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癫痫儿童手术现状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行癫痫多学科联合门诊会诊后手术的≤18岁癫痫儿童,共40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病理结果和预后情况。结果40例患儿中癫痫发作形式以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8例(45.0%),复杂部分性发作17例(42.5%),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例(12.5%);脑电图检查结果:一侧脑电图异常28例(70.0%),双侧异常11例(27.5%),脑电图正常1例(2.5%);头部MRI结果:阳性33例(82.5%),阴性7例(17.5%);手术部位颞叶22例(占55.0%)、额叶12例(占30.0%);病理结果:脑皮质发育不良11例(27.5%) ,其次为海马硬化9例(22.5%)、肿瘤6例(15.0%)等;29例(72.5%)患儿术后1年癫痫无发作,26例(65.0%)2年无发作。结论西南地区癫痫手术儿童病理类型以脑皮质发育不良多见,脑电图双侧放电及头部MRI 阴性的患儿仍可进行手术评估,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a多来经头部CT或外院MRI检查证实的15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12例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7.64%(12/157),其中部分发作发展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sGTCS)6例,单纯部分性发作(sps)3例,复杂部分发作(cps)2例,癫痫持续状态(SE)1例。2周内癫痫发作7例,占58.33%,均临时或短期用抗癫痫药。2周后癫痫发作5例,占41.67%,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继发癫痫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和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由于大多数有致痫灶存在,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TCS)和复杂部分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ure,CPS)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情况.方法:选择癫痫患者43例,其中GTCS组25例,CPS组18例,健康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相似文献   

4.
曾凡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56-145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6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9%,其中早发性癫痫发作者68.42%,晚期发作者占31.57%,位于脑皮质者癫痫发生率17.01%,与其他部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生与病程和病变部位有关,早期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半年后才逐渐停药,晚期发作应长期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等因素对癫痫患者发生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QOLIE-31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PSSS量表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癫痫患者抑郁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其中GTCS发作组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组抑郁发生率最高,首次发病年龄小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为低,GTCS发作组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组最低,差异明显(P<0.01);起病年龄对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起病早,GTCS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者,情感状态受损明显,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差.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明显的因素依次为抑郁、发作类型、起病年龄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37例出现影像学异常,异常率为80%。癫痫发作类型: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19例(41.3%)、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13.04%)、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15.22%)、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8例(17.39%)、持续状态6例(13.04%)。脑电图表现:呈边缘脑电图4例(8.7%)、轻度异常8例(17.39%)、中度异常20例(43.48%)、重度异常14例(30.43%)、首次脑电图检测出现癫痫波(尖波、棘波、棘-慢波综合)14例(30.43%)。结论病毒性脑炎易继发癫痫,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积极行影像及EEG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495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5例脑卒中继发癫痫45例,占9.09%,且男性高于女性。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皮质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下,首次发作多在脑卒中3周内。结论当脑卒中累及大脑皮层或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时易继发癫痫。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自发性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发作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后继发癫痫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颅内出血部位与继发性癫痫的发作类型、发作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中脑叶出血91例,其中58例为强直阵挛发作,33例为部分性发作,非脑叶出血67例,53例为部分性发作,14例为强直阵挛发作。脑叶出血中强直阵挛发作占63.7%,非脑叶出血强直阵挛发作占20.9%,两者比较有差异。另91例脑叶出血继发癫痫患者中早发型癫痫为58例,67例非脑叶出血继发癫痫的患者中早发型仅16例,两相比较有差异。对158例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均采用常规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排除最终12例死亡患者,133例患者均无再发癫痫,有效率达91.1%。结论: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脑叶出血多早发型,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常见,非脑叶出血多迟发型,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常见。脑出血继发癫痫通过常规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824例脑卒中患者中6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7.9%,其中早发癫痫66.2%,晚发癫痫33.8%;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卒中为多(占69.8%),发作类型以全身发作为多,晚发型癫痫以缺血性卒中为多(占68.2%),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与皮质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型为主,以皮质病灶多见,对于晚发型癫痫应给予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塞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类型、脑电图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20例脑梗塞患者经CT或(和)MRI检查诊断符合继发性癫痫的1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叶梗塞97例,其它部位梗塞34例。临床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性8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6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3例);全面性发作46例。脑电图正常19例,异常112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低至高幅慢波增多,呈弥慢性或局限性分布,其中21例出现阵发性尖波,棘波或尖慢,棘慢复合波。结论脑叶梗塞较易合并癫痫发作,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异常率高,痫样放电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具有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46例BECCT的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家族史、热性惊厥史、临床表现、脑电图变化及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起病年龄3.2~12.8岁,35例患儿在5~10岁(35/46,76.09%).有家族史8例(17.4%),热性惊厥史6例(13.04%),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者37例(37/46,80.43%).部分性发作36例(36/46,78.26%),强直-阵挛发作6例(6/4613.04%).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见一侧或双侧中央和/或中颞区有尖波或棘波发放.清醒脑电图阳性率25例(54.35%),睡眠脑电图阳性率42例(91.3%).绝大多数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疗效满意,占43例(93.45%).结论 BECCT早期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从而减轻患儿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万宏  雷町 《四川医学》2004,25(8):847-849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7例患者,临床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4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复杂部分性发作伴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3例,失神发作伴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l例。术前均经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4例行前颞叶切除术(包括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12例行致痫灶 致痫病灶切除术。1例行额极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8例发作显著改善,2例改善较好。1例改善较差,1例发作无改善,手术总有效率为88.2%,大部分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手术前应准确定位致痫灶,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时的临床特征与脑电图改变。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45例额叶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及脑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45例癫痫患者共监测到107次临床发作,平均2.4次/例,其中睡眠期间发作78次(72.9%),清醒期发作29次(27.1%),临床表现的发作类型主要有:过度自动运动症、全身强直阵挛、口咽自动症、偏转性强直、发声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其中发作次数最多的前3位分别是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额叶癫的脑电图特征为放电部位以额区为主,占到80.00%,发作频率主要是偶发/阵发,占88.89%,节律主要以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占62.22%。结论额叶癫痫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较常见,多在夜间发作,脑电图以额区偶发/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  相似文献   

14.
林盛  蓝保珠 《当代医学》2010,16(19):5-6
目的探讨抗氧自由基治疗(维生素C、E)对减少癫痫样放电及癫痫发作的频数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癫痫病人8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予抗癫痫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抗癫痫基础治疗同时加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抗氧自由基治疗。于入组前及维持治疗后12周末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治疗组控制癫痫发作效果总有效率90.0%,较对照组(60.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癫痫样放电减少方面总有效率为87.5%,较对照组(62.5%)更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抗癫痫基础治疗同时,使用抗氧自由基治疗(维生素C、E)癫痫能进一步减少癫痫样放电及癫痫发作的频数。  相似文献   

15.
方雅秀  谭燕  侯乐 《西部医学》2013,25(6):871-872,875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对50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幻觉妄想综合征占68%;情绪低落或淡漠等类抑郁综合征占26%;冲动、易激惹行为占22%;意志行为障碍者占6%,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占30%,伴有癫痫发作者占72%,伴认知功能障碍者占84%,伴语言障碍者占10%,伴有运动功能障碍者占8%。不同病毒IgM(+)者占12%,脑脊液(CSF)检查:压力>200mmH2O者占4%,白细胞数增高者占16%,蛋白定量增高者占20%,脑电图检查有46%的患者表现为中-重度异常,影像学检查有26%异常,其中18%表现为皮层、皮层下异常信号,8%表现为海马、颞叶内侧异常信号,1例(2%)脑膜增厚,3例(6%)脑萎缩;经过抗病毒、营养神经、抗癫痫、抗精神症状等对症支持治疗,96%的患者精神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容易误诊、漏诊,要注意与非惊厥性癫痫、功能性精神病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儿童及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原服用抗癫痫药(AEDs)不变的基础上加服LEV,起始剂量:成人500mg,每日2次,儿童10ms/(kg·d),根据疗效调整剂量,比较不同年龄、病程、发作频率患者的疗效。结果59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加用LEV后无发作7例(11.9%),有效19例(32.2%),无效33例(55.9%),LEV对儿童和成人、不同病程及发作频率的癫痫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0例(16.9%)出现与LEV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其中嗜睡3例,急躁3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攻击行为各1例,上述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处理,在1~2个月内自行消失,无一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LEV对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安全有效,可以用作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加用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丁香提取物对戊四唑引发小鼠癫痫的作用。方法:实验小鼠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剂量(50、100、250及500mg/kg)丁香水提取物组、不同剂量(50、100、250及500mg/kg)丁香乙醇提取物组、不同剂量(50、100、250及500mg/kg)丁香三氯甲烷提取物组。给予戊四唑前60rain为各组小鼠注射药物。记录并比较各组小鼠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潜伏期(generalizedtonic-clonicseizure,GTCS)、最小阵发性痉挛潜伏期(minimalclonicseizure,MCS)及死亡率。结果:低、中、高三种剂量的丁香水提取物能有效延长MSC和GTCS的潜伏期(P〈0.05)。50、100和250mg/kg的丁香乙醇提取物显著增加了小鼠MCS潜伏时间(P〈0.05)。与盐水治疗组相比,惊厥小鼠模型经50、100、250和500mg/kg丁香的乙醇提取物治疗后,其GTCS的潜伏期显著高于盐水治疗组,但丁香的三氯甲烷提取物对惊厥小鼠的GTCS和MCS潜伏期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丁香乙醇和水提取物能抑制由戊四唑诱发的小鼠惊厥,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和有效的抗惊厥活性物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