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沪藏族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在沪读书藏族中学生不同性别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家庭环境量表(FES-CV)、Achenbach’s青少年自评量表(YSR)、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Eysenck个性问卷(EPQ)、中小学生团体智力测验对672名藏族中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藏族男性在行为、合群分量表得分低于女生,女生在躯体外貌分量表得分低于男生;男女藏族中学生的行为问题有极显著差异;藏族女生在情感表达、亲密度、道德性、组织性分量表评分高于男生;男女藏族中学生个性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藏族男女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特征。方法对1104名中国少年智力量表常模样本(10~15岁)的智商(IQ)、两个能力量表(操作量表和言语量表)分和四个智力因素量表(语言-理解因素量表、数学-逻辑因素量表、知觉-组织因素量表、注意-分辨因素量表)商值,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IQ均值在青少年组以10岁1组最低,15岁组最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19,P<0.01)。两个能力量表分和三个智力因素量表分变化与IQ基本相似,注意-分辨因素量表分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4,P=0.78)。各智力统计值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并不完全一样。结论中国青少年智力及其组成因素量表商值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趋势(除注意-分辨因素在各年龄段保持稳定),各年龄段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了解寄宿制高中男女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家庭环境量表(FES-CV)、Achenbach‘s青少年自评量表(YSR)、Eysenck个性问卷(EPQ)、中小学生团体智力测验对539名寄宿制高中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 高中女生在情感表达、知识性和道德观分量表评分高于男生;男生在焦虑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女生;男女生的行为问题有极显著差异;高中男女生个性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寄宿制重点高中男女生有其各自独特的心理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状态。方法:招募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98名(研究组)与健康对照者98名(对照组)。对患儿父母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评估病耻感;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其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将病耻感各维度得分与中点分比较,并比较两组间的HHI、CD-RISC和SSRS评分。结果:患儿父母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总分、病耻感应对量表(CO)总分及各因子评分、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SRF)总分和误解因子评分显著高于中点分(P均0.05)。研究组HHI、CD-RISC及SSR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病耻感较高,希望水平、心理弹性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都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因素。方法 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对5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HRQoL进行评估,同时选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分级及Schwab-England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状况、认知功能、运动状况以及患者年龄、病程和睡眠状况等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逐步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帕金森病患者HRQoL(NHP评分)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日常生活能力(UPDRS Ⅱ评分)及抑郁程度(BDI抑郁评分),这两项因素对NHP评分的影响分别占决定作用的62.64%和9.94%;两项因素相加对NHP评分的影响占决定作用的71.41%。结论 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程度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HRQoL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应重视改善这两方面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单组整体取样方法,于2010年-2013年抽取四川省攀西四地看守所在押的16~18岁未成年男性罪犯49名,用自行设计的犯罪青少年基本情况和行为特征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中文版对其进行测评。结果犯罪青少年SCL-90总评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犯罪青少年MMPI的L(谎言)、Mf(男、女性化)、Pa(妄想)、Si(社会化)四个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量表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病态人格突出,犯罪前存在较多不良行为,其心理问题、病态人格与其家庭环境及个体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学教师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一般项目调查表对济南市9所中学的8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教师生活质量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评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6.8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表明,中学教师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生活质量满意度、PSQI总分、SAS总分、SDS总分、居住条件满意度、月平均家庭经济收入和健康状况.结论 中学教师生活质量低于普通人群,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状况是影响中学教师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对于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对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46例AD患者均作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临床痴呆评定表评定,并作头颅CT,脑电图检查。患者之照料者均作一般调查问卷及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定。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SCL-90总分除与BEHAVE-AD的幻觉分量表分无统计学显著性相关外,与其他分量表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SCL-90除强迫、精神病性两因子分与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外,其他因子分和总分均较常模高(P<0.01);高BEHAVE-AD总分组照料者的SCL一90总分、因子分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及其他均较低BEHAVE—AD总分组照料者高(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是BEHAVE-AD总分和攻击行为分量表分。结论影响AD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是患者的BPS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应对方式、自尊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起病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10例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4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童年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28 item Short Form,CTQ-SF)、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评估,并对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的评定.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病例组CTQ-SF总分及其各维度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更高(P<0.05),SES 评分更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SAD分与CTQ-SF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消极应对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分、SES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童年期虐待水平、情感虐待(EA)、情感忽视(EN)、消极应对、自尊为影响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因素,且CTQ-SF总分、EA分、EN分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起病年龄成显著负相关(P<0.01),EA、EN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有更多的童年期虐待经历.童年期虐待水平、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消极应对、自尊为影响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是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保护因素,且童年期虐待经历越多,其起病年龄越早,经历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越多,其病情越严重、病程越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科三班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三班护士产生焦虑的原因.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级甲等精神科专科医院的100名护士开展包括基本资料、焦虑自评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结果 所调研人群焦虑均分为(46.18±10.37)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7.23±12.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检出率为36%;工作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均与其焦虑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导致精神科三班护士焦虑状况的原因主要与其特定的工作状态及医院管理模式有关,社会有效支持及工作状态的改变,将会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从而减轻精神科三班护士的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兵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194名男性新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①194名新兵中无焦虑情绪152人(78.4%),轻度焦虑20人(10.3%),中、重度焦虑22人(11.3%);无抑郁情绪122人(62.9%),轻度抑郁50人(25.8%),中度抑郁16人(8.3%),重度抑郁6人(3.0%)。②SAS、SDS评分与EPQ的精神病质、神经质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SDS评分与内外向维度分呈显著负相关;SAS、SDS评分还与年龄、受表扬情况、人际适应、兵源、爱情状况、饮食等6项因素显著相关。③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焦虑情绪的直接因素是EPQ-N、爱情状况、兵源、EPQ-P和受表扬情况,抑郁情绪的直接因素是EPQ-N、EPQ-E、人际适应、EPQ-P和是否独生子女。结论 新兵中焦虑和抑郁者约占13%及38%,个性不稳定及性格内向、人际适应不良等是造成负性情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开封市青少年强迫症的影响因素,为当地青少年强迫症的预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我院就诊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105例为观察组,105例健康正常青少年为对照组。应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选择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观察2组研究对象处事的应对方式,选择家庭环境量表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家庭环境,选择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评价研究对象父母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开封市青少年强迫症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30.3±5.6)分,低于对照组的(39.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35.2±6.8)分,高于对照组的(28.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情感表达(4.27±1.13)分、亲密度(4.84±1.35)分、娱乐性(3.26±2.05)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12±1.42)分、(7.82±1.55)分、(5.76±1.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矛盾性(5.47±1.11)分高于对照组的(3.33±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情感温暖与理解(41.3±7.0)分低于对照组的(49.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惩罚与严厉(19.8±4.8)分高于对照组的(15.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情感表达、亲密度是开封市青少年强迫症的保护因素,而矛盾性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强迫症在开封市青少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巨大的危害,应针对开封市青少年人群强迫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做好积极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目睹特大火灾1年后初中生的焦虑情绪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距某火灾现场200 m某中学初中生311名(研究组)及与之学校性质、年级相匹配的某中学430名初中生(对照组)在火灾发生后1年时进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及埃森儿童青少年创伤问卷(ETI-KJ)调查;以火灾发生1个月后相同人群的调查资料作为基线,对调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研究组焦虑情绪的变化率(6.4%)明显高于对照组(1.3%)(x2=13.03,P <0.001);SCARED总分、广泛性焦虑及躯体化/惊恐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中14~16岁年龄段、火灾1个月后有焦虑症状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对方式为自我反思、暴力宣泄及自我感受、养育方式中父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以及父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P均<0.05).结论:目睹特大火灾1年后初中生焦虑情绪仍在增加;个人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焦虑障碍青少年照顾者的述情障碍现状。方法选取有焦虑障碍的青少年的照顾者86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无精神障碍史的青少年的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人80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收集两组的社会人口学资料,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估两组的述情障碍程度。结果研究组TA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中好的家庭经济状况(OR=0.68,95%CI:0.38~0.87)是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保护性因素;而照顾者的外向性思维(OR=1.362,95%CI:1.14~1.48)是焦虑障碍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有焦虑障碍的青少年的照顾者具有述情障碍表现,其外向性思维方式及家庭经济状况可能与青少年的焦虑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06名ADHD儿童家长进行评估.结果 ADHD儿童父母的SCL-90量表总均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与正常儿童父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DHD儿童父母的SCL-90总均分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自尊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结论 ADHD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下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关注,预防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苏州市青少年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抑郁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研究2019年6月至12月苏州市某城区的18所中学学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调查其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11458名青少年抑郁情绪平均得分5.34分,具有抑郁情绪者2078名,抑郁情绪检出率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关系差(OR=2.551,P<0.001)、学校欺凌(OR=1.792,P<0.001)、焦虑情绪(OR=1.500,P<0.001)、高中年级(OR=1.174,P=0.036)、女性(OR=1.310,P<0.001)、是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情绪较为普遍,父母关系差、学校欺凌、焦虑情绪、高中年级、女性是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应定期对这一人群进行心理状况筛查,提供干预策略,预防青少年抑郁。  相似文献   

17.
无锡市病程5年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无锡市病程5年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226例病程>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量表包括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后结婚者离婚率达27.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15.4%(x2=5.687,P=0.017).病后就学就业率明显低于病前(x2=7.934,P=0.005),女性患者病后就学就业者又明显低于男性(x2=10.825,P=0.001).家庭人均收入(617±279)元,为普通居民的54.5%.长期住院61例(27.0%);只有8.8%的患者能全日工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率达83.0%.WHOQOL总分34~99分,平均(73.2±11.9)分;社会关系分量表及家庭人均收入与精神残疾呈负相关,而居住状况越差、家属关心程度越差和伴有躯体疾病者与精神残疾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及病后社会经济状况恶化应引起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缺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3名正常对照的共情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作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评估,分析影响患者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IRI-C总分、观点采择、幻想力和同情关心因子分均明显减低(P0.01)。患者EPQ的神经质(N)分(r=-0.22)和精神质(P)分(r=-0.18)、TAS因子III分(r=-0.30)、SCSQ积极应对分(r=0.21)、SSRS主观支持分(r=0.16)及GSES分(r=0.21)均与IRI-C总分相关(P0.05)。以IRI-C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SQ积极应对分、EPQ的N分和P分、TAS的因子III得分进入回归模型,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8、0.30、-0.18、-0.18。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患者个性特质及其应对方式对共情能力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自杀未遂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相关因素。方法:81位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家属为研究组,81位与患者家属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研究组完成家属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FM),两组均完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的评估。比较两组SSRS、GSES和CD-RISC评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MUIS-FM总均分为(3.01±0.48)分;研究组SSRS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S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RISC中坚韧、自强、乐观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家属的受教育程度、SSRS、GSES和CD-RISC总分与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结论:自杀未遂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家属有明显的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是其影响因素。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应给予家属提供更多的专业帮助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症状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前驱期症状调查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1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前驱期的自知力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占前7位的症状为睡眠障碍(97.5%)、抑郁(88.8%)、孤僻不群(85%)、焦虑(78.8%)、生活懒散(71.3%)、敏感多疑(67.5%)和头痛(62.5%)。以性格改变、类神经衰弱症状、兴奋症状和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形式者分别为60%、21.9%、75%和10.6%。这四种表现类型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性格、教育程度、职业及有无阳性家族史、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前驱期病程平均为(80±108)天,自知力缺损者为88.1%,SDSS评分≥2分者为100%,24例作过MMPI或EM检查,异常率为83.3%(20/24)。结论 精神分裂症前驱期以性格改变和类神经衰弱症状为主要表现形式,病程差异较大,且受社会人口学状况及有无阳性家族史、生活事件的影响,自知力缺损、社会功能缺陷及MMPI、EM检查有助于早期精神分裂症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