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情感性精神障碍长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预后。 方法 对14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和34例抑郁症住院病人,进行了为期6年的出院后随访。 结果 发现情感性精神障碍并非预后进行十分良好,68.3%的病人呈慢性化病程;平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78.85元/年/人;83.33%的病人存在社会功能缺陷。 结论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预后并不十分乐观。治疗不应只局限于药物,须加强心理治疗,并给予病人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
旨在了解生活事件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影响,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随机调查苏州市区1991年前曾住我院的病人共174例(均符合CCMD—2—R情感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其中,双相性情感性精神障碍140例,抑郁症34例;男...  相似文献   

3.
中国七个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4  
目的了解90年代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及与1982年比较的变动情况。方法于1993年在7个原抽样地区,使用与1982年基本相同的调查工具、诊断标准及流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15岁19223人口中,查出情感性精神障碍16例,其中6例处于缓解期。时点患病率为0.52‰,终生患病率为0.83‰。与1982年相同7个地区比较,城市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应列入防治与研究的重点疾病。  相似文献   

4.
读贵刊于1990年第一期发表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中医分型及治疗”后受益颇多。临床上中药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忧郁消极或狂躁冲动令人棘手,作者以逍遥散加味为主,稍加西药,治疗50例取得显效26例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4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方法:对出院诊断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44例进行2年随访,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进行再诊断。结果:23例(52.3%)患者维持原诊断,21例(27.7%)的患者更正诊断,精神分裂症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8例,癔症3例。结论:迷信、巫术是致病因素,可引发“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疾病,也可是其他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诱因。  相似文献   

6.
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在情感性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应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中。对47例住院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进行治疗前后自知力评估,且与11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治疗前后SAUMD评分有显著差异,躁狂发作的病人治疗前后SAUMD评分差异体现在四个因子分同时改变;而抑郁发作的病人治疗前后SAUMD评分差异表现在归因分的变化,症状分治疗前后无差异。归因可能涉及到预后,并有助于精神疾  相似文献   

7.
男性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出生季节孙振晓于相芬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出生季节,已有不少报告,而情感性精神障碍国内尚未见报告。作者调查1991年1月~1995年5月期间,首次住院的男性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267例,诊断符合CCMD-2-R标准,年龄18~61岁,平均...  相似文献   

8.
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孕产期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性精神障碍需长期服药维持治疗 ,精神药物大多能通过胎盘并能通过乳汁分泌 ,对胎儿和乳儿有何影响 ?现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女性患者孕产期治疗策略有关资料作一复习。1 孕前准备不少学者认为 ,妊娠具有抑制多种精神疾病发病的能力 ,尤其妊娠早期更是如此。赵贵芳对 3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妊娠期妇女观察发现 ,不论维持治疗与否 ,均未见病情波动 ,因此提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痊愈 ,而且巩固治疗 1年以上者 ,可停药妊娠 ,停药期间要注意病情变化 ;若尚未怀孕病情复发或有波动 ,应先行治疗 ,不可急于妊娠[1] 。一般认为停药 2周后即可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情感性精神障碍痊愈后维持治疗与复发的关系。 方法 :对痊愈病人进行 5年随访 ,分析停药者与维持治疗者的复发率。 结果 :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率 66.4 % ,维持治疗者复发率 66.2 % ,停药者复发率 66.7%。 结论 :情感性精神障碍待自然病程结束后不需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阜阳市城乡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初步探讨我国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较低的原因。方法2000年儿月~2001年3月在阜阳市区和3县农村进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15岁者33332人,以心理卫生筛选表进行筛查,阳性者作精神现状检查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检查.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进行诊断。结果共查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39例.现患26例。终生患病率为1.17‰,时点患病率为0,78‰.青壮年患病率较高.并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农村和低收入家庭患病率相对较低.但未识别率和未治疗率却较高。结论我国的患病率低可能与情感性精神障碍分类的范围及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有关。建议卫生部门将情感性精神障碍列为以后重点防治的疾病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本地区不同性别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等的差异 ,本文对 1996~ 1997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  料1 1 一般资料 对象为 1996年 1月至 1997年在我院住院 ,出院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共 115例 ,由二位高年资医师按照CCMD— 2—R中的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 ,剔除 16例诊断依据不足者 ,99例确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中单相型 2 9例 ,双相型[1] 70例。单、双相之比为 1 2 4;单相型男 11例 ,女 18例 ,男女之比为 1 1 64。双相型男 44例 ,女 2 6例 ,男女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脑形态结构变化及其与临床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对6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和58例神经症患者的脑部CT资料作对照研究,并与临床相关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中脑CT异常者25例,主要表现为脑沟增宽,侧也和侧脑室扩大,双额叶低密度影;对照组中脑CT无一例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情感性精神障碍痊愈后维持治疗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痊愈病人进行5年随访,分析停药者与维持治疗者的复发率。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率66.4%,维持治疗者复发率66.2%,停药者复发率66.7%。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者自然病程结束后不需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721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所1995年住院患者721例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其中男364例,女357例;年龄3~82岁,平均36.4±15.0岁。以精神分裂症为最多(365例,50.6%),其次为情感性精神障碍(161例,22.3%)。以精神药物治疗,单一用药246...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某综合医院急诊科精神障碍收治情况的现状。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24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精神障碍的检出情况,了解精神障碍患者一般特征,分析诊断、治疗情况及常见精神障碍在相关因素间差异性。结果在本组2453例急诊科患者中,精神障碍461例,检出率为18.79%;主要病种为"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急诊处理方式主要为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紧急转专科医院治疗、使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在是否使用苯二氮卓类药、是否紧急转专科医院治疗、是否使用抗精神病药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性精神障碍"在不同性别、是否使用抗精神病药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综合医院急诊科精神障碍患者占接诊病例的18.79%,根据病种的诊治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77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脑CT检查,以探讨其脑结构改变及与疾病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顺序选取我院1996年1月~1997年5月入院,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77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44例,女33例;平均年龄33.4±13....  相似文献   

17.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本文对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和诊断稳定性、流行病学、生物学研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反复发作躁狂症是带动有作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个亚型存在,方法 从现有往院903例患者中根据自订的入组标准找出反复发作躁狂症患者,并作SPSS检查。了解其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 发现怕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38人(4.20%)。其中诊断为反复发作躁狂症患者20例(男9女11),占情感性精神障碍的52.63%,并且还发现男性反复发作躁狂症多于女性,女患者的家族一精神病史比男性多,反复发作躁狂症  相似文献   

19.
30例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30例住院治疗的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单相患者5例,双相患者25例,其中4例诊断为快速循环型,临床症状与成人基本相似。43.33%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疗效和学业优秀、业余爱好、外向性格及阳性家族史呈正相关,并就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候因素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993年中国7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其终生患病率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降水量、纬度及所处的气候区之间关系。结果:以大庆、吉林、沈阳、北京4个地区为代表的温带地区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均显著低于南京、上海、长沙3个地区为代表的亚热带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与气候各因素问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气候因素会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病产生影响,不同气候地区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