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有人综述文献提出其最终结局可能存在以下五种类型:1、完全持久的恢复正常;2、病情多次复发,但复发间期病情完全缓解;3、社会性缓解,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4、维持在慢性状态;5、衰退至终末期。总的说来表现为全面衰退和全面缓解之间的一种多变的连续状态。已有的研究大多认为以下一些因素与患者预后有关: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发病年龄、病前人格、病前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治疗情况、服药依从性等。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我院首发分裂症患者的预后进行了随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特点及其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跟踪随访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的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应用脑诱发电位仪进行P300检测,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评估,并追踪随访3个月.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在入组时和随访期间P300的非靶N1、P2潜伏期和靶N1、P2、N2、P3潜伏期延长,非靶N1、P2波幅和靶P3波幅缩小(P<0.05或0.01),靶N1波幅在随访到第2个月末时和第3个月末时与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人组时相比,随访到第3个月末时非靶N1、P2和靶P2潜伏期仍然延长,靶P3波幅增大(P<0.05或0.01).②与入组时相比,患者组随访到第3个月末时,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以及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激活性、偏执和抑郁等5个症状群分均降低(P<0.01).③患者组入组时P300的非靶N1潜伏期与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反应缺乏负相关;靶N1潜伏期与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反应缺乏、思维障碍和偏执等因子分负相关;靶P3波幅与激活分负相关(P<0.05或0.01).随访到第3个月末时,仅靶N2波幅与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激活和抑郁分正相关(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异常,P300是反映首发精神分裂症素质和状态的混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7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作3至8年的随访。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思维内容单调贫乏,幻觉妄想不明显,临床上以情绪和行为活动改变主,疗效较为满意,预后较良好。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预后产以往乐观。 相似文献
5.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的临床特点。方法:在533例住院分裂症患(男性328例、女性205例)中有113例符合难治性标准的患人研究组。对照组则按照与研究组1:1的比例,分别在不同性别的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随机选取。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1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中男性有76例、女性有37例,总的难治性比率为21.20%。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受教育年限、首发年龄、治疗前病程、病程、住院次数、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有显性意义,而家庭经济水平方面差异无显意义。两组患在起病方式、病程特点、症状特点及诊断分型4个因素方面差异也有显性意义,而在性格、家族史上的差异则无显性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诊断分型、症状特点、住院次数、病程特点6个因素对分裂症患疗效影响有显意义。结论:分裂症患难治的原因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在治疗分裂症患时应注意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1年的随访情况。方法:将入选的35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糖尿病组107人,非糖尿病组243人。所有患者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1年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比非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大[(65.50±12.73)vs(60.80±14.38)岁,P=0.004]、男性比例少(58.5% vs 70.1%,P=0.012)、吸烟比例高(38.3% vs 24.3%,P=0.007),更易合并高血压病(84.1% vs 76.1%,P<0.001)、高脂血症(89.7%vs 79.0%,P=0.016)、慢性肾功能不全(24.3%vs 8.2%,P<0.001)等情况。糖尿病组比非糖尿病组3支病变比例高(41.1%vs 29.6%,P=0.035)、单支病变比例低(27.1%vs 44.4%,P=0.002)。糖尿病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总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19.6%vs 9.5%,P=0.008),其中全因性死亡是主导事件(13.1%vs 4.5%,P=0.004)。两组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4.7% vs 4.5%, P=0.952)、靶血管血运重建(12.1%vs 7.8%,P=0.195)、再次心肌梗死(1.9% vs 0.4%,P=0.173)、支架内再狭窄(2.8% vs 2.9%, P=0.968)、支架内血栓形成(1.9%vs 1.6%,P=0.882)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大,且女性、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肾功能不全、3支病变的比例均高于后者,药物洗脱支架没有增加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总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且主导事件是全因性死亡。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了解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病年龄低于对照组,未治期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系统最终得分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婚姻状况、病前的性格以及阳性情况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早、有强迫症,同时家族史中阳性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徐艳萍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62)
目的研究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期间患者使用的药物和方法。方法利用单一与联合用药以及合并重复脑反射治疗、电针治疗等治疗方法。结果利用本文治疗方法明显可以对病患的阳性症状及病患自身病理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从而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改善。结论该种治疗方法提升了患者的治愈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从中选取98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临床中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单身率、家族阳性率、病前内向性格率等数据要明显高于对照组,首发年龄要早于对照组,未治期要长于对照组,社会支持系统要差于对照组,其阴性症状也要更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相较于非难治性患者,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以及部分计量资料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干预,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新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服药周期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4例在本院新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33例非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于实验开始前、服药1、3个月、1、2.5年时,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0)、胰岛素水平(Ins0),服用75g葡萄糖粉后2h血糖(Glu120)、胰岛素水平(Ins120);进一步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与性别、年龄、肥胖、服药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入组时即有胰岛素分泌异常,服药1个月时既有糖代谢异常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随服药时间的推进增加,至服药2.5年时发生糖代谢异常9例(37.5%),胰岛素分泌异常11例(45.8%).诊断糖尿病7例(29.2%)明显高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发生的风险与年龄、腹型肥胖有很大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糖代谢异常现象发生,并随服药时间的推进增加;年龄和体重是其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可能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住院治疗后出院病例128例,采用多种,随访方法调查。结果:105例患者院外康复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及早对院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市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巩固治疗和康复回归。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两年随访结果.方法:将339例早发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合并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n=85)和非心律失常组(n=254),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6、12及24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律失常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49.4%比15.7%)、高血压病(87.1%比76.8%)、吸烟比例(42.4%比30.7%)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心律失常组(0.55±0.10比0.63±0.09,P<0.05),病变累及左主干(8.2%比0.4%)、左回旋支(55.3%比34.6%)、右冠状动脉(70.6%比44.8%)比例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患者6个月(15.3%比7.9%)、12个月(22.4%比8.7%)及24个月(29.4%比12.2%)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再住院、脑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非心律失常组升高(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吸烟史比例高于无心律失常的患者,平均左室射血分数较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随访结果。方法对7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7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3例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其中1例一过性V1~V3导联ST段抬高2mm,2例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1~2mm。冠状动脉痉挛的血管包括右冠状动脉3例,左前降支3例,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1例;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为50%~99%;4例为正常冠脉患者,2例为轻中度冠脉病变基础上出现的冠脉痉挛,1例为已行支架植入治疗的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冠脉痉挛患者。7例患者均完成了临床随访,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可为正常冠脉或在冠脉病变基础上发生;随访发现部分患者即使坚持服用抗痉挛药物治疗,仍有症状发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随访了解长期住院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年前后糖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针对8年前调查过的92例长期收住我院的服用氯氮平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回顾糖尿病病史,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计算体重指数。结果:随访到68例患者,糖尿病者15例(22.1%),糖代谢异常者34例(50%),与8年前相比,糖代谢异常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均有明显增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无明显变化,体重指数明显减低。氯氮平高、低剂量组间除了年龄、病程有显著性差异外,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指数、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糖尿病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脱落24例,其中13例死亡。脱落病例与未脱落病例的随访前相比糖尿病发生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死亡病例与未脱落病例的随访前相比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增高明显。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糖代谢紊乱明显,临床上早期积极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