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时应用不同的脑室引流管治疗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65例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72例为观察组,采取两种不同的脑室外引流方式进行脑室外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情况及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单纯采用普通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引流,颅内感染10例,占15.38%,术后脑积水4例,占6.15%.而同时应用不同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发生颅内感染4例,占6.16%,脑积水1例,占1.54%.结论 根据患者的脑室内出血情况,同时应用不同引流管行双侧脑室引流,解决了传统的脑室外引流装置的不足,能够有效引流脑脊液以防止脑积水的加重,并且有效地防止了颅内感染的发生,引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祝华  游潮  曾力  钟亚杰 《四川医学》2008,29(2):224-225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尿激酶经脑室外引流管灌注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成3组,均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手术,术后予不同剂量尿激酶经引流管注入脑室内治疗.结果 3组患者脑室内积血清除时间、病死率、颅内感染率有明显差异,术后再出血率无变化.结论 脑室外引流辅以大剂量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Ommaya储液囊和普通侧脑室外引流管共同应用于25例脑室出血患者,同时予尿激酶灌注治疗。对于脑室出血患者,幕上血肿量>30mL,幕下血肿>10mL者,首先行颅内血肿清除,然后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者,仅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对于单侧侧脑室出血的患者,予Ommaya储液囊行单侧侧脑室引流。而双侧侧脑室出血的患者则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血肿量多侧以普通脑室外引流管引流,血肿量少侧予Ommaya储液囊行外引流。结果:25例脑室外引流时间7~24d,平均14d,最终引流效果良好,复查CT示脑室内高密度影消失,无1例出现颅内感染。出院后随访6~8个月,按Gos预后评价标准:预后良好15例,中残8例,重残1例,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Ommaya储液囊应用于治疗脑室出血可延长置管时间,引流良好,且不易感染,取得良好疗效,是脑室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2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原发性脑室出血68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对照组)及脑室镜联合脑室引流术(治疗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中,2例死亡,死亡率为5.88%,对照组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在拔管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30 d脑积水发生率方面比较P=0.02、0.03、0.0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可以降低死亡率、缩短拔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及降低远期脑积水发生率,因此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室出血30例(尼莫地平组)和单独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 结果 治疗后1、2、4周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尼莫地平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室出血能明显改善脑室出血患者的致残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型脑室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2例脑室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脑室外引流术后3~5 d行腰大池引流,复查CT环池出现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继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2例,与单纯延长脑室外引流时间治疗组2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病死率及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GOS评定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室置管外引流辅助腰大池引流序贯应用,能尽早消除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脑室出血持续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持续脑室外引流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11例持续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使用有效抗生素及脑室内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脑室引流时间、加强脑室引流管护理等措施能有效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结论 采取综合性措施能有效降低脑室引流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性脑室出血破入脑室患者196例,均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随机分为单纯引流组、尿激酶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组,比较三组术后置管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单纯引流组比较,其余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颅内感染率低,尿激酶及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两组颅内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加用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可以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4-2005年用此法治疗的81例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疗效满意,显效率为75.3%,护理得当,无1例颅内感染.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是脑室出血病人综合性抢救治疗的有效方法,通过做好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可使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Ommaya储液囊行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方法:对12例经Ommaya囊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引流方法的护理对策。结果:12例患者经Ommaya囊穿刺外引流8~20 d,其中2例因脑室内再出血而放弃治疗,1例并发颅内感染,其余9例成功停止引流。结论:经Ommaya储液囊行脑室外引流,经保持穿刺通道的清洁、维持引流管的通畅、控制引流速度,可维持较长的引流时间,感染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998年~2000年6月,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开颅手术的引流组与非引流组的治疗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脑室外引流组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并发症、复苏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低于非引流组。结论: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98例患者颅脑外科手术后放置了引流管,探讨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相应对策。结果:94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顺利拔管痊愈;1例引流不畅;1例发生颅内感染,经有效处置后控制。结论:颅脑外科术后,有效的引流管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进行评估,观察临床转归.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结核性脑膜炎中、重度脑积水患者226例,分为改良脑室引流组(治疗组)127例和常规脑室引流组(对照组)99例,全部病例均行规范的全身抗结核、脱水及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局麻下改良脑室外引流,对照组按常规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行脑室注射抗结核药物,引流两周后行24h夹闭导管试验,按拔管指征评估拔管可能性,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127例中,引流时间窗符合拔管指征者76例,提前拔管19例,延迟拔管32例,导管放置时间(27.6±17.3)d,3例继发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74.8%(95/127),颅内感染发生率2.3%;对照组99例中,引流时间窗符合拔管指征者56例,提前拔管29例,延迟拔管14例,导管放置时间(18.9±15.2)d,7例继发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69.7%(69/99),颅内感染发生率7.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5,P >0.05),两组脑室外引流导管放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P <0.05).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中、重度脑积水患者应早期行侧脑室外引流,配合脑室内注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使部分患者避免V-P分流手术.改良脑室外引流能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妥善评估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及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在脑室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患者被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联合治疗组患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定期脑脊液置换术。对照组单纯行脑脊液置换术。所有患者分别在第1,2,3,7,10,14,21d同时采用腰穿测颅内压和无创颅压检测仪测颅压,另外予格拉斯哥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二组颅高压和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患者同时检测,二种监测颅压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更有效减少颅内高压,改善预后,同时应用无创颅压监测与有创颅压监测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60例脑室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室外引流,观察组患者给予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3、7 d脑室内出血清除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7 d脑室出血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颅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7 d,2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3、7 d 2组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较手术前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可以更好地清除脑室出血,并对脑损伤指标NSE及SF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心室电极作参考标测消融靶点,指导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顽固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将49例室速IVT及室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放心室电极指导标测,两组均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法确定室速及室早的起源部位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消融成功率、标测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曝光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即刻消融成功率分别为96%(24/25)和95.8%(2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标测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顽固性室性早搏中,放置心室参考电极作指导,可缩短靶点标测时间并提高准确性,从而缩短射频消融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后延期性脑积水的临床分析。方法将45例重型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持续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向腰蛛网膜下隙注入尿激酶及生理盐水;B组19例行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延期性脑积水发生率。结果A组发生延期脑积水3例(11%),B组为8例(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02,P〈0.05)。结论对于脑室出血患者,如果达到一侧侧脑室血肿量超过半个脑室,第三、四脑室、导水管积血,对侧侧脑室后角积血的其中之一,即为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提高重症脑室出血临床救治方案。方法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合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32例)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31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有效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防治并发症、缩短昏迷持续时间等方面,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合用清开灵注射液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合用清开灵注射液为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策略。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立即实施脑血管造影并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介入术后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每日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促进引流血块。观察组入院后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先进行侧脑室穿刺术,暂不引流脑脊液,在动脉瘤栓塞成功后立即开始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规律注入尿激酶,并持续监测颅内压,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措施。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评价并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轻残6例,中残9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恢复良好率为15.79%;观察组轻残15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恢复良好率为37.50%,与对照组相比其恢复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动脉瘤并行脑室引流术,尽早引流脑室内血块,再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