=40)用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12d,对照组(n=38)应用银杏叶注射液静滴12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恢复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C)评分.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均未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或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伏圣  周宁 《医学信息》2001,14(10):697-698
目前认为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RS)的形成主要与血管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迁移和增殖、细胞外基质 (ECM)的大量沉积 ,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直接相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作为纤溶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 ,在 RS形成的若干环节如附壁血栓的形成、 VSMC的迁移和增殖及 ECM的沉积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与 RS的关系密切。现就 t- PA和 PAI- 1在 RS形成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1  t- PA和 PAI- 1在血栓的形成中的作用Terres等 [1 ] 认为内源性 t- PA活性下降和血小板活性增加是 PT…  相似文献   

19.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疏血通针6ml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对照组用川芎嗪针320ml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均为每日1次,连续用14 d.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状态评定,观察临床症状、组间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组间采用x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急诊中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 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急诊中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