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观察两组患者继发肺栓塞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继发肺栓塞发生率和对照组继发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邹清  李林鲜  杨宇翔  常海鸥 《吉林医学》2012,33(18):3982-398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300例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妇住院号的奇偶分成护理干预组(试验组)和非干预组(对照组),均为150例,非干预组予以常规剖宫产护理,而干预组予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6 d内下肢肿胀、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非干预组出现1例肺栓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干预组未出现肺栓塞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下肢骨折的患者1400例。按手术日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694例,护理干预组70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护理2周内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丁宏霞 《安徽医学》2017,38(7):935-937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第105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33%(1/43),低于对照组的16.28%(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3.29±1.67)d,短于对照组的(18.25±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创伤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1600例。根据就诊的住院号奇偶性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护理干预组804例、对照组796例。两组产妇围手术期均采用刮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0d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护理10d内护理干预组产妇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9.39、6.80,均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2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产妇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51,P〉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护理干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4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进行两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床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2.7%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具有21.6%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手术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和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栓风险评估表联合围手术期多靶点护理干预预防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采用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多靶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双下肢周径相差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9±0.1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98±0.32)d,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用药、坚持功能锻炼等健康行为执行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围术期保温护理预防下肢手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体会.方法 以2013年5月~ 2015年2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62例下肢严重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时间(TT)]、VAS疼痛评分、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项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较为稳定;两组护理干预后VAS疼痛评分、ISS评分分别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2.90%较对照组35.48%显著低(P<0.05).结论 下肢骨伤患者围术期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风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的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2组手术指标及2组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的时间、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2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够降低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效果较好,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   

13.
周娟  徐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18-2319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220例骨科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评估,制订预防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0.91%;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者12例,发生率为10.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科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2011年152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或口服利伐沙班片的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统计血栓发生率,同2008年152例前下肢骨折围术期未予抗凝药物干预的患者(B组)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8例(5.26%)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38例(25.00%)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结论:围术期积极抗凝治疗,可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2例),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24〈0.05)。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7±2.2)h比(2.8±1.0)h,(18.1±2.9)h比(2.1±0.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及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172-175
目的 探讨保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4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保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低体温、寒颤、躁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术后1 d内观察组低体温、寒颤、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0.64%(5/47)、8.52%(4/47)、8.52%(4/4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7.66%(13/47)、25.53%(12/47)、25.53%(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8%(6/47),低于对照组为29.80%(1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康复指标,包括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P0.05)。术后3个月进行定期随访时,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良好,提高患者术后的保暖效果,减少低体温、寒颤、躁动等发生率,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和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效果。方法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二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巩固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还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并抬高患肢,给予抗炎、抗渗出、消肿止痛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术前进行宣教,术后加压包扎,持续冰敷,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以及肢体消肿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第7天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5.8±1.5)d,对照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问为(6.9±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促进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月-4月收治住院下肢不同部位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功能锻炼宣教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功能锻炼宣教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同时将14名责任护士分为2大组,分别负责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对护理人员指导功能锻炼的满意度及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功能锻炼掌握程度、对护理人员指导功能锻炼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 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较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功能锻炼宣教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护士宣教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和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50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两组患者均按下肢骨折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康复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13.68,P〈0.01);并发症如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褥疮、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