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香中5种乳香酸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乳香中5种乳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评价乳香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Agilent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250 nm;柱温30℃.结果:12个批次乳香中α-乳香酸的质量分数为8.68~16.1 mg·g-1,β-乳香酸的质量分数为53.5~246.9 mg·g-1,3-乙酰-β-乳香酸的质量分数为38.4~192.9 mg·g-1,11-羰基-β-乳香酸的质量分数为4.48~5.81 mg·g-1,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质量分数为32.7~44.2 mg·g-1,5种乳香酸的总质量分数为146.1~500.7 mg·g-1.结论:检测的乳香样品中5种乳香酸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炮制工艺对乳香中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磊  宋志前  李青  曾林燕  魏征  曹玉娜  刘振丽 《中草药》2012,43(6):1087-1091
目的以5种乳香酸类成分(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β-乳香酸、11-羰基-β-乳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质量分数为指标,探讨不同炮制工艺对乳香中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比较了炮制方法、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对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影响。结果先加醋制、后加醋制和清炒3种方法比较,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随炮制温度的升高或炮制时间的延长,5种乳香酸类成分变化幅度增大;炮制后,乳香中α-乳香酸、11-羰基-β-乳香酸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质量分数升高,β-乳香酸和3-乙酰-β-乳香酸的质量分数降低;3批不同来源乳香炮制后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同。结论乳香中5种乳香酸类成分随炮制工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乳香中乙酰乳香酸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乳香中3种乙酰乳香酸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评价乳香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Diamonsil(钻石)C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乙腈-0.1%磷酸(A:80:20;B: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250nm;柱温35℃。结果:α-乙酰乳香酸、β-乙酰乳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分别在0.099~9.9μg(0.999 9)、0.097 6~9.76μg(0.999 9)、0.099 7~9.97μg(0.999 9)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1.9%、98.25%,RSD分别为1.38%、1.49%、1.86%(n=6);乳香药材供试品中3种乙酰乳香酸的百分含量分别在0.23%~2.41%、0.45%~4.27%、0.35%~5.27%范围。结论:本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乙酰乳香酸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乳香醋炙前后11-羰基-β-乳香酸(11-keto-boswellic,KBA)、3-乙酰-11-羰基-β-乳香酸(3-acetyl-11-keto-boswellic acid,AKBA)、榄香醇酸、β-榄香酮酸、tsugaric acid A、9,11-去氢-α-乳香酸、9,11-去氢-β-乳香酸、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9,11-去氢-α-乳香酸、3-乙酰-9,11-去氢-β-乳香酸、3-乙酰α-乳香酸(3-acetyl-α-boswellic acid,α-ABA)和3-乙酰β-乳香酸(3-acetyl-β-boswellic acid,β-ABA)13个乳香酸成分含量变化,探究不同炮制条件对含量变化的影响,考察差异乳香酸成分抗炎活性,初步揭示乳香醋炙增效机制。方法制备不同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醋乳香,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TQ-MS)建立13种乳香酸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mm×2.1 mm,1.7μm),以0.1%甲酸+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变化。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批次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不同,090325批次中生品3.79%、清炒品4.07%、醋炙品4.08%,090917批次中生品3.24%、清炒品3.32%、醋炙品3.71%,100413批次中生品4.02%、清炒品4.07%、醋炙品4.08%。结论:炮制后乳香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周杰  商雪莹  佟玲  刘晓琳  张蕾 《中草药》2017,48(4):706-709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10个批次西黄丸中11-羰基-β-乳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基-α-乳香酸、3-乙酰基-β-乳香酸6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5%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 L/min,柱温为30℃,漂移管温度45℃,载气为高纯N2,载气体积流量为1.5 L/min。结果 11-羰基-β-乳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基-α-乳香酸、3-乙酰基-β-乳香酸分别在0.10~3.00μg(r=0.999 5)、1.23~36.9μg(r=0.999 5)、0.16~4.80μg(r=0.999 7)、0.25~7.58μg(r=0.999 7)、0.21~6.18μg(r=0.999 5)、0.30~9.00μg(r=0.999 6)线性关系良好;6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99.6%(3.70%)、99.1%(3.62%)、99.2%(1.66%)、98.2%(1.89%)、99.1%(3.42%)和99.5%(2.32%),10批西黄丸中6种乳香酸的总量分别为35.1 mg/g(2.08%)、127.8 mg/g(2.10%)、31.3 mg/g(1.74%)、56.2 mg/g(1.64%)、56.5 mg/g(1.61%)、87.8 mg/g(1.7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为西黄丸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实时直接分析-串联质谱法快速分析乳香中多种乳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磊  胡晓茹  金红宇  林瑞超 《中草药》2012,43(7):1320-1323
目的应用实时直接分析-串联质谱法(DART-MS/MS)在未经前处理和色谱分离的情况下快速鉴别乳香中乳香酸类成分。方法使用全扫描采集乳香的DART-MS特征图谱,并对乳香酸类成分进行二级质谱确证。结果药材和提取液的负模式全扫描质谱图中可见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m/z 511)、11-羰基-β-乳香酸(m/z 469)、α及β-乳香酸(m/z 455)、α及β-乙酰乳香酸(m/z 497)等成分的[M-H]离子,正模式质谱图中可见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m/z 513)和11-羰基-β-乳香酸(m/z 471)的[M+H]+离子,提取液中的正离子m/z 513和m/z 471的CID二级图谱分别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11-羰基-β-乳香酸对照品的一致。结论本法简便、专属性强,为药材、饮片的快速鉴别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活络效灵颗粒中5种乳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和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Agilent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和250 nm;柱温30℃.结果: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β-乳香酸、11...  相似文献   

9.
鲜地黄中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与初步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宇  温学森  崔晶  武卫红 《中药材》2006,29(2):137-139
目的:从鲜地黄中提取并初步纯化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方法:以总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两种酶的最佳提取条件。以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两步盐析法的硫酸铵饱和度。结果:提取温度和溶剂量对α-Gal的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提取溶剂对-βG lu的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因此确定以3倍量(v/w)磷酸盐缓冲液,4℃提取4 h为两种酶的最佳提取条件。以30%和60%为两步盐析的最佳硫酸铵饱和点。结论:鲜地黄中存在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两步盐析法可以使二者得到初步纯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1-羰基-β-乳香酸的抗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和生长曲线法检测11-羰基-β-乳香酸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值;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经药物处理后细胞核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药物处理后HCT-116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结果提示11-羰基-β-乳香酸浓度为15~50μg/ml时,对HCT-116细胞的48h抑制率为8.7%~90.16%,48h的IC50为27.36±0.14μg/ml;生长曲线结果提示11-羰基-β-乳香酸对HCT-1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30μg/ml的药物作用48h后,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核出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不均一或边集呈致密强荧光,凋亡小体等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仪检测结果提示11-羰基-β-乳香酸可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11-羰基-β-乳香酸在体外对结肠癌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能够阻断HCT-116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乳香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香中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对其醋酸乙酯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α-乙酰氧基-甘遂-7,24-二烯-21-酸(1)、3α-乙酰氧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2)、3-羰基-甘遂-8,24-二烯- 21-酸(3)、3β-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4)、3-乙酰基-11-羰基-β-乳香酸(5)、3-乙酰基-α-乳香酸(6)、3-乙酰基-β-乳香酸(7)、incencole oxide acetate(8)、棕榈酸(9)。结论 化合物1是首次从天然资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乳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叶琪  苏宏娜  杨艺  罗培  张志锋 《中草药》2023,54(16):5379-5389
乳香Olibanum为活血止痛之常用药,是胸痹心痛方剂中的常用药材。现代研究表明乳香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萜类和挥发油等。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乳香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乳香单味药材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与药效作用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含乳香复方的临床应用,并总结了乳香的不良反应,为乳香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乳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华会明  王淑美  梁生旺 《中草药》2011,42(7):1293-1296
目的 研究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的树脂氯仿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色谱方法对乳香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乳香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素(1)、β-乳香酸(2)、乙酰11α-甲氧基-β-乳香酸(3)、11-羰基-β-乳香酸(4)、乙酰11-羰基-β-乳香酸(5)、9,11-去氢-β-乳香酸(6)、乙酰a-乳香酸和乙酰β-乳香酸(7)、a-乳香酸(8)、9,11-去氢-α-乳香酸(9)、α-乙酰榄香醇酸(10)、3a-羟基甘遂-8,24-二烯-21-酸(11)、榄香酮酸(12)、3a-羟基甘遂-7,24-二烯-21-酸(13)、a-棕榈酸甘油酯(14).结论 化合物1和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慈小燕  夏媛媛  曾勇  伊秀林  司端运 《中草药》2013,44(9):1162-1167
目的 研究乳香提取物中3-乙酰基-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在Caco-2、MDCK-MDR1和MDCK-Wild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转运机制.方法 利用Caco-2、MDCK-MDR1和MDCK-Wild细胞模型,研究AKBA由细胞层顶端(AP)→基底端(BL)和BL→AP的双向转运过程;采用LC-MS/MS法测定AKBA的量,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 在Caco-2细胞模型中,50 μmol/L AKBA由AP→BL、BL→AP的Papp分别为7.9×10-7、1.5×10-7 cm/s,在MDCK-MDR1细胞模型中,50 μmol/L AKBA由AP→BL、BL→AP的Papp分别为2.6×10-7、0.8×10-7 cm/s,在MDCK-Wild细胞模型中,50 μmol/LAKBA由AP→BL、BL→AP的Papp分别为2.4×10-7、0.6×10 7 cm/s,3种细胞模型中外排率均小于2.结论 AKBA在肠道中吸收不良,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推测其通过摄入型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两种机制透过小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乳香基原的本草学、植物学和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理清中药乳香的基原,通过分析本草学、植物学、成分和药理文献并结合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试验,提出中药乳香的原植物至少包括乳香树、纸乳香树和齿叶乳香树,并建议现行标准中两类乳香合并.  相似文献   

17.
蔡悠悠  夏媛媛  谷元  刘昌孝  司端运 《中草药》2013,44(17):2427-2432
目的 研究3-乙酰基-11-羰基-β-乳香酸(AKB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 大鼠ig AKBA 60 mg/kg后,收集胆汁、尿液及粪便,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质谱(HPLC-QTRAP-MS)技术分析AKB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结果 共检测到除原形药物外的15个代谢产物,提示AKBA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为去乙酰化、单羟基化、脱氢化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结论 AKBA在大鼠体内经历了广泛的Ⅰ相、Ⅱ相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粪便及胆汁排泄;利用QTRAP技术的自动切换扫描(IDA)软件及增强型产物离子(EPI)扫描功能,能够快速得到高质量的MS2谱图,为AKBA代谢产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乳香中乳香酸类成分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UPLC-TQ/MS检测,以乳香中13个乳香酸(3-羰基甘遂-8,24-二烯-21-酸、3α-乙酰甘遂-7,24-二烯-21-酸、3-羟基甘遂烷-8,24-二烯-21-酸、乙酰11α-甲氧基-β-乳香酸、3α-羟基甘燧烷-7,24-二烯-21-酸、11-酮基乳香酸、3-O-乙酰基-α-乳香酸、3α-乙酰氧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3β-乙酰氧基-5α-8,24-羊毛甾二烯-21-酸、3-乙酰基-11-酮基-β-乳香酸、3-乙酰基甲氧基甘遂-8,24-二烯-21-羧酸、α-乳香酸、β-乳香酸)的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法考察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乳香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纯化乳香提取物,并对纯化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以95%乙醇20倍量回流提取4次,每次62min为最佳提取工艺;以碱液pH为12~13溶解,在0~4℃用酸液pH2酸沉30 min为最佳纯化工艺,乳香酸类成分纯度可达73.87%。结论此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乳香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为其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醋乳香挥发油及水提液中是否含有乳香酸类成分,并通过比较乳香酸类成分含量和抗炎活性来确定醋乳香最佳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水提法、乙醇提取法及水蒸气蒸馏-乙醇连续提取法提取,比较6种主要乳香酸类成分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α-乳香酸,3-乙酰-β-乳香酸,11-羰基-β-乳香酸和11-羰基-3-乙酰-β-乳香酸的含量,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产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探讨醋乳香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HPLC测定6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含量,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和250 nm。结果:在醋乳香挥发油中检测到4种乳香酸类成分,但提取率较低(1.73%~13.02%),水提液中含有上述6种乳香酸类成分。相同提取条件下,乙醇提取法的效率最高,6种成分的提取率81.09%~88.38%。水提法、乙醇提取法及水蒸气蒸馏-乙醇连续提取法细胞液中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2.248 5±0.332 2),(1.933 2±0.422 9),(2.148 3±0.534 3)μg·L~(-1),IL~(-1)β质量浓度分别为(25.53±3.23),(23.22±3.24),(24.32±4.32)ng·L~(-1)。最佳乙醇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0 min,各成分的提取率均90%。结论:醋乳香挥发油中含有少量乳香酸类成分,水提液中也含有乳香酸类成分;采用乙醇提取法时,乳香酸类成分的提取率和抗炎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陈阳  王曙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605-1606
目的对比测定川贝母及不同产地贝母中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的含量。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川贝母中分离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并鉴定结构,然后采用HPLC-ELSD分析包括川贝母在内的不同产地贝母中两个二糖的含量。结果川贝母中蔗糖含量是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的4倍,伊犁贝母和平贝母两种药材中,两个二糖的含量较为接近,而在浙贝母和湖北贝母中,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的含量显著高于蔗糖的含量。结论不同产地贝母中的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含量比例具有各自的特征,川贝母的成分特征在于其高含量的蔗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