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淋巴结及皮肤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并复习相关临床资料。结果8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2—53(平均34)岁。6例发生于淋巴结,2例发生于皮肤。组织学特征:部分或全部淋巴结受累,瘤细胞有成巢或沿淋巴窦内生长现象,发生于皮肤者肿瘤组织弥漫成片分布,瘤细胞高度异型、多形,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8例瘤细胞均表达CD30,6例表达CD3或CD45RO,而CD15和CD20均阴性。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形态学高度异形、免疫表型特异,而临床预后相对较好的淋巴瘤。组织学上需与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及霍奇金淋巴瘤相鉴别。CD30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间变性大细胞Ki-l~+恶性淋巴瘤一例付磨,毛鹏,郭艳珍,董见喜卫辉市人民医院卫辉453100洛阳医专附属医院内科血液组洛阳471003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郑州450052关键词间变性;恶性淋巴瘤;吞噬间变性大细胞Ki-1+淋巴瘤(ALC?..  相似文献   

3.
张伯龙  马军 《循证医学》2008,8(5):257-261
目前相关业界同道内普遍认同,既往广泛使用多年的侵袭性淋巴瘤(aggressive lymphoma)的定义范畴.在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1年分类中,主要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及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rgeTcelllymphoma,ATCL)等。  相似文献   

4.
苏爱云  吴义芳 《广东医学》1995,16(7):504-504
供皮创面使用PW胶的临床和光镜、电镜研究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510080)苏爱云,朱家源中山医科大学电子显微镜室吴义芳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林汉良我科从1992年10月~1995年2月,将PW喷雾快速止血医用胶(下简称PW胶),应用于3...  相似文献   

5.
周航  邓飞  刘华庆 《广东医学》2006,27(11):1705-1706
目的 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组织特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分类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既往诊断的6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s),进行HE染色和CD45RO,CD20,CD3,CD56,CD4,CD8,CD30,ALK的免疫表型测定,结合临床,根据新的WHO 2001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确诊了6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包括29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性),占45.3%;13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占20.3%;11例(17.2%)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和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SCPTCL)各5例,各占7.8%;1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CL),占1.6%。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大于40岁多见(78%)。发生在淋巴结的有44例,其次鼻咽部10例,咽喉部5例,睾丸、腹部包决、左大腿、腰椎、甲状腺各1例,累及的部位较广。组织病理形态:瘤细胞大、中、小均可见,染色质细,胞浆浅染。免疫组织化学:6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70.3%,10.9%,98.4%分别表达CD45RO,CD20,CD3;13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11例表达CD30,11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100%表达CD56,阳性率和阴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肿瘤,必须结合临床、病理组织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分类。  相似文献   

6.
EB病毒潜伏膜蛋白对鼻咽上皮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全球性分布、人群感染率颇高的具有致瘤潜能的DNA疱疹病毒,90%以上的人群建立了EBV终生潜伏状态感染。目前的研究发现其致瘤谱越来越广,除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外,还与某些恶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病,某些T、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如血管中心性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Lennert淋巴瘤、器官移植后及免疫缺陷者淋巴瘤等)、鼻咽癌、乳腺癌、胃癌、肺癌、喉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例发生在小肠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其形态学表现为多样性.免疫组化CD30 ,另外CD45RO ,CK,EMA也可阳性.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发生在小肠非常罕见.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预后良好,要与其他类型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低分化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8.
<正>乳房植入物相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BIA-ALCL)是近来认识到的源于乳房植入物相关的一种独特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淋巴瘤发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具有间变细胞的特征,表达CD30,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本文报道1例藏族儿童发生的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并总结此类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旨在加深对本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细胞学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学资料,以及免疫组织化学CD3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A等检测结果。结果: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患者9例(81.82%),阴性2例(18.18%),CD30表达11例(100%),EMA表达6例(54.55%),CD43表达8例(72.73%),CD20表达1例(9.09%),CD45RO表达1例(9.09%),CD3、CD56、PCK、CD117都没有表达。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成霍奇金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如果经过临床、细胞病理学和免疫标记特征等综合进行判断,就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也称Ki-1淋巴瘤或多形性组织细胞样淋巴瘤,约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7%,1985年由Stein等首先报道。多数为原发性,有少数病例可继发于蕈样霉菌病。我科近期收治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重症曲霉菌肺炎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骨骼肌脓肿为突出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运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例以骨骼肌脓肿为突出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 坏死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见变异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弥漫性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肿瘤组织中CD30散在大细胞阳性、上皮膜抗原(EMA)散在大细胞阳性,CD3、CD45Ro、CD68阳性,CD20、CD79a、肌红蛋白阴性.结论 伴骨骼肌脓肿形成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罕见报道,该患者为T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应与炎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鉴别,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是较好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是近年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少见淋巴瘤,常易与何杰金氏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混淆。复习文献,对其细胞起源、免疫表型、病理形态特点与临床诊断要点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198 5年 ,德国病理学家Stein等[1] 报道并描述了一组曾诊断为“间变性癌、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多形性大细胞性淋巴瘤以及何杰金病”的淋巴瘤。其共同特征为 :细胞体积大 ,核大而不规则 ,细胞弥散或巢样沿淋巴窦或滤泡间浸润 ,几乎所有的瘤细胞均表达Ki - 1抗原。Stein等首次提出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tgeCellLymphoma ,ALCL)的命名 ,因瘤细胞强烈表达Ki - 1抗原 ,也称“Ki - 1淋巴瘤”(Ki - 1Lymphoma)。此后 ,国内外学者对ALCL的临床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龚伟  孙洪鸣  黎庆荣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4):306-307,334
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及回顾1例疑为"乳腺癌"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穿刺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资料,以便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是近年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少见淋巴瘤,常易与何杰金氏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症、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混淆。复习文献,对其细胞起源、免疫表型、病理形态特点与临床诊断要点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亚型,具有独特的病理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发病率较低,关于其治疗方法、结果及预后的文献报道有限,目前尚无规范成熟的治疗方案.笔者着重介绍成人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在光镜下对DLBCL分型,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DLBCL的免疫表型特点,使用的抗体有CD20、CD79、CD10、CD45RO、CD30、CD68、CD43、CD5、bcl-2、EMA、CK、S-100等,结果: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可将DLBCL分为以下几种亚型;中心母细胞性13例、免疫母细胞性3例,浆母细胞性1例,B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大多叶核淋巴瘤1例和富于组织细胞和(或)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一般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有4例表达T相关标记CD43。结论:DLBCL具有异质性的一组淋巴瘤,具有较宽的细胞谱系,掌握其形态学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AggressiveNon-Hodgkin’sLymphomas)常见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无标记细胞)原发系统型及原发皮肤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肠病型肠T细胞淋巴瘤、肝  相似文献   

20.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种由淋巴样细胞组成的T细胞肿瘤,可能起源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发病率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占儿童淋巴瘤的10%~30%,中枢神经系统累及罕见[1]。现诊断1例颅内中枢神经系统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左侧桥小脑角占位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