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监测结果。方法 对2007年河北省流脑流行病学监测、实验室监测和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工作进行分析;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和密切接触者调查、标本采集和病原学监测。结果 2007年,全省共报告流脑病例57例,死亡3例,发病率0.083/10万,死亡率0.004/10万,病死率5.26%。与2006年(报告发病102例,死亡10例)相比,发病率下降44.53%,死亡率下降69.86%。全省无流脑暴发疫情发生。病例实验室诊断率15.79%。结论 河北省2007年流脑发病数继续下降,发病呈散发状态,以小年龄组为主,冬春季节高峰存在,未接种疫苗者多发。健康人群带菌调查显示,以C群、B群和A群为主,5~24岁年龄段带菌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近年来在弋阳县有增多趋势,病死率接近10%,自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先后出现2次局部地区暴发流行,共收治流脑病人22例。现将我县所发生的22例患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我们地区合作医疗事业蓬勃发展,“预防为主”方针深入人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死率有了明显下降。1975年比1971、1972年下降了56%,比1973、1974年下降了33%。为了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总结经验教训, 我们收集了各县及公社医院收治的流脑死亡病例129例进行临床分析。一、一般情况从死亡病例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年龄:婴幼儿和老年人病死率最高。10~40岁病死率只有O.7%,而不满一周岁的婴儿为15.8%,6个月以内者高达21%,61岁以上老人为25%。高低相差数十倍,指出了抢救的年龄重点。  相似文献   

4.
总结对2004年12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9例流脑病人,经过早期严密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加强室内通风,防止交叉感染。结果无一例死亡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院内没有感染流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疾病监测》1999,14(4):122-123
流脑四川:凉山州布拖县通际河区苞谷坪乡某村发生流脑暴发。首例病人于2月17日发病,22日死亡,至3月9日共发生病人6例,死亡4人。病人主要症状为颈强直、发烧、呕吐等。布拖县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已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对2例现症病人收入县医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贵州省流脑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控制措施。方法对德江县2005年的一起流脑暴发疫情调查资料和实验室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21例病人中5-15岁年龄组占76.19%。全部病例既往无流脑疫苗接种史。病人脑脊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7株A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对磺胺、头孢曲松和利福平敏感。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和报告、将流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应该是今后贵州省控制流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淄博市流脑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国庆 《疾病监测》1997,12(3):103-106
本文应用圆形分布法对淄博市1971~1995年流脑疫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淄博市流脑发病及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发病高峰期为2月20日至5月23日,死亡高峰期为2月21日至5月7日。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使流脑发病高峰日提前,发病及死亡更趋分散,季节性减弱。随发病率升高流脑发病高峰日明显推迟,季节性增强,发病更趋集中。淄博市流脑发病有其独特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刘飚  杨天英 《疾病监测》1998,13(9):344-348
本文应用余弦模型对河南省流脑季节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脑菌苗接种后,流脑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流行期明显延长,为1~5月份,病例呈更趋分散状态。但季节性发病高峰无明显变化,仍在3月份,提示目前流脑菌苗接种应在12月上旬以前完成,同时还对余弦模型在分析疾病高峰期差别中的显著性检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6例的临床分析,着重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和误诊原因、暴发型流脑的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全面分析病史、及早做腰穿,若初次脑脊液改变不典型应及时复查脑脊液在流脑的诊断上较为重要;抢救暴脑是降低流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胡迎春 《疾病监测》2005,20(6):328-33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与流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紫云县流脑发病率为33.14/10万,病死率为9.59%,后期在儿童中展开A群流脑疫苗接种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发病率控制在0~3.06/10万之间,但近几年仍有不同程度的病例报告。2004年3月1日猫营镇牛角村下巴郎组报告发生3例病例。为了解人群中流脑带菌状况,为流脑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贵州省疾控中心和紫云县疾控中心随即对该组158名健康人群开展带菌调查。  相似文献   

11.
番禺市1997年流脑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病率虽然已降到最低水平,但是散发病例还时有发生,现对1997年我省番禺市流脑疫情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对流脑散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及病历分析。2-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3-实验室检查:采血、脑脊液(CSF)和咽拭子按常规法分离培养病原菌,取双份血清用杀菌力试验(TTC)法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A群抗体。结  果1-疫情概况:番禺市1997年3月14日至4月9日发生流脑病例共5例,其中死亡1例,病…  相似文献   

12.
张希江 《疾病监测》1997,12(11):431-432
一起流脑暴发的调查报告河北省沧县卫生防疫站(061000)张希江1997年2月8日至3月13日沧县张官屯乡狼口村发生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发病6例,其中死亡2例。首例病人,女,16岁。于1997年2月8日发病,症状有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出血点、...  相似文献   

13.
一起成人可疑流脑暴发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福宝  尤玉明 《疾病监测》1997,12(12):455-457
一起成人可疑流脑暴发的调查报告马福宝1尤玉明2毕诚1张晋琳1宋晓彤11997年2月1~7日,江苏省南通如皋市奚钭乡突发4例流脑病人,死亡1例。疫情集中分布在相邻的2个村(曹堡村3例、钭庄村1例),人口数5846。罹患率为0.68‰,远高于全省的平均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金华市2005年春季流脑流行状况,探索流脑高发的原因,为制定控制流脑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4月30日金华市的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流脑病例43例,报告发病率为0.81/10万,是继1996年以来发病率最高的一年;病例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上人群为主;职业构成以外来民工和学生为主,儿童所占比例下降。结论2005年春季金华市流脑呈现高发态势。在民工中开展流脑疫苗接种,将A+C群流脑疫苗纳入常规免疫,预防性服药和有效的应急接种等是当前控制流脑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1966年至1978年12年间(1969年因资料不全除外),我院共收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8,392例,死亡142例,病死率1.69%。在死亡病例中,14例入院时诊断为普通型,但在入院后的16小时内突然发生脑疝致死。本文将这些猝死病例加以总结回顾,  相似文献   

16.
俞年生  朱水源 《疾病监测》1997,12(3):106-107
42例流脑病人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浙江省衢州市卫生防疫站(324000)俞年生常山县卫生防疫站朱水源常山县是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监测点,临床诊断的病人作了细菌培养。42例临床诊断的流脑病人,经血和CSF培养,共检出脑膜炎奈瑟氏菌(Nm)14株,均...  相似文献   

17.
PCR用于流脑诊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力  胡绪敬 《疾病监测》2003,18(7):271-27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感染人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部分存活病人主要留下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流脑曾经引起几次全球性大流行。近年来,由于防治措施提高,我国流脑的发病率亦大大下降,但仍有局部暴发,严重威胁着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发病或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我国农村冬春季儿童中常见的传染病。国外在非洲中部有经常性的流行,1974年在芬兰和巴西都有流行,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例统计,平均每年发病率每10万人口为3~5人。而我国发病较高,大部分地区约每隔8~10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最近,在1967年及1977年均引起了较大范围的流行,并在偏僻山区引起暴发流行。病死率在国内约4~5%,国外常在10%左右。引起流脑发病的原因是由于易感的人受到脑膜炎双球菌的传染而发病。传染源是病人或带菌者,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6年浙江省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脑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 对2006年全省上报的流脑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设立3个监测点进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和带菌率检测,并对分离到的流脑菌株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 2006年浙江省流脑发病率为0.16/10万,病例以A群为主,同时存在C群和B群病例.健康人群中A群抗体保护率(70.65%)远远高于C群(6.52%),流脑菌株带菌率为1.71%,B群占62.50%.所有菌株均对青霉素、氯霉素等9种抗生素敏感,部分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且不同血清群、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程度不同.结论 浙江省流脑病例以A群为主,C群比例有上升趋势.流脑菌株对一些抗生素具有耐药性,需全面监测病例和健康带菌者流脑菌株的耐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一般从每年一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流脑发病急、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近年来。临床也发现有成年人患此病。流脑的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未开始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病人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皮肤黏膜有出血或瘀斑等症状。继之出现喷射性呕吐,这症状被称为流脑的报警信号。婴儿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伴有高热、拒食、烦躁、哭闹不安等;爆发型流脑病人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很可能演变为危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