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脓毒症休克的皮质类固醇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脓毒症休克(SS)患者中是否使用类固醇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在20世纪70~80年代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是标准治疗;然而,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在类固醇研究没有显示生存获益之后,达成的共识是不应该在脓毒症和SS使用皮质类固醇;最近10年,在危重患者发现相对的肾上腺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小剂量皮质激素对脓毒症休克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Direct、Ovid、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标准筛查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4.2.9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研究,均为英文,共92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共471例,对照组4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剂量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用量或相当量<1 000 mg·d-1)治疗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休克逆转率(OR值为1.74,95%CI为1.06 ~2.85,P=0.03),但并不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OR值为0.77,95%CI为0.50 ~1.19,P=0.25),也不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OR值为1.17,95%CI为0.66 ~2.06,P=0.59).结论: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休克不能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但可以提高休克逆转率,且不增加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和疗效。方法将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分别于0、4、12、24、48、72h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CI)、氧合指数(PaO2/FiO2),治疗后24h、48h、7d测定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含量,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48h、7dAPACHEⅡ评分、PCT、血乳酸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PCT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28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皮质醇浓度与28d病死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减轻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相似文献
6.
《吉林医学》2014,(33)
目的: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在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ICU被诊断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抗感染抗病毒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压为(7.03±0.54)cm H2O(1 cm H2O=0.098 kPa),尿量为(18.52±4.25)ml/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63±0.18)cm H2O,(13.63±2.83)ml/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疗效更加显著,起效快,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JohnM.Luce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4,1(6):465-466
美国ICU每年约有400000严重脓毒症患者,其中半数死亡,因此迫切需要了解可引起休克的严重脓毒症的有益治疗方法。国家健康研究机构(NIH)的Minneci等的一项荟萃分析结论表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所有依赖升压药的脓毒症患者都应接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天疱疮是一种较严重的慢性复发性大疱性皮肤病 ,表现为成批发生的大疱 ,组织病理可见棘层松解 ,其中寻常型天疱疮 (Pem phigus Vulgaris,以下简称 PV)为最常见的一型 [1 ] 。皮质类固醇激素 (以下简称激素 )治疗 PV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 ,降低了死亡率。本组对 80例 PV患者采用激素冲击治疗和常规激素治疗两个剂量组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科住院 PV患者 80例 ,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确诊。单纯口腔损害未收入观察。A组 :4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4 4.80±12 .30 )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剂量为5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7d。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16.7%)低于对照组患者(38.1%),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15.2±3.2)明显低于对照患者(20.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降低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4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或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以及手术前后血浆中的内毒素、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甲状旁腺激素、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第1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第3年、第5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内毒素、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甲状旁腺激素等水平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症状,近期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应用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救治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比较39例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非甲基泼尼松龙治疗(A组)与甲基泼尼松龙治疗(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死亡12例,病死率为63.2%;B组死亡11例,病死率为5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休克纠正5例(26.3%),B组11例(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FiO2比较,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第7天,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应用甲基泼尼松龙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ARDS患者的缺氧和休克,应用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可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相似文献
12.
薛彦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2):25-26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不同程度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例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儿并采用纳洛酮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治疗的30例感染性休克的患儿作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纳洛酮注射液,休克纠正后停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每2 h评价1次,比较休克纠正时间、不同时间SB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轻度、中重度、全部休克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轻、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对于轻度或中重度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确切,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动脉血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治疗后4、12、24、48h及7d进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监测以及动脉血乳酸测定,并在治疗后24、48h及7d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Ⅱ)评分,记录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APACHEII评分以及动脉血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4h后各时间点HR、MAP、CI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4~12h血乳酸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4、12、24h及7d各时点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P〈0.05),28d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组织灌注以及全身氧代谢,从而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快速心律失常是脓毒性休克重要的临床特点,控制不良的持续性心动过速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脓毒性休克相关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复杂,药物治疗仍然是当今控制脓毒性相关的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药物选择存在多样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重庆市忠县中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 d。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CRP、PCT及TNF-α水平[(4.32±1.05)mg/L,(0.93±0.06)μg/L,(76.22±14.33)ng/L;(6.83±2.39)mg/L,(2.67±0.83)μg/L,(100.36±21.58)ng/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复常时间[(2.56±0.84)、(2.34±0.55)、(1.65±0.43)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4.04±1.22)、(4.98±1.67)、(2.03±0.9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仅出现1例腹胀,停药后消失,余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效果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CRP、PCT及TNF-α水平,还可以缩短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分层分析影响不同生存期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08例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明确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总死亡率为53.7%,生存期<30 d,30 d~89 d,90 d~365 d患者死亡率分别为27.8%、24.4%与15.3%。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与降钙素原变化率(△PCT)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HR(95%CI)分别为1.105(1.066~1.146)、1.390(1.210~1.596)与0.996(0.995~0.997)。分层分析,生存期<30 d者,预后因素为APACHE-Ⅱ评分(HR=1.104, 95%CI:1.052~1.158)、CCI(HR=1.462, 95%CI:1.204~1.775)、△PCT(HR=0.992, 95%CI:0.989~0.995)与ICU住院时间(HR=0.893, 95%CI:0.841~0.949);生存期30 d~89 d者,预后因素为APACHE-Ⅱ评分(HR=1.102, 95%CI:1.026~1.183)与△PCT(HR=0.996, 95%CI:0.994~0.998)。生存期90 d~365 d者,仅CCI(HR=1.689, 95%CI:1.065~2.679)影响预后。 结论 APACHE-Ⅱ评分、CCI与△PCT为影响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对于不同生存期的死亡患者,其预后因素稍有不同,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②方法将68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接受基础治疗(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与低剂量氢化可的松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降钙素原(PCT)浓度和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情况。③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PCT 浓度和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d 时 PCT 浓度和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3d 和7d 时 PCT 浓度水平降低和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d 时对照组好转17例,迁延9例、死亡8例;观察组好转25例,迁延7例、死亡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3,P<0.05)。④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可促进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转归,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患者肺血管压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输注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观察肺动脉压和肺静脉压的变化。结果当用药剂量达到2μg/(kg·min)和5μg/(kg·min)时肺动脉压显著升高,而平均动脉压在用药剂量达到1.0μg(kg·min)时就显著升高。当用药剂量达到2μg/(kg·min)和5μg/(kg·min)时平均动脉压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肺动脉压升高幅度。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不升高肺静脉压,当剂量达到2μg/(kg·min)和5μg/(kg·min)时,肺动脉压升高,但其幅度低于平均动脉压的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感染性休克动物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经腹腔内注射内毒素制作兔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和UTI组;对照组静脉点滴生理盐水,药物治疗组给予集束化治疗,UTI组集束化治疗+UTI,连续1周;模型制作前及制作后4周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3组实验动物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LVEF:(56.91±2.04)%vs(53.22±2.13)%vs(55.49±1.29)%,P>0.05],但UTI组NT-proBNP最低[第1周:(1134.1±52.4)%vs(1013.2±46.9)%vs(945.1±67.1)%,P<0.05];[第2周:(935.6±47.8)%vs(831.9±57.8)%vs(639.3±48.7)%,P<0.05],细胞凋亡下降:[(10.25±0.23)%vs(7.15±0.54)%vs(5.08±0.61)%,P<0.05],感染性休克后1周内TNF-α明显下降[(327.5±13.1)%vs(293.1±12.5)%vs(254.1±11.3)%,P<0.05],其后3组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异。结论 UTI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