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腭扁桃体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屡有急性发作者.多见于青壮年.常为单侧性发病.1 病因常见的致病菌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最多见,其次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2 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扁桃体周脓肿患者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60例扁桃体周脓肿患者,其中脓肿期手术组30例、择期手术组30例,对两组术后疼痛比较。结果: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一次顺利完成手术。脓肿期手术组22例组织反应轻,8例反应重;择期手术组13例组织反应轻,17例反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h疼痛程度评分:脓肿期手术组(3.1±0.3)分,择期手术组(3.5±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8h疼痛程度评分:脓肿期手术组(2.9±0.5)分,择期手术组(3.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2h疼痛程度评分:脓肿期手术组(2.4±0.5)分,择期手术组(2.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术后疼痛较择期手术轻。  相似文献   

3.
扁桃体周围脓肿多发生于青壮年,是扁桃体周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为耳鼻喉科急性疾病之一。扁桃体周围脓肿初起为蜂窝组织炎,继之形成脓肿。本病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者。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的炎症,使窝口阻塞,其中的细菌或炎性产物破坏上皮组织,向深部侵犯,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隙。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双侧扁桃体周围脓肿4例王晓英早期扁桃体周围炎临床上本病多发生于单侧,双侧同时发生脓肿者则很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4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简称扁周)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为18岁~36岁。均有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病史...  相似文献   

5.
<正>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青壮年。现就我院十年来收治的14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41例,男99例,女42例,发病年龄12~73岁,30岁以下80例(45.7%);病程3~30天,其中3~9天97例,10~30天44例;前上型134例,后上型7例。 治疗 全身给予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处理:单纯穿刺抽脓1~3次8例,脓肿自行破溃2例;切开排脓81例;扁桃体切除50例,其中脓肿时切除29例,切开排脓3~4天后切除14例,切开排脓2周后切除7例。 结果 扁桃体切除50例,均痊愈;单纯穿刺抽脓或自行破溃10例,2例复发,1例25天复发,1例3年后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26例患者分成3组.A组:28例,为脓肿期手术患者;B组:23例,为择期手术患者;C组:75例,为保守治疗患者.对三组患者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A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12ml,术后出血发生率3.8%,平均住院日7d;B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23ml,术后出血率8.9%,平均住院日1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者术后创面感染率及全身感染率均为0.A组患者术后体温、张口受限及血象于2d后恢复正常,C组治疗后体温、张口受限及血象于6d左右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5.0%.结论 患者机体状况允许,无手术禁忌症,为避免复发,脓肿期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较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索总结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的临床治疗经验,评价其疗效,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61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于脓肿期先行穿刺排脓或切开排脓,3~4 d后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 61例中全部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无明显增大,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 扁桃体围周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安全可行,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两次手术一次完成,病程短,费用低,疗效好,一次性根治,无复发,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我院自 1990年 6月~1999年 6月共收治 10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4例 ,男 6 7例 ,女37例 ;年龄 3~ 77岁 ,平均 31岁。左侧 48例 ,右侧 5 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 1~ 5天 ,平均 3天。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 ,咽部剧痛 ;其中吞咽困难 95例 ( 91%) ,语言含混不清 70例 ( 6 7%) ,张口受限 6 0例( 5 7%)。患侧舌腭可见软腭充血肿胀 ,并向中线膨隆 ,悬雍垂被挤向健侧 ,扁桃体充血肿大 ,粘膜表面覆以脓性分泌物 ,被推向内下方。咽腔明显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扁桃周围脓肿的发病机理、感染途径。方法: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扁桃体周围脓肿经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后,无复发。结论:通过41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渍破亦无脓瘘,邻接扁桃体上方之软腭黏膜下发现有感染及纤维化的小唾液腺(weber腺),从而认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而非急性扁桃体炎,故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目的在于获得充分引流。起到根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行手术治疗的过程及术后治疗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扁桃体切除术后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间行扁桃体切除术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两次手术一次完成,节省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11.
朱建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96-1397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脓肿的真正发病机理和感染途径。方法:对连续诊治的101例扁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其中73例患侧的扁桃体被切除,切除之扁桃体外侧面均平整。结果:通过73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溃破,亦无脓瘘,按扁桃体上方之软腭粘膜下发现有感染及/或纤维化的小唾液腺(Weber腺),这些与扁桃体相邻的腺体在其他非扁周脓肿患者则显示正常形态与结构。结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故应早期切除扁桃体治疗扁周脓肿,以便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12.
探讨肛周脓肿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的术式选择。方法将286例肛周脓肿住院患者分为四组:第一组(68例)及第二组(70例)随机行切开引流术和一次性根治术;第三组(73例)及第四组(75例)根据有无内口选择术式,如术中未探及内口,则行单纯切开引流术(第三组);如探及内口,则行一次性根治术(第四组)。比较随访后遗肛瘘例数。结果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组与第四组、第三组与第四组比较,P〉O.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探查内口来决定相应的术式是治疗肛周脓肿理想的方法,即有内口则行一次性根治术,无内口则行单纯性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扁桃体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于扁桃体术后静脉输注地塞米松2d,对照组则不使用激素,观察地塞米松对扁桃体术后疼痛、生活行为及口咽部体征的影响。结果地塞米松组在扁桃体术后疼痛、生活行为及体征方面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扁桃体术后静脉输注地塞米松减轻其术后反应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2~12岁儿童扁桃体切除术(伴或不伴腺样体切除术)后立即使用冰水镇痛的疗效。方法以接受扁桃体切除术(伴或不伴腺样体切除术)的88例儿童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接受冰水镇痛)和对照组(术后不接受冰水镇痛),分别在全麻清醒后15min、30min、60min和4 h按照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标准进行双盲疼痛评分。结果 88例病人中42例接受术后冰水镇痛,40例未接受术后冰水镇痛,6例病人统计资料不全。2组病人的数量、年龄、性别和诊断具有可比性。接受术后冰水镇痛组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降低,术后30min(P=0.000)和60 min(P=0.001)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用冰水镇痛是一种廉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828例脾切除术术后发生膈下脓肿7例(0.85%)临床分析提示:要注重手术技术的改进,控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作者于1985年至1992年对3~10岁97例患儿,采用局麻扁桃体剥离术。手术经过顺利,无一例发生意外。结果表明,只要注重小儿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有效措施,就能将以往需全麻手术的患儿改为局麻手术,从而避免了全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巫朝君  李梁瑜  罗有师 《中外医疗》2013,(23):175+177-175,177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肛周脓肿应用价值。方法对在该院手术并经过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69例肛周脓肿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彩超诊断相符合的肛周脓肿163例,符合率96.4%,而与彩超诊断不符合的肛周脓肿6例,不符合率3%,其中病理诊断为肛周血肿3例,占误诊率1.7%,病理诊断为肛周结核2例,占误诊率1.2%,诊断为脂肪瘤1例,占误诊率0.6%。结论彩超诊断肛周脓肿无创伤、无放射、操作方便,符合率高,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征象,提高肝脓肿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病例21例,治疗前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CT平扫表现肝内低密度灶占20例(20/21,95.2%);病灶内气-液平面3例(3/21,14.3%);动态强化扫描表现:分隔状强化8例(8/21,38.1%);双靶征9例(9/21,42.9%);边缘强化征11例(11/21,52.4%)。结论:CT扫描特别是动态CT增强扫描征象对肝脓肿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将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的常规切口改为扁桃体上极被膜与咽腭弓、舌腭弓交界处切口,排脓后待张口困难缓解后即行扁桃体摘除术。通过对24例患者的观察,具有引流好,手术简便,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24例患者无一例因手术而感染扩散;仅一例患者术后创面少量渗血,平均住院时间仅4天。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脑脓肿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脑脓肿分别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T2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35例脑脓肿共45个病灶,其中15个病灶在T1WI上出现"暗线"征,19个病灶在T2WI上出现"暗带"征,19个病灶在T2FLAIR上出现"亮带"征;19个病灶DWI上呈程度不等的高信号,ADC值低,6个病灶呈等、低信号,ADC值增高;45个病灶脓肿壁均强化明显,显示脓腔、脓肿壁及水肿带征象。结论:"暗带"征和ADC值对脑脓肿的MRI诊断有一定价值,对脑脓肿的MRI检查,DWI应纳入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