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10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孕三烯酮联合治疗,手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予患者口服孕三烯酮,连续用药3个月~6个月,每周用药2次,每次用药剂量为2.5mg。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1%,复发率为10.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0%,复发率为32.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受孕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观察组则于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RU486)84例,孕三烯酮组78例,未用药组70例。比较3组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复发率分别为5.95%、6.41%,低于未用药组45.71%(P〈0.05,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8%,低于孕三烯酮组46.15%(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的术后复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术后有效率明显较其它两组低,复发率亦较其他两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而且米非司酮的价格低廉,不良反应显著小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孕三烯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胜利油田滨南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观察组(143例,术后应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孕三烯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为(12±4)U/L、黄体生成素为(15±4)U/L、雌二醇为(52±7)ng/L,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835,2.964,6.047,P<0.05);2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2.1%,与对照组[16.8%(24/143)]相比,观察组复发率显著降低(χ2=18.04,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17/1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88/14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832,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孕三烯酮可以使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具有不良反应低、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探究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50例)、孕三烯酮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其基础上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药物,孕三烯酮组给予孕三烯酮药物。比较三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两组复发率分别为8.0%、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发生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药物治疗,能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总有效率,其中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电凝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曾声雯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822-823,82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78例,服用米非司酮10mg/d,疗程3个月;孕三烯酮组65例,服用孕三烯酮2.5mg,2次/周,连续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2年。比较应用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组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6.0%和84.5%,无显著性差异。服用米非司酮患者仅有3例转氨酶升高,孕三烯酮组有13例转氨酶升高。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按照自愿的原则,36例患者术后未辅助药物治疗,为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病例和复发病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均为一过性。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应积极加行孕三烯酮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服用散结镇痛胶囊和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对复发率、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散结镇痛胶囊组和孕三烯酮组,对比分析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和复发率、妊娠率。结果各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散结镇痛胶囊组月经异常恢复情况及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巩固治疗有效,可预防和减少复发,调节内分泌,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小,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患者。  相似文献   

10.
姜小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76-2277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A、B两组分别给予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治疗。结果:B组总有效率及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或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辅以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子宫内膜的新进展,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和远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20例,其中经腹腔镜完成手术,并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60例经腹腔镜手术未进行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第1次月经后开始进行孕三烯酮的服用,2次/周,连续服用6个月,并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结果两组患者都采用了腹腔镜手术,过程类似,术后处理如尿管拔出、注射抗生素、住院时间基本一致。术后疗效:观察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的患者达到52例,占总人数的86.7%,术后复发患者6例,占总例数的10%,其中正常排卵的患者50例,占总例数的83.33%,生育需求患者妊娠的为16例,占总例数的75%。,而对照组的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的患者达到39例,占总例数的65%,术后复发患者19例,占总例数的31.6%,其中正常排卵的患者48例,占总例数的80%,生育需求患者妊娠的为10例,占总例数的5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已成为现今医生与患者的最佳选择,孕三烯酮也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有效药物,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能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还能有效预防复发,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将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术后采用孕三烯酮与活血止痛汤中药联合治疗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每次给予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连用3个月,再改用中药活血止痛汤3个月;对照组36例,每次给予孕三烯酮2.5 g,每周2次,连用6个月。结果观察临床疗效、血清CA125水平变化、血清性激素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联合活血止痛汤药物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消除病灶和缓解临床证候群,明显降低其复发率,且长期使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或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列为孕三烯酮组,一组采用诺雷德治疗,列为诺雷德组,其余一组未用药物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疗效,妊娠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孕三烯酮组有效率为91.49%,诺雷德组为89.13%,对照组为76.19%,用药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诺雷德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其他两组,孕三烯酮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诺雷德用于腹腔镜术后治疗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均有显著效果,诺雷德术后复发率较低,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 《中外医疗》2011,30(6):11-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经腹腔镜手术诊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术后接受使用孕三烯酮的患者45例设为研究组,不接受使用孕三烯酮的患者33例设为对照组,进行跟踪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91.1%,复发率8.9%,副反应8.9%,7例不孕者有3例妊娠。对照组总有效率60.6%,复发率39.3%,6例不孕者有1例妊娠,2组术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用孕三烯酮,可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并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周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56-157,16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后加用米非司酮与内美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25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米非司酮组、内美通组及对照组各75例,分别口服米非司酮、内美通及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对三组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米非司酮组及内美通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复发率明显较低,月经复潮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完全闭经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及月经复潮时间与内美通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内美通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与米非司酮组、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及内美通能够收到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但米非司酮具有相对较小的副反应,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术后有无服用孕三烯酮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取4个不同时间点对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浓度、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氧化应激状态仍在加重,但与对照组比较,ROS、MDA水平有所降低(P0.01),术后1个月后,氧化应激状态得到纠正,ROS及MDA血清含量水平降低(P0.01),而SOD及GSH-Px血清含量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孕三烯酮能够调节逆转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术后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2天即给予疗程6个月的孕三烯酮口服,观察组术后不予任何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末次随访日期至2011年12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完成随访,治疗组用药不良反应轻微,均完成足疗程治疗,且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显著降低复发率,怀孕率得以提高,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的临床效果,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自2006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1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后孕三烯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无用药组)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50例,有效17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为97.1%,复发率为2.9%;对照组痊愈43例,有效18例,复发8例,总有效率为11.6%;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但观察组E2、P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在服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但应注意不良反应问题。  相似文献   

19.
曹瑞勤 《广西医学》2014,(3):318-32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行腹腔镜手术后加服孕三烯酮胶囊。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和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FSH、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腹腔镜术后12个月,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为83.7%,妊娠率51.0%,均高于对照组的53.1%、24.5%(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能有效改善输卵管功能,提高妊娠率,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9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组50例,术后每4周皮下注射GnRH-a 3.75 mg,共3~6个月;孕三烯酮组49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 mg,每周2次,共用3~6个月。两组中共有33例合并不孕症,其中GnRH-a组18例,孕三烯酮组15例。比较两组的术后总有效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GnRH-a组的术后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nRH-a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好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联合应用GnRH-a在提高术后缓解率和妊娠率方面优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