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环孢素A大鼠免疫功能是否有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模型组(M组,n=8)、百令组(T组,n=8)。第十二周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B细胞(CD45RA+)及NK细胞(CD161a+)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计算CD4+/CD8+比例。ELISA法测定外周血血清中IgG,IgM含量。结果 M组及T组的CD4+、CD8+T细胞及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组比较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C组(P<0.05),T组CD4+/CD8+比值显著高于M组(P<0.05)。与C组比较,M组外周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血清IgG,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M组比较,T组外周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血清IgG、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百令胶囊对环孢A肾病大鼠免疫失调及低下具有调节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荷瘤SD大鼠经冷冻消融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及其外周血sIL-2R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荷瘤大鼠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建立SD大鼠W-256肿瘤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将40只试验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冷冻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每组10只.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治疗前,治疗后l、3、5周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变化,应用免疫试剂盒检测外周血sIL-2R含量变化.结果 荷瘤大鼠治疗前(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T细胞数及外周血sIL-2R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冷冻消融治疗后冷冻治疗组大鼠的(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均有明显回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与同时期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细胞和外周血sIL-2R含量则明显下降,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与同时期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3周(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均高于同期手术治疗组,而CD8+T细胞数及外周血sIL-2R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期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荷瘤大鼠免疫功能低下,经冷冻消融治疗后可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大鼠免疫功能,具有免疫激活作用,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CD4 /CD8 和脑及脊髓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注射诱发大鼠EAE模型,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福氏佐剂、左旋咪唑作为对照,注射后16d时取材,采用Loyez氏髓鞘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脑和脊髓髓鞘改变及ICAM-1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CD8 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正常组、NS/CFA组和LMS对照组髓鞘结构未见异常;模型组髓鞘染色见髓鞘结构疏松、部分髓鞘脱失。EAE大鼠脑和脊髓中I-CAM-1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其面密度为(5.08!0.3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AE大鼠存在外周血CD4 /CD8 比值及脑和脊髓ICAM-1表达异常,CD4 /CD8 比值增高和ICAM-1表达异常在EAE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温、烫伤及高温复合烫伤应激条件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提高对抗应激反应的能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n=6)、常温烫伤组(B组,n=18)、高温无烫伤组(C组,n=18)、高温烫伤组(D组,n=18).将动物制成30%Ⅲ度烫伤模型.伤后A、B组常温下喂养,C、D组烫伤后高温下喂养.于伤后第1、3、7天各取6只,在无菌条件下取材检测,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 (1)与A组比较,B、C、D组伤后1、3、7 d,CD3+表达无明显变化,CD4+、CD25+、NK细胞及CD4+ /CD8+比值均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P<0.01).(2)与B、C组比较,D组伤后1、3、7 d,CD3+表达无明显变化,CD4+、CD25+、NK细胞及CD4+/CD8+比值下降,CD8+明显升高(P<0.01).结论 (1)烫伤、高温或高温复合烫伤应激均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抑制.(2)高温和烫伤复合应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有一定的叠加效应,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大于单因素应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D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取22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采用NYU脊髓损伤仪制作重物坠落SCI模型。于SCI前、SCI后1、3、5、7和14 d采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T、CD3+CD4+T和CD3+CD8+T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SCI前与SCI后1、7和14 d CD3+CD8+T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SCI后第3、5 d均高于SCI前14 d(P0.01)。SCI后1、3、5 d及7 d的CD3+T细胞、CD3+CD4+T细胞比例,以及CD3+CD4+/CD3+CD8+比值均明显低于SCI前(P0.01)。在SCI后14 d,上述各T细胞亚群的比例均恢复到术前水平,两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后,SD大鼠总T细胞和CD4+T细胞明显降低,CD3+CD4+/CD3+CD8+下降。提示SCI后的早期阶段,可能存在T细胞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髓鞘、轴突的保护作用以及CD4+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利用豚鼠脊髓匀浆皮下注射方法制作EAE模型,自造模日起SD大鼠腹腔注射60mg/kg沙利度胺或无菌溶剂,共15d;至免疫诱导的第20天统一处死。坚牢蓝(LFB)染色、甘氨酸银染色分别观察髓鞘、轴突的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D4+T细胞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髓鞘脱失、轴突丢失均有所缓解,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反应明显减轻;而外周血凋亡CD4+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D4+T细胞比例及中枢浸润CD4+T细胞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减轻EAE大鼠髓鞘及轴突损伤,可能与促进CD4+T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RhoA、Rock-Ⅱ以及CD8+T细胞在脑和脊髓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索法舒地尔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骨髓炎(EAE)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把9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B组(免疫后第13天),C组(免疫后第21天),D组(免疫后第35天)及E组(法舒地尔干预组).以豚鼠全脊髓为抗原混合福氏完全佐剂(CFA)诱导Lewis大鼠EAE模型,观察实验动物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实验动物组脑、脊髓组织中RhoA、Rock-Ⅱ以及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Lewis大鼠EAE模型,A、B、C、D、E 5组中RhoA、Rock-Ⅱ以及CD8+T细胞在脑、脊髓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免疫后21 d达高峰,在免疫后及法舒地尔干预组的脑、脊髓组织中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干预组RhoA、Rock-Ⅱ以及CD8+T细胞在脑、脊髓组织的表达较免疫后各个时间点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第13天组与免疫后35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EAE的病情进展、减轻神经元及轴索损害,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Rho激酶参与白细胞及巨噬细胞迁移、浸润、吞噬过程;抑制Rho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骨架的调节作用,而起到促进轴突再生、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表现形式HBV感染者T细胞免疫应答功能.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患者T细胞对HBV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结果: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A组)比较,慢性肝炎感染患者(B组)和无症状携带者(C组)CD4+ T细胞亚群频率均显著降低(P<0.01),而3组CD8+ T细胞亚群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CD4+/CD8+比值均明显下降(P<0.01);A组斑点形成细胞显著少于B组和C组(P<0.01);B组斑点形成细胞亦显著少于C组(P<0.01).结论:不同临床表现形式的患者T细胞免疫存在不同,而T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紊乱,不能清除病毒,是HBV感染患者表现不同临床症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其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的高低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36)和重度组(n=31);另选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 SB/白蛋白(B/A)比值、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的差异,并分析T SB与其他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组患儿血清B/A比值、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T SB水平的升高,血清B/A比值、S-100B蛋白和NSE水平逐渐升高,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逐渐降低,且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清TSB水平与B/A比值、S-100B蛋白及NS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可导致一定程度的神经毒性和免疫功能损害,且胆红素水平越高,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佐治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大叶性MPP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同时选取门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名为对照组.B组予以常规阿奇霉素(10 mg·kg-1·d-1,3个疗程)治疗,A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0.4 g/d,2个月)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A、B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且比较A、B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大叶性MPP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CD3+、CD4+、CD4+/CD8+比例明显降低,CD8+比例升高(P<0.01).治疗后,患儿血清CD3+、CD4+、CD4+/CD8+A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B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4+/CD8+较B组治疗后变化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CD8+2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开始随访6个月,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大叶性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匹多莫德可调节患儿免疫平衡,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提高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RHOA、ROCK-II以及CD8细胞在脑和脊髓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索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在EAE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把9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Lewis大鼠),B组(免疫后第13天),C组(免疫后第21天)D组(免疫后第35天)及E组(法舒地尔干预组)。以豚鼠全脊髓为抗原混合福氏完全佐剂(CFA)诱导Lewis大鼠EAE模型,观察实验动物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实验动物组脑、脊髓组织中RHOA、ROCK-II、以及CD8+T细胞的表达。 结果 成功建立Lewis大鼠EAE模型,A、B、C、D、E五组中RhoA、Rock-II以及CD8细胞在脑、脊髓组织均有表达,在免疫后21天达高峰,在免疫后及法舒地尔干预组的脑、脊髓组织中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法舒地尔干预组RhoA、Rock-II以及CD8细胞在脑、脊髓组织的表达较免疫后各个时间点有所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后第13天组与免疫后35天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EAE的病情进展、减轻神经元及轴索损害,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Rho激酶参与白细胞及巨噬细胞迁移、浸润、吞噬过程;抑制Rho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骨架的调节作用,而起到促进轴突再生、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黄芩甙制剂(Co-baicalin)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髓鞘脂质蛋白(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诱发慢性复发缓解性EAE模型,研究复方黄芩甙制剂对PLP139-151诱导的小鼠淋巴结细胞及脾细胞CD3、CD4、CD8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EAE的有效性。结果: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后,小鼠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CD3、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而CD4、CCR5和CD4/CD8百分比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组和强的松治疗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复方黄芩甙制剂能够有效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P<0.01)。结论:复方黄芩甙制剂可有效降低炎性细胞CD4阳性细胞数和CD4/CD8比例,下调CCR5的表达,为复方黄芩甙制剂用于临床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肾生髓”法方药(BSD)对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Notch信号通路对CD4+ T细胞分化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小鼠发病的干预作用。 方法:主动免疫法诱导2D2小鼠EAE后,磁珠分选收集脾脏和淋巴结中 CD4+ T 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 C57BL/6 (C57)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分组干预后,与CD4+ T 细胞共培养后,被动注射至C57小鼠体内,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实验分组为:对照(Control)组、BSD组、阳性药物γ分泌酶抑制剂(gamma-secretase inhibitor,GSI)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Cs Notch通路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中CD4+ T 细胞分化情况, 结果:BSD可抑制DCs Notch1,Jagged1,MAML蛋白水平,通过DCs诱导CD4+T细胞Treg分化增多,Th17分化减少,并改善被动免疫诱导的小鼠EAE症状评分。 结论:BSD可通过抑制DCs Notch信号通路活化,减少DCs介导的CD4+T细胞分化,进而缓解EAE残疾症状。  相似文献   

14.
刘杲  王全立  周勇 《医学争鸣》2007,28(5):432-434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治疗中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变作用. 方法:采用从新鲜牛脊髓中提取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诱导Balb/c小鼠成功诱发EAE后,分组注射糖皮质激素或者安慰剂,在采用指标评估基础上,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方法检测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FOXP3和血中IL-10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皮质激素注射组小鼠发病程度轻,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FOXP3和血中IL-10的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差异. 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增加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减轻EAE的症状,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MS)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军事心理应激对不同焦虑特质新兵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焦虑特质人格新兵的免疫功能及其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将某部新兵分成高、低焦虑组,每组各16人.用红细胞免疫黏附酵母菌功能测定方法(郭氏法)和双色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测定被试者基础期(新兵打靶考核前4d)、应激期(打靶考核当时)、恢复期(打靶后5d)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CD4 、CD8 定量.结果:(1)高、低焦虑组被试者的RBC-C3bRR基础期与应激期及恢复期呈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应激期与恢复期差异不显著;高焦虑组3个时期的RBC-C3bRR均低于低焦虑组,尤以恢复期2组间差异显著(P<0.05).(2)高焦虑组被试者3个时期的CD4 定量、CD4 /CD8 比值均低于低焦虑组,CD8 定量高于低焦虑组;高焦虑组被试者应激期CD4 显著下降(P<0.05)、CD4 /CD8 比值与恢复期有显著差异(P<0.01),而低焦虑组仅应激期CD4 定量与恢复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由打靶考核引起的心理应激对新兵红、白细胞免疫功能均有影响,但对其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2)焦虑人格特质是急性心理应激致个体免疫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之一,心理应激对高焦虑特质个体的影响强于低焦虑特质个体,该结果可能是部分个体好发心身疾病的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来源的分子伴侣rCsHsc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 诱导大肠杆菌表达体外获得高纯度重组rCsHscB蛋白。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NC组(n=10)、rCsHscB组(n=10)、DSS组 (n=15)和DSS+rCsHscB组(n=15),采用2%的DSS常规建立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rCsHscB组和DSS+rCsHscB组在给予DSS同一周的第4、7天腹腔注射125 μg/mL rCsHscB,NC组和DSS组注射无内毒素PBS。第84天处死小鼠后对结肠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ELISA检测结肠匀浆上清中IL-6、IL-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结肠组织中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JNK和P38的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NC组相比,rCsHscB组小鼠未出现不良反应。DSS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显著,胶原纤维沉积加重,外周血及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比例升高、CD4+ T/CD8+T细胞比值明显上升。结肠匀浆上清中IL-6和MCP-1水平显著升高,IL-10分泌没有明显变化(P=0.11),ERK1/2、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与DSS组比较,DSS+rCsHscB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缓解、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外周血及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中CD4+T/CD8+T细胞比值明显降低,结肠匀浆上清中IL-6及MCP-1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03),ERK1/2、JNK和P38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rCsHscB对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预防改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MAPK抑制促炎因子产生并调控 CD4+T/CD8+T细胞平衡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全脊髓匀浆建立豚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全脊髓匀浆(粗制髓鞘碱性蛋白)建立豚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方法:Wistar大鼠全脊髓匀浆 完全福氏完全佐剂(CFA)免疫豚鼠,观察豚鼠的临床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改变.结果:实验豚鼠均表现典型的EAE症状;光镜观察见CNS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白质脱髓鞘改变.结论:全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完全佐剂成功的诱导了豚鼠的EAE模型,具有模型稳定、发病率高、动物廉价易得的优点,是研究多发性硬化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Notch信号通路对CD4+ T细胞分化的影响,探究六味地黄汤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机制。方法 采用主动免疫法诱导2D2小鼠EAE模型,采用磁珠分选收集脾脏和淋巴结中CD4+ T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C57BL/6(C57)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 BMDCs)成熟,分组干预后,与CD4+ T细胞共培养后,被动注射至C57小鼠体内,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将BMDCs与CD4+ T细胞的共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六味地黄汤组、γ分泌酶抑制剂(gamma-secretase inhibitor,GSI)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MDCs的Notch通路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CD4+ T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tch通路相关蛋白Notch1、Jagged1、MAML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DCs的Notch1、Jagged1、MAML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通过BMDCs诱导的CD4+ T细胞向Treg分化增多,向Th17分化减少,并改善被动免疫诱导的EAE小鼠症状评分。结论 六味地黄汤可通过抑制DCs的Notch信号通路活化,减少CD4+ T细胞分化,进而缓解EAE残疾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氢气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合的油包水乳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在EAE模型诱导后的第5~17天腹腔注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6ml/kg),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体重,行为学评分;在模型诱导后的第20天处死动物并作脑、脊髓HE染色,CD3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炎症情况,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IL-17、INF-γ、IL-10表达,在模型诱导后第7、12、17天检测各组动物血清SOD水平。结果(1)H- EAE组大鼠诱导后体重下降度及神经行为缺损评分严重度均较EAE组轻;(2)H- EAE组大鼠中枢炎症细胞浸润较EAE组少;(3)H- EAE大鼠脊髓IL-17、INF-γ表达水平较EAE组低,但IL-10无明显差异;在EAE模型诱导后的第12天H- EAE大鼠血清SOD水平较EAE组高,在第7、17天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可以减轻SD大鼠EAE的中枢炎症,可能与氢气在EAE炎症暴发过程中的抗氧化作用有关,即与提高SOD水平及抑制IL-17、INF-γ在炎症部位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细胞免疫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IBS发作期患者61例按临床主症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3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百分率(CD3+、CD4+、CD8+、CD4/CD8)。结果:IB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百分率异常,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亚群(CD4)百分率下降和CD4/CD8比例失调明显(P<0.01):腹泻型组和交替型组比值下降;便秘型组比值增高(P<0.01)。结论:IBS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网络的调控失常,且各型患者的基础免疫状态各不相同,CD4+细胞均值和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IBS患者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