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Risperidone治疗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日】/石纯…/临床精神医学-1994,23(4):-567~522Risperidone是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主要药理作用能较强地阻滞多巴胺D2及5-HT2受体。Risperidone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2.
RIS治疗慢性分裂症急性发作【英】/HoybergOJ…ActaPsychiatrScand,-1993,88(6);-395,~402Risperidone(RIS)属Benzisoxazole衍生物,是一种对多巴胺D2受体和5-HT2受体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利培酮的临床应用进展张晓斌丁兆生Risperidone系Benzisoxazole(苯丙异恶唑)的衍生物,是一种非典型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对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的5—HT2受体的双重阻滞作用。因此一般临床研究认为,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4.
sIL—2R,mIL—2R及TNF—α在多发性硬化症免疫学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多发性硬化(MS)免疫学发病机制,病程及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临床确衣的48例MS患者血清,28例CSF中sIL-2R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8例MS患者血中mIL-2R的表达,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28例MS患者PBMCs体外诱生TNF-α水平。结果 MS患者组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脑梗塞患者血清sIL—2R和sIL—6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2IL-2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青年人脑梗塞发生、发展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29例青年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sIL-2R和sIL-62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 青年人脑梗塞的sIL-2R和sIL-6R水平明显高于中、老年脑梗塞组和正常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好转,该2种受体水平也逐渐下降。结论 血清sIL-2R和sIL-6R水平  相似文献   

6.
利培酮(Risperidone)介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培酮(Risperidone)介绍郭泉涌利培酮(RisperidoneR-64766)是80年代末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1993年在英国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上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众多的双盲研究表明,利培酮具有较好的疗...  相似文献   

7.
思普酮(ziprasidone)是一种新的抗精神病药,分子式为(C21H21CN4OH·HCL)2H2O,拮抗D2和5HT2受体,目前正在美国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因不良副反应(包括EPS)而使用受限,同时,拮抗5HT2受体通常认为会...  相似文献   

8.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运动神经元病与免疫的关系。方法对37例临床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患者进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结果(1)全部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治疗前血清中sIL-2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组和进行性延髓麻痹组血清sIL-2R水平明显增高,但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2)经强的松治疗4周后的16例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运动神经元病存在一定的免疫异常,sIL-2R水平可能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癫痫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李君武,韦静,赖祥青,李鸿智我们首次观察了刀例癫痫(EP)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ZR)水平,现报告如下。检测对象70例EP,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根据临床症状,脑电图及其它有关辅助检查确...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42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重点观察了14例MG患者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后IL-2活性及sIL-2R水平变化。结果显示,MG患者PBMCIL-2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MG患者IL-2活性与sIL-2R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应用GC治疗后,IL-2活性显著升高,sIL-2R水平显著下降。提示MG患者IL-2活性变化与sIL-2R水平密切相关,GC可通过影响IL-2活性及sIL-2R水平而发挥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1 D2受体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DA)功能亢进假说已被广泛接受,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主要作用机理即阻断作者单位:200030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中枢D2受体。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的应用,对于D2受体的研究则更进一步。用于研究D2受体的配体主要有123I-iodobenzamide(123I-IBZM)。Klemm及Schlosser等[1、2]为了比较典型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纹状体D2受体的作用,采用纹状体的同位素结合/额叶皮层同位素结合(ST/FC)作为分析D2受体的一个半定量…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初步研究(论著摘要)王炳旭,丛志强(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内科,淄博255400)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35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  相似文献   

13.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86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脑梗塞和脑出血急性期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IL-2R水平变化既与出血量、梗塞体积密切相关,也与ACVD预后密切相关;动态观察显示恢复期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低于急性期患者,但仍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提示急性期及恢复期的ACVD患者T细胞处于活化状态,检测sIL-2R对判断ACVD病情、推测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53例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II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单抗体与多抗体夹心法检测了53例急性病毒性脑炎(简称疾脑)患儿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水平,并对其中的28例进行了恢复期CSF的检测,结果表明,急性期病脑CSF中的sIL-2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至恢复期,CSF中的sIL-2R显著下降,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15.
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48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显示GBS患者sIL-2R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0例皮质类固醇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其浓度相应下降,接近正常水平,提示T淋巴细胞激活可能与GBS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单抗体与多抗体夹心法检测了53例急性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患儿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水平,并对其中的28例进行了恢复期CSF的检测,结果发现:急性期病脑CSF中的sIL-2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至恢复期,CSF中的sIL-2R显著下降,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17.
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48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显示GBS患者sIL-2R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0例皮质类固醇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其浓度相应下降,接近正常水平,提示T淋巴细胞激活可能与GBS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利培酮与氯丙嗪、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培酮与氯丙嗪、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观察唐英利培酮(Risperidone)商品名维思通(Risperdal),系5羟色胺/多巴胺受体平衡拮抗剂,对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皆有效,副作用少。我们以目前精神科主要用药氯丙嗪、氯氮平和杨森公司生产新药...  相似文献   

19.
青年人脑梗塞患者血清sIL-2R和sIL-6R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青年人脑梗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29例青年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sIL-2R和sIL-6R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青年人脑梗塞的sIL-2R和sIL-6R水平明显高于中、老年脑梗塞组和正常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好转,该2种受体水平也逐渐下降。结论血清SIL-2R和sIL-6R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青年人急性期脑梗塞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利培酮(Risperidone),从临床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和副作用方面予以重点叙述,并指出本品是一种有希望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