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患者116例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出现AVB 32例,总发病率为27.6%,其中一度6例(5.2%),二度以上26例(22.4%)。并右室梗塞组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右室梗塞组(34.2%:17.2%,P<0.05)。通过比较并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组和无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组CPK峰值及梗塞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示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并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阴滞时血清CPK峰值无明显升高,而低血压、心室纤颤、心包炎、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0.01),住院期间病死率也显著升高(3/26:3/90,P<0.05)。显示严重旁室传导阻滞在下壁或下后壁并右室梗塞时发生率显著增高。该心律失常的出现,提示心肌梗塞并发症发生罕高,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室内传导障碍与完全性屋房传导阻滞的内在联系,多数作者认为是双束支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股是突然发生,心室率慢,有莫—阿—斯综合征发作或心律失常性休克。往往是猝死的原因。本文检查了90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其中110例有室内传导障碍(阻滞)。这110例显示室内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塞者中,13例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死亡9例。有几例穿壁性心肌梗塞。1例大块心肌梗塞,以前壁梗塞为主者7例,后壁梗  相似文献   

3.
过去报道,急性下壁心肌梗塞(IMI)9~17%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右室梗塞(RVMI)占48%,死亡率增高。本文分析急性 IMI 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OAVB)有或无右室受累的住院死亡率。方法 1987年至1988年间住冠心病监护中心确诊为急性 IMI 的243例,作前瞻性研究。按右室是否受累,分Ⅰ组198例,无右室受累;Ⅱ组45例,有右室梗塞(RVMI)。再分ⅠA 组176例,ⅡA 组28例,均无 CAVB;  相似文献   

4.
慢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过程一般认为是良性的,但缺乏系统的报道。本文通过对56例慢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探讨了慢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心脏临时起搏抢救心律失常急症30例》一文的讨论编者按急性心肌梗塞合并I度房室传导阻滞或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大多见于下壁梗塞,预后良好,故一般不必临时起搏器治疗。可密切观察其发展情况,也可给予小剂量阿托品注射。少数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  相似文献   

6.
从来信知道您从1997年开始出现心动过缓,每分钟50次/左右.当时的心电图已发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后心电图发展成Ⅱ级房室传导阻滞。并逐渐出现胸痛症状。于2004年在广州某医院作冠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中段有狭窄.因而在病变处放置了一个支架。经治疗后,已无胸闷及胸痛等症状,且脉搏保持在60~70次/分.只是心电图检查依然存在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您提出的问题是今后应如何治疗和预防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7.
本文前瞻性比较二度Ⅰ型(房室结)传导阻滞与二度Ⅱ型(远滞)传导阻滞患者,起搏与不起搏治疗14年随访结果。近来,有人提出心电图呈持久的2:1和3:1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是二度阻滞的一个特殊类型,并已作为单独一组治疗。病例与方法:标准12导联心电图符合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共214例,按阻滞类型分3组:组1,二度Ⅰ型,77例(平均年龄69岁);组2,二度Ⅱ  相似文献   

8.
1930年开始即有关于二尖瓣环钙化的报导,其病变是以心律失常为主的二尖瓣及主动脉钙化。本文报告8例二尖瓣钙化,其中有昏厥发作的房室传导阻滞者4例,希氏束心电图证实为1~3度希氏束内阻滞。一例典型病人,73岁,男。因昏厥发作而住院。胸部X线照片可见二尖瓣前瓣基底部至后瓣基底部及室间隔处瓣环均有广泛钙化。超声心动图表现以二尖瓣瓣环为中心钙化,呈反光增强。入院时心电图为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0.24秒)及低电压,数日后时而表现为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QRS间期正常。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的希氏束心电图显示在A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意义,从而为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82例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作重点分析,从而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意义。结果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长间歇发生时间、发生次数、平均心室率均大于心房颤动患者;长间歇、平均心室率和逸搏心律占总心跳比是诊断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三个主要指标。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为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提供全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收治入CCU病房的21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中,并发Ⅱ°、Ⅲ°房室传导阻滞的59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①房室传导阻滞均属可逆性,并与心肌梗塞面积大小有关;②梗塞早期与晚期发生的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别,但早期发生者多系Ⅲ°,持续时间短暂,而晚期发生者以Ⅱ°为多,且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点以及三度AVB与房室结血供的相关性。方法入选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急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581例STEMI患者,并将581例分为研究组(合并三度AVB,n=27),对照组(未合并三度AVB,n=554),观察罪犯血管分布,以及房室结血供来源情况。将罪犯血管为右冠脉是否出现三度AVB,分为有三度AVB组和无三度AVB组两个亚组,观察三度AVB与右冠脉远端的左室后侧支发出的房室结动脉有无相关性。结果 STEMI患者中三度AVB的发生率为4.6%,研究组中,冠脉造影显示右冠脉优势型96.3%(26例)、均衡性(1例);对照组中,左右冠脉优势型分别为4.3%(24例)、92.8%(514例),均衡型为2.9%(16例)。三度AVB全部发生于单支冠脉急性闭塞时。其中24例为右冠脉(RCA),2例为左前降支动脉(LAD),1例为左回旋支动脉。当一支或两支血管为慢性闭塞病变,另一支为急性闭塞时均未出现三度AVB。急性RCA闭塞时,是否累及房室结动脉(AVNA)与三度AVB的发生没有关系。结论 STEMI时三度AVB均发生于单支血管完全闭塞的患者,多数发生于RCA急性闭塞时,但与RCA发出的AVNA无关。  相似文献   

12.
钟杭美 《心电学杂志》2014,(2):106-110,114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延长而引起激动从心房至心室传导过程中出现传导延迟、部分中断或全部中断的一种心电异常现象。按其传导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高度、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房室传导阻滞并非少见,但由于其多呈间歇性出现,特别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动态心电图的传统分析方法中,有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确定其发生的时间、频次以及伴发其它心律失常的情况(如期前收缩、逸搏等),因此,快速、明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3.
经髂静脉途经安装永久起搏器一例丁殿勋,熊然,聂智群,田慧生,石湘芸,高连茹患者男,63岁。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疲乏、无力、多汗,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心电图示急性下壁、正后壁和右室梗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监护见房室传导阻滞加重,出现二~三度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与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住院就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70例,同时配对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同期住院患者170例。分析心房颤动患者中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使用负二项回归探讨心房颤动与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心房颤动组中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为13/170(7. 6%),远远高出非心房颤动组(1/169),且存在统计学差异。负二项回归统计显示:两组间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对统计学危险度为0. 901(P <0. 001)。结论心房颤动患者中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不少见,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并分析2例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起病、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结果1例因出现阿斯综合征而植入永久起搏器,另1例病情较稳定,仅行一般治疗。结论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严重心动过缓、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及时安置永久起搏器,无上述情况者可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6.
急性右室梗塞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4例报告北京军区总医院(100700)李益民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100020)胡大一急性右室伴左室下壁梗塞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比例为48%~58%,是单纯左室下壁梗塞时AVB发生率的3倍。本文报告急性右...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发生传导阻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TCO)后发生传导阻滞的特点及转归。方法选择在我院施行VSD者TCO患者45例,术中2例、术后11例出现传导阻滞,动态观察患者术前心电图及术后出现传导阻滞的时间、类型及转归,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传导阻滞手术前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的发生率与术前无差异(P〉0.05)。其中2例术中反复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被迫中止手术;术后11例发生传导阻滞,其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例、CRBBB并左前分支阻滞(CLAFB)2例、不完全性RBBB及LAFB各1例。除1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及1例CRBBB未恢复外,其余均在14d内恢复,结论传导阻滞是VSD者TCO常见并发症,多数可恢复正常。故VSD者TC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肯定,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头静脉造影在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8年 5月至 1 999年 5月 ,对 73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 ,除 1例碘试验阳性 ,7例头静脉寻找困难 ,余 65例患者术前行头静脉造影 ,指导起搏电极送入 ,结果提高了从头静脉送入电极成功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65例均为 1 998年 5月以来住院植入起搏器患者 ,男性 31例 ,女性 34例 ,平均年龄 36~ 90 ( 68± 1 0 )岁 ,临床诊断 :冠心病 ~ 度房室传导阻滞 31例 ,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 6例 ,冠心病三分支传导阻滞 7例 ,心肌炎 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1 .2 方法 :术前一天作碘过敏试验 ,阴性者术前用 2 5 …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缓慢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赛房和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十分常见;但患病宰尚未确定。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表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和病窦的病死率亦随年龄而增高。上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可能由心脏传导  相似文献   

20.
室房逆传的再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在体房室结无室房逆传或逆传功能明显低于房室顺传的机制。方法 对128例心脏介入性诊疗术患者,分别作心房、心室刺激,观察经房室结顺传及室房逆传的电生理特征。结果 除2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外,107例房室顺传文氏点大于150次/min;有经房室结室房逆传者12例(11.2%),其中室房逆传文氏点10例小于130次/min,2例为130次/min。95例(88.8%)及2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均无室房逆传。结论 绝大多数在体房室结固有逆传功能明显低于房室顺传,或呈单向传导。房室旁道和/或房室结逆传快径路是室房逆传良好的主要原因及形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病症的根本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