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Barrett食管的光动力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颉永乐  徐克成 《临床荟萃》2006,21(6):442-444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及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惟一已知的癌前病变。目前认为,食管下端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无论化生的是胃上皮、小肠上皮,还是大肠上皮,都可以定义为BE。BE的癌变将经历特殊肠化生一不典型增生一原位癌一浸润性腺癌的病理进程。BE腺癌的诊断依据如下:①确诊的原发性食管腺癌;②有BE病史;③具备确切的组织学形态;④找BE从异型增生发展到原位癌和浸润癌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2.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食管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被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组织学表现为含有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肠上皮化生,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具有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特点。BE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最严重的并发症,对伴有GERD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约有12%的患者被发现BE。目前认为BE是食管腺癌的先兆,属癌前状态,约有10%的BE患者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  相似文献   

3.
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道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被覆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病理状态。此病较为少见,但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院自1991年3月至2005年11月胃镜检查确诊BE13例,现将有关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诊断器械PTS2930电子胃镜系统。1.2诊断标准内镜诊断采用M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Barrett食管(barrecc esophagus,BE)患者的临床特点,尤其是胃镜下表现度食管动力改变,以提高BE的诊断率,以期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4例B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行食管动力检查提示LESP厦屏障压(LESP-GS)明显降低,酸反流总时间、酸反流总次数以度食管下段pH〈4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加。系统治疗后,41例患者在该院行胃镜复诊,21例(51.22%)仍为BE,19例(46.34%)患者恢复正常食管上皮,1例(2.44%)进展为食管腺癌。结论 BE是胃食管反流痛(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严重的并发症;内镜下治疗联合抑酸治疗为BE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或不伴肠化生。BE含有杯状细胞或特殊肠化生是引发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1-2]。传统治疗BE的方法主要是外科食管切除术联合应用抑酸药物,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开展,内镜下介入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其中氩离子凝固术(APC)是目前公认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Barrett食管(Barrett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为单层住状上皮替代的病理现象,是由于食管下皮群状上皮长期受胃食管反流时的胃酸与胃蛋白酶慢性刺激的结果,发生胃肠上皮化生性改变。本病临床发生率较低,由于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往往误诊为食管瘤。我院自1980~  相似文献   

7.
朱净  黄介飞  陆静贤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799-800,803
目的 研究内镜下乙酸染色对于诊断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帮助。方法 用喷雾管在24例患者食管远端喷洒1.5%乙酸5~10mL,随后喷洒自来水50mL并进行观察。结果 以1.5%乙酸喷洒食管远端黏膜,开始食管黏膜和胃黏膜都变白,约2、3min后观察,食管鳞状上皮仍是白色,柱状上皮变成微红色,并且柱状上皮周边有白色边缘。结论 乙酸染色可指导微小或不易辨别的BE上皮的活检,提高对BE的诊断率,这种方法安全、迅速、价廉。  相似文献   

8.
徐大毅  霍丽娟 《临床荟萃》2003,18(20):1159-1159
Barrett食管 (BE)系 195 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而得名。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就柱状上皮的长度及形态 ,BE上皮化生≥3cm者称长段型BE(LSBE) ,<3cm者称短段型BE(SSBE) ,尚有呈舌状、星状和岛状分布者。LSBE发展为异型增生和癌变概率大于其他类型。BE发病率随国家和地域不同各有差异。近些年来 ,国内外BE发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西方人种发病率高于东方人种 ,可能系因西方人胃食管反流疾病 (GERD)发病高有关。1 B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长期以来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有以下两种学…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治疗Barrett食管(BE)相关的高度不典型增生或早期食管腺癌的有吸引力的一种新技术。通过对国外有关PDT时常用的光敏剂及其在治疗BE及早期食管癌中疗效文献复习发现,PDT治疗BE和早期食管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食管腺癌是美国及大部分欧洲国家近20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是目前所知的唯一食管腺癌癌前病变,故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复习近年文献,对BE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Barrett食管(BE)指食管下段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改变。是由于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而引起高度关注。作者回顾本院20134年1月至2007年2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BE患者45例,就其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玫  何晓勇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910-91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慢性胃食管返流致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损伤后被柱状上皮所代替的一种病理改变。BE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其发病率为正常人群30-50倍。因此阻断BE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Barrett食管(BE)与食管腺癌(EAC)的发生关系密切,尽管目前认为其发展为EAC的概率较低,但由于近年来EAC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故以发现早癌为主的BE相关筛查及随访监测手段仍然被重视。该文就BE的各种筛查及随访监测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在人群中普遍存在,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为了解BE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EA的关系,本文复习近年相关文献,从病理生理基础及诊断、治疗方法入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三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为正常食管黏膜-GERD-BE化生-BE低度和高度异型增生-EA。故BE的治疗应以减轻GER症状为主,并定期筛检和评价预后,以早期发现EA。  相似文献   

15.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特殊的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1].BE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倍~50倍[2].然而临床上无论是抑酸治疗还是抗反流折叠术都不能完全阻断黏膜上皮化生,近年来,我们在内镜下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此法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见效快,食管及周围组织损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Barrett食管     
<正>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F)是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195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1953年Allisonll和Johnstone把食管柱状上皮中发生的深部溃疡称为Barrett溃疡。国外有关BE的研究报告较多,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鉴于国内报告尚少,现结合文献简要介绍如下。一、病因 BE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Barrett最初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短食管伴变薄的胸腔胃,貌似柱状上皮覆盖的末端食管。其后则认为是由异常的胚胎发育伴柱状上皮覆盖胎儿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Barrett食管(BE)患者早期食管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6例内镜诊断为BE的患者,分别在常规白光摸式、NBl模式及1.2%碘溶液染色模式下观察,对所有可疑病变部位均取活检,所有病变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176例患者,病理诊断BE的160例,其中3例被诊断为早期食管腺癌(EAC),将3种方法的结果相比,对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进行比较。NBI和复方碘溶液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89.8%和91.7%,均优于常规白光内镜。 结论 NBI技术对BE合并早期食管腺癌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阴性预测值,它的结果与复方碘溶液染色所获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黄壮士  刘芳园 《临床医学》1992,12(6):250-251
Barrett食管(以下简称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换的一种病理现象。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本症为食管恶性前期病变,因而本症越来越受关注。我院近期遇到2例,报告如下: 例1,男,60岁,主诉饭后反酸恶心、呕吐半年。半年前无诱因饭后反酸、烧心、恶心伴呕吐,呕出物偶带血丝。后渐出现进食胸骨后刺疼,进食梗噎,体重下降约10kg。1990年10月1日按贲门癌收入院。查体:慢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肝和脾等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19.
复习国外氩离子凝固术 (Argonplasmacoagulation ,APC)或激光治疗Barrett食管的有关文献资料结果表明 :APC联合高剂量奥美拉唑或腹腔镜抗反流术治疗BE安全、有效 ;单用激光或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 (Barrett’sesopha gus ,BE)患者的肠化上皮消失。因此APC或激光可用于BE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BE)临床特点及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经胃镜及病理检出的37例Barrett食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BE病人中有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者各占73.0%、64.9%和51.4%,无症状者3例(8.1%)。胃镜下伴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者占89.2%,伴有胆汁反流者7例(18.9%),胃动力减弱者6例(16.2%)。病理检查结果为37例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结论BE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病主要与胃食管反流有关;小部分无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胃镜表现的病人,其病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