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腺素能促使前T细胞成熟为T细胞.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胸腺素的提取并通过一系列基础研究后已试用于临床.对免疫缺陷病、感染及肿瘤的防治有一定疗效.由于提取方法的不同,纯度不一.在正式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首先测定有无免疫活性与过敏原性.免疫活性的测定方法很多,根据胸  相似文献   

2.
以津白Ⅰ号同系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分三组(卡介苗组、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组、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加胸腺素组)进行免疫。免疫一周后用悬液法接种前胃鳞状细胞癌,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显示:1)卡介苗无明显抑瘤效果;2)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有一定的抑瘤效果,但效果不稳定;3)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加胸腺素,当短期应用胸腺素时,无明显效果,但当长期应用胸腺素时,则表现出明显的效果。一般地说,胸腺素能促进前T细胞转变为T细胞,增加T细胞的量;特殊地说,在卡介苗瘤组织匀浆混合液免疫的同时应用胸腺素,推测还能改变T细胞的质的组成,增加特异的针对该肿瘤的T细胞的量。  相似文献   

3.
胸腺素能使前T细胞变为具有免疫活性的成熟T细胞,使细胞免疫低下的患者T细胞绝对值增加、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阳转,对免疫缺陷病,感染及肿瘤防治均有一定的疗效.巨噬细胞也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的作用,为了解胸腺素是否能激活动物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作者曾试用中国医科  相似文献   

4.
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诱发的免疫反应极为错综复杂,它既可发展为有益于机体的防御性反应,亦能演变成对自身有害的变态反应.参与免疫反应的免疫活性细胞,除能鉴别与自身抗原类同的外来抗原外,还能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以处理对机体有害的病原因子如病毒、肿瘤、细菌与其有毒产物以及原虫等。免疫反应的整个网络涉及巨噬细胞(Mφ)、T淋巴细胞(下称 T 细胞)、B 淋巴细胞(下称 B 细胞),肥大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蛋白与细胞递质以及各种白细胞.抗原由 Mφ处理后提交 T 细胞,调节性 T 细胞特别是诱生/辅助性 T 细胞(Inducer/Hel-  相似文献   

5.
<正> T 细胞的分北、成热依赖于胸腺的作用。胸腺所分泌的胸腺素等物质,能在胸腺内外分别诱导淋巴样干细胞、较成熟的淋巴细胞和不同功能的 T 细胞亚群来执行和调控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胸腺功能不全或体内胸腺素水平降低,均可导致 T细胞缺乏或功能降低,从而引起多种疾病。自1966年 Goldstein 从小牛胸腺中部分地提纯胸腺素,并由 Wara 等于1974年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肿瘤患者能够产生相应的细胞毒性T细胞。虽然存在多种免疫方法激活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T淋巴细胞产生抗肿瘤效应,但这些免疫效应与临床的治疗效果常不一致。因此,仅仅依靠激活T细胞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不足以使肿瘤缩小,  相似文献   

7.
胸腺素组份5能纠正细胞兔疫缺陷、改善临床状况,因此推测胸腺素对肿瘤患者治疗可能有益.因为患肿瘤及常规抗癌治疗时常伴有细胞免疫缺陷.本文检查了正常人、未经治疗的、正在用放疗或化疗的以及临床痊愈的实体肿瘤患者的血标本1500余份,测其原始E玫瑰花结形成率及体外加胸腺素作用后的E玫瑰花结形成率,以了解其T细胞水平.结果,原来T细胞值低者,加胸腺素后  相似文献   

8.
英国伦敦消息:胸腺的许多提取物和各种合成的胸腺素用于治疗各种晚期的顽固性肿瘤获得了显著的效果。肿瘤病人经许多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或外科手术后,体内T淋巴细胞的免疫防御功能受损,应用胸腺因子可能增加T细胞的增殖和活性。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RichardS Schulof说,合成均胸腺素α-1使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平均复发期推迟到30周,而在13名给予安慰剂的病人中,平均复发期为  相似文献   

9.
免疫调节细胞主要有辅助性 T 细胞(TH)和抑制性 T 细胞(TS)。TH/TS 比值的动态平衡是决定机体免疫状态和免疫反应水平的中心环节,(?)比值失衡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及一系列病理变化。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监护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报道在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化疗时,短期应用大剂量胸腺素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为探讨短期应用大剂量胸腺素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免疫功能的具体影响,对2003年7月到2004年10月入院的40例恶性血液病初发患者中的20例进行常规化疗,同时予短期静滴大剂量胸腺素,另20例则仅予常规化疗以进行对照,通过监测化疗前后外周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研究大剂量胸腺素对血液肿瘤化疗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即浸润到乳腺肿瘤内部的免疫细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质等与肿瘤细胞共同构成的局部内环境,对肿瘤的生长、增殖及转移有着重要调控作用。除了由获得性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介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肿瘤杀伤效应,由NK细胞、树突状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IL、趋化因子、TNF-α和TGF-β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及分子所介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作为抗肿瘤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在清除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相关机制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1966年,Goldstein等从小牛胸腺中提取了具有免疫学活性的物质,并命名为胸腺素(Thymosin)。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化学类型为几种多肽或蛋白质激素的总称。这些活性物质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至少可以部分地替代胸腺的功能。它能使三种类型的淋巴细胞即淋巴干细胞、较成熟的淋巴细胞和T细胞亚群分化为成熟的、有细胞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因此近年来,国外已将胸腺素用于治疗与免疫学有关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儿童免疫缺陷病及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据报道,临床结果显示能使部分病人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改善;而且临床使用和对实验动物小鼠和狗作急性毒性试验无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移植耐受、肿瘤的免疫抑制等关系密切。近年来,Treg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Treg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细胞-细胞接触、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干扰细胞代谢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CD4~+CD8~+效应T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因此,针对Treg的免疫疗法对于治疗肿瘤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特点及其与肿瘤免疫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激活T细胞和诱导免疫反应的特殊功能。大量研究显示,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肿瘤监视等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的进展。在我国,肾癌是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现就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避关系,采用树突状细胞治疗肾癌的临床应用状况及其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免疫疗法逐渐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效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及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是结合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之间有效的桥梁,可有效活化幼稚T淋巴细胞,并诱导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是公认的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和最具有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不良反应因治疗方法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癌症疫苗引起低水平自身免疫反应,过继性细胞治疗引发正常组织的交叉反应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是过度激活的T细胞直接针对正常组织产生免疫反应,导致T4辅助细胞大量释放细胞因子与细胞毒性CD8T细胞在正常组织中迁移的增加。普通T细胞免疫反应不具有组织特异性,可能因为T细胞各组分扩增,进而引发正常组织的交叉反应,有效打破免疫耐受。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人胸腺素β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初步探讨胸腺素β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Tβ4,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瞬时转染SW480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胸腺素β4重组蛋白的表达,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分析SW480细胞瞬时转染培养上清液对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胸腺素β4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Tβ4,并在SW480细胞中瞬时转染,Western blot法检测到胸腺素β4蛋白表达,MTT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胸腺素β4转染后的SW480细胞培养上清液能够促进HUVECs增殖。结论:胸腺素β4能显著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Ⅰ型自然杀伤T细胞(NKT)是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根据Ⅰ型NK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表达的转录因子及产生细胞因子等不同,Ⅰ型NKT细胞可分为iNKT-1、iNKT-2、iNKT-17、iNKT-10等细胞亚群。Ⅰ型NKT细胞具有功能异质性,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各种疾病的免疫反应中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既能促进免疫反应,也能抑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系统中抑制性的信号通路,通过与共刺激分子保持平衡,维持对自身组织的耐受,避免自身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伴随着共抑制分子与相关配体的上调,引起T细胞功能衰退或耗竭,从而发生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针对抑制性受体与配体开发单抗药物,调节T细胞活性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已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免疫调节信号通路采取联合治疗也体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本文对肿瘤联合免疫治疗方案与协同作用评价进行综述,并对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及免疫方案的选择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CD4记忆T细胞在保护机体免受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物质感染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与自身免疫反应、变态反应等有关异常的免疫反应相关理解免疫记忆反应有效的控制机制对于疫苗的设计以及调控异常免疫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OX40(CD134),作为一共刺激分子对于维持CD4+T细胞的活化、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