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肯定、安全可靠、患者恢复迅速且并发症少,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二科收治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例102例.结果微创手术组44例,其中腹腔镜胆道探查术25例(LCBDE组),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EST+LC组);开腹胆道探查联合T管引流术58例(OCHTD组);手术均成功.LCBDE组结石平均数较EST+LC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低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与OCHTD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CDE组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开腹胆道探查术,而且其术后住院时间也要短于开腹胆道探查术;其是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8例,按照患者选择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3),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镇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切口感染、术后疼痛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组患者均取石成功。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恢复速度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腹腔镜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组(48例)和开腹手术组(52例),两组患者均因胆道结石行胆道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道通气时间及住院费用,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率、 术后镇痛人数比例、 伤口感染率.结果 腹腔镜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 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6.9±3.3)h,(36.9±6.6)h和(9.1±1.3)d,均明显短于开腹组且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镇痛人数和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口小,术后容易恢复以及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双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其中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30例作为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30例作为开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60例手术均获成功,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道结石较理想的微创术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残石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显著缩小(P<0.01),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减少(P<0.01),而住院总费用增加(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并发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二科收治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例102例.结果 微创手术组44例,其中腹腔镜胆道探查术25例(LCBDE组),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EST+LC组);开腹胆道探查联合T管引流术58例(OCHTD组);手术均成功.LCBDE组结石平均数较EST + LC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低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与OCHTD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DCDE组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OCH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开腹胆道探查术,而且其术后住院时间也要短于开腹胆道探查术;其是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可显著提升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病人80例,其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40例作为微创组,传统开腹手术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8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道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诸暨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6例与B组46例。A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B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前和术后24 h肝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t=13.277、11.276、7.030、9.805,对照组:t=31.329、20.858、19.024、21.154,均P<0.05);A组治疗后ALP、ALT、TBIL、AST低于B组(t=21.720、11.340、11.588、11.277,均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应刚  王子卫 《重庆医学》2011,40(27):2737+273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5月该院直肠癌患者60例,腹腔镜手术30例为腹腔镜手术组;常规开腹手术30例为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97.30±1.51)min、(106.00±1.83)mL、(2.73±1.51)d,较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132.83±1.96)min、出血量(200.33±3.23)mL、首次排气时间(4.20±1.19)d]少(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7±8.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0.8)d及住院时间(6.9±1.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4.6±9.8) mL、(4.1±0.9)d、(13.9±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138.4±10.1) min与对照组(142.5±11.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2.0%低于对照组的4.4%,但无显著差(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符合该手术条件患者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早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及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将各种恶性肿瘤患者251例随机分为腔镜组106例和开放手术组145例,对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的手术范围、癌肿残留情况、术后并发症、伤口种植、术后复发及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腔镜手术出血少、疼痛轻及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伤口美观.结论:选择适当的病例,按肿瘤治疗原则及要求进行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是安全、有效、彻底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远期疗效满意,但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高龄患者,分别行OCHTD术48例(对照组)和LCBDE术50例(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镇痛例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治疗高龄CBDs中LCBDE的疗效更为优越,更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与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2008年8月期间8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腔镜组30例,开腹组5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胆总管直径?结石大小?结石数目?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首次肛门排气?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结石残余)等?结果:两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腹腔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术后胆漏?切口感染及结石残余,两组无明显差异(P > 0.05);在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腔镜组优于开腹组(P < 0.05);但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长,且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P < 0.05)?结论: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后恢复较快;开腹组住院费用较低,适应范围较腔镜组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 方法 自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录的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制定文献纳入的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用RevMan 4.7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25篇,全体样本量合计2 76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组1 392例,开腹手术治疗组1 374例。基本数据中除体重指数外,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WMD=14.81,95%CI(-0.44,30.05),P=0.06]、淋巴结清除数量[WMD=-0.40,95%CI(-0.79,-0.00),P=0.05]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WMD=-86.10,95%CI(-102.14,-70.05),P<0.000 01],术后排气时间短[WMD=-1.32,95%CI(-1.66,-0.99),P<0.000 01],住院天数缩减[WMD=-4.25,95%CI(-5.62,-2.87),P<0.000 01]。腹腔镜组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6% vs.58%,P=0.000 3),术后发生肠瘘的几率低(5% vs.67%,P=0.01)。2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5年复发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结肠癌,短期疗效具有明显优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而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在我院治疗的68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8例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进行了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腹腔镜组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感染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相比,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肿瘤妇科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纳入该院因非恶性肿瘤疾病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组57例,开腹手术组53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在术后24、48和72h行双下肢超声检查明确有无DVT形成。结果两组患者术毕PT低于其余各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APTT低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血浆FIB水平高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两组间P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D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腹腔镜组术后24hD‐D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48hD‐D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72h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5.66%(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均明显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降低子宫切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