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纤维结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20例为对照组,B、C、D组各20例为观察组.A组静注异丙酚2 mg/kg,B组静注异丙酚2 mg/kg及氯胺酮0.25 mg/kg,C组静注异丙酚2 mg/kg及氯胺酮0.5 mg/kg,D组静注异丙...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业农 《河北医学》2000,6(4):329-33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G ~ 级人工流产术患者 40例 ,年龄 2 1~ 33岁 ,体重 4 2~ 6 4 kg,妊娠时间 4 2~56 d。1.2 方法1.2 .1 麻醉前常规禁食禁饮 ,手术前 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和阿托品 0 .5mg。随机分为两组 ,芬太尼组 :于 30 s时间匀速静注异丙酚 1.5mg/ kg,意识消失后 30 s时间匀速静注芬太尼 1μg/ kg,继以异丙酚0 .2 mg/ kg· min持续输注直至手术结束 ;氯胺酮组 :于 30 s时间匀速静注异丙酚 1.5mg/ kg,意识消失后30 s时间匀速静注氯胺酮 1mg/ kg,继以异丙酚0 .2 mg/ kg·min持续输注直至手术结束。术中监测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ASAⅠ-Ⅱ级患儿,分为氯胺酮组(k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pk组)各40例,手术开始前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2-3mg/kg,p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5mg/kg,异丙酚1-2.5mg/kg,术中维持:k组氯胺酮6-8mg/kg,pk组氯胺酮3-5mg/kg,异丙酚6-10mg/kg持续微泵静注至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观察相关指标。结果k组术中BPHR明显增高(P〈0.05),清醒时间k组(24.52±4.98)min,pk组(16.38±5.24)min,不良反应pk组明显少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时,麻醉效果确切,手术过程平稳,苏醒快而且质量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5 0例ASA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异丙酚氯胺酮组 (PK组 )手术前 5min静脉注射异丙酚 2mg/kg后以异丙酚 3mg/kg·h-1、氯胺酮 2mg/kg·h-1静注维持 ;氯胺酮组 (K组 )手术前 5min静脉注射氯胺酮 2mg/kg后以氯胺酮 2mg/kg·h-1静注维持。结果 两组手术及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苏醒时间PK组较K组明显缩短。静脉麻醉后 ,K组MAP、HR升高显著 (P <0 .0 1或 0 .0 5 ) ;而PK组MAP、HR无明显改变 ,RR却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 5、10min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与氯氨酮麻醉相比 ,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静脉麻醉循环稳定 ,清醒快 ,精神症状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唑安定的麻醉特点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术前静注2mg/kg 氯胺酮,术中分别用咪唑安定0.1-0.2mg/kg/h或异丙酚8-12mg/kg/h持续静脉注射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0~ 15min,若术中患儿对手术刺激有反应酌情追加氯胺酮1-2mg/kg。结果异丙酚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咪 唑安定组且手术平稳,恢复快捷,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注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门诊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处理组在30 s内分别静注氯胺酮1~1.5 mg/kg和异丙酚1~1.2 mg/kg诱导后,继以微量泵将两者混合液按异丙酚4 mg/(kg.h)和氯胺酮2 mg/(kg.h)的起始速率连续静脉输注维持。对照组在30 s内静注氯胺酮2 mg/kg诱导后,并用微量泵以2~4 mg/(kg.h)的速率连续输注维持,观察并记录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时间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处理组的SBP、DBP和HR变化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处理组的麻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静注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能有效地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异丙酚分别伍用芬太尼、氯胺酮、咪唑安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时的临床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80例人工流产孕妇,分为单纯异丙酚组(I组)、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复合氯胺酮组(Ⅲ组)、复合咪唑安定组(Ⅳ组),Ⅱ、Ⅲ、Ⅳ组于异丙酚静注前分别给予芬太尼0.8μg/kg、氯胺酮0.3mg/kg、咪唑安定0.04mg/kg,观察异丙酚用量、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Ⅰ组、Ⅳ组用药2min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0.01),Ⅱ、Ⅲ、Ⅳ组异丙酚用量比I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Ⅳ组麻醉效果优于I组,Ⅳ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结论 芬太尼、氯胺酮、咪唑安定均可提高异丙酚的麻醉效能,减少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时的用量。氯胺酮可对抗异丙酚的降血压作用,咪唑安定可使异丙酚静脉麻醉的苏醒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易保连 《河北医学》2001,7(7):654-655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静脉全麻药 ,近年来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 ;但是否需合并用药 ,目前尚有争议。为此 ,我们观察了异丙酚合并少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应 ,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80例孕 6~ 8周孕妇 ,ASA ~ 级 ,年龄 19~ 2 7岁 ,体重 4 2~ 58kg。随机分 A、B两组 ,每组 4 0例。两组手术方法相同 ,手术时间无差异。1.2 麻醉办法 :A组孕妇诱导用异丙酚 0 .8mg/ kg,在 6 s内匀速静注 ,随后以 0 .5mg/ kg/ min的速度维持。B组一次性静注氯胺酮 0 .2 mg/ kg,随后以 A组相同办法给予异丙酚…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异丙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ASAⅠ级~Ⅱ级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静注异丙酚(2.0~2.5)mg/kg;观察组先静注芬太尼1.0μg/kg,再静注异丙酚(2.0~2.5)mg/kg;术中若患者出现身体扭动可追加异丙酚(0.5~1.0)mg/kg.观察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苏醒时间;统计患者术中身体扭动例数.结果:两组病例麻醉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均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苏醒时间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身体扭动例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0min安全离院.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ASA1~2级拟行人工流产手术早孕者60例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P组、PF组两组。P组单纯用异丙酚2.0~2.5mg/kg静注,注药时间10mg/6s;PF组,先给芬太尼0.5~1.0μg/kg,3min后给予异丙酚1.5~2.0mg/kg缓慢静注。结果:PF组较P组更易扩张宫颈,异丙酚诱导量少,追加次数少,恶心,呕吐少,麻醉效果也优于P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异丙酚辅用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人工流产患为观察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先静注0.2-0.5ug/kg,1分钟后静脉异丙酚1.5-2.0mg/kg,间断推注异丙酚20-30mg维持至手术结束;50例为对照组(单用异丙酚麻醉行人工流产术),静注异丙酚2-2.5mg/kg,间断推注异丙酚20-80mg维持麻醉至术毕。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显,患无疼痛感,差异有显性(P<0.05);术后腹痛程度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性(P<0.01)。结论:人工流产中应用异丙酚辅用芬太尼麻醉在镇痛效果及术中、术后腹痛程序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异丙酚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做人工流产术者100例,随机分成D组和K组,每组50例。D组静注异丙酚1.5-2.0mg/kg,K组静注氯胺酮0.5-1.0mg/kg。观察用药前后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以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K组相比,D组麻醉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不良反应少,其它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流产术时异丙酚优于氯胺酮全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有效性.方法 选择120例ASAⅠ~Ⅱ级,妊娠6~9周且自愿终止妊娠孕妇,随机分成4组.A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5 mL,1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B组静注氯胺酮0.2 mg/kg、丙泊酚1.5~2 mg/kg;C组静注氯胺酮0.3 mg/kg、丙泊酚1.5~2 mg/kg;D组静注氯胺酮0.4 mg/kg、丙泊酚1.5~2 mg/kg.观察术中各组SBP、DBP、HR、SpO2的变化及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记录各组丙泊酚用药总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术中丙泊酚总用量A、B两组明显多于C、D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D组明显长于A组(P<0.05),离室时间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丙泊酚诱导后2 min 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显著差异(P<0.05),C、D两组麻醉过程中心率、血压比较平稳.B、C、D 3组麻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术后恶心反应也少于A组(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合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0.3 mg/kg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尤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控制氯胺酮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32例ASAⅠ级,年龄6—12岁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6)。用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行麻醉诱导,以2.5mg/kg/h持续注入维持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注艾司洛尔0.5mg/kg,然后以0.1mg/kg/min维持。对照组不用艾司洛尔。监测并记录诱导前(T_0)、诱导后2分钟(T_1)、5分钟(T_2)和手术开始后5分钟(T_3)不同时点的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对照组静注氯胺酮后各时点HE和MAP均比基础值T_0显著增加(P<0.05),而观察组静注氯胺酮后HR和MA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在T_1、T_2、T_3三个时点,观察组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可有效地控制氯胺酮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反应,维持病人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5.
何德礼  王劲  李曦 《四川医学》2007,28(6):661-662
目的研究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氯胺酮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寻求最佳静脉药物配伍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人流患者80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200例为对照组;Ⅱ、Ⅲ、Ⅳ组各200例为观察组。Ⅱ组静脉注射双异丙酚2mg/kg;Ⅲ组静脉注射双异丙酚2mg/kg 芬太尼1μg/kg;Ⅳ组静脉注射双异丙酚2mg/kg 氯胺酮0.3mg/kg。匀速30~40s推注。观察3组患者诱导及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3组均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有效率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中最明显的人流综合征(PAAS)观察组无1例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38.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异丙酚、双异丙酚 芬太尼,双异丙酚 氯胺酮用于人流均可达无痛的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可广泛推广应用,但必须严密监测,观察呼吸、循环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6.
郭克梅 《中外医疗》2014,(14):120-121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该院妇产科2009年6月—2012年12月实施人工流产190例,随机原则分为异丙酚芬太尼联合应用组(联合组)和异丙酚单用组(对照组),联合组静注异丙酚1.5 mg/kg,芬太尼50μg,对照组仅单用异丙酚2~2.5 mg/kg进行诱导,观察镇痛效果并监测记录诱导前及诱导后2 min,术毕平均动脉压(MAP)、SBP、DBP、HR、SPO2等指标。结果联合组镇痛总优良率99.1%,对照组总优良率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MAP、SBP、D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MAP、SBP、DBP、HR均显著降低(P〈0.05),SPO2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镇痛效应不明显,单用时用量较大,联合芬太尼能减少异丙酚的使用量,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熊其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649-1651
目的:研究氯胺酮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针对不同麻醉方法分为两组。A组在气腹前3min静脉注射异丙酚1mg/kg、氯胺酮0.5mg/kg作麻醉诱导,用微量泵静脉输入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以异丙酚0.5mg/(kg·h)、氯胺酮1mg/(kg·h)维持麻醉。B组在气腹前3min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作麻醉诱导,用微量泵静脉输人异丙酚8~10mg/(kg·h)维持麻醉[2,3]。结果:A组的药物用量优于B组(P<0.05),两组在麻醉平面固定后5min、气腹后10min、气腹后30min、放气后10min等时段BP、HR、SpO2、PETCO2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PETCO2与气腹前相比均升高(P均<0.05)。结论:氯胺酮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罗凤堂 《吉林医学》2012,33(13):2766-2767
目的:比较异丙酚及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人工流产的早孕200例,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Ⅰ组采用异丙酚1~1.5 mg/kg,Ⅱ组采用氯胺酮0.1 mg/kg+异丙酚1~1.5 mg/kg。记录术前和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异丙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及患者清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结果:Ⅱ组与Ⅰ组比较,MAP、SpO2抑制减轻,异丙酚用量减少,患者清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药物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普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 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1.5~2.0μg/kg、异丙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注。B组在静注芬太尼前加用氯胺酮0.5 mg/kg。观察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5个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与基础值相比较,诱导后即刻两组的MAP、HR均有下降,与B组比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 5);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 A组的MAP超过诱导前水平(P<0.0 5)。插管后即刻两组的HR均增快,A组的H R增快更明显(P<0.0 5)。插管后3 min两组的HR已基本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术后所有患者无明显精神障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可使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且术后无明显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20.
卢增停  廖历兴 《河北医学》2005,11(3):219-222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异丙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或氯胺酮四种麻醉方法,探究人工流产手术合理的异丙酚麻醉配方。方法:200例ASAⅠ~Ⅱ级、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四组:P组,单纯异丙酚麻醉组;F组、T组、K组在异丙酚诱导前分别静注芬太尼 0.75μg/kg、曲马多1mg/kg、氯胺酮0.2mg/kg。术中连续监测 MAP、HR和 SpO2。记录各组病人异丙酚的首剂量和总剂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中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P组、F组 MAP、HR、SpO2 均下降(P<0.05、P<0.01);T组、K组 SpO2 无下降(P>0.05);F组、T组和 K组异丙酚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明显低于 P组(P<0.01);F组离院时间长于其余三组(P<0.05)。各组满意率100%。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或氯胺酮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均可获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小剂量氯胺酮或曲马多复合异丙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