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紫苏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抗盐能力的方法。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亚精胺(Spd)处理后的盐胁迫下紫苏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和发芽指数(Gi),并对紫苏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 盐胁迫下的紫苏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浓度的Spd处理后,萌发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经过0.25 mmol/L Spd处理,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Gv为59.7%,Gr为69.4%,Gi为12.8。Spd处理减缓了盐胁迫下紫苏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总黄酮降低的趋势,并且降低了叶片MDA的量。Spd处理后SOD、POD和CAT 3种酶的活性均有所增加,但在Spd为0.25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2.4 U/g、8.7 U/mg、8.8 U/mg。结论 0.25 mmol/L的Spd能够有效地减缓盐胁迫对紫苏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了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测定长春和吉林两地5处地表水锶含量的基础上,又研究了正常人、溺死者及死后入水者的血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人血锶含量在不同条件下有很大变化。溺死者血锶含量几乎同溺液锶含量,正常人血锶含量远低于溺死者血锶含量,而死后入水者血锶含量与正常人血锶含量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螺旋藻藻蓝蛋白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玮  潘岭 《医学综述》2006,12(2):111-113
藻蓝蛋白是从海水螺旋藻中提取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当今海洋医药发展中研究的地前沿和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螺旋藻藻蓝蛋白的生理活性尤其是抗癌活性、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动物溺水死后不同时间血锶的变化。方法以高频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仪(ICP-XSP)检测外样水体中锶离子含量,并分别测定家兔溺死与死后入水的左心血的锶含量。结果实验家兔溺水死后5min、6h和24h血锶含量分别为(0.273±0.126)、(0.335±0.146)和(0.132±0.033)μg/ml,溺水死后5min和6h与溺水前的(0.117±0.03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溺水死后24h与溺水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后入水的血锶含量与死前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尸体在水中浸泡时间对血锶含量有显著影响,所以超过12h以上的水中尸体,须结合当地环境,尸体现象,硅藻检验,溺死水源及血锶离子含量等多因素综舍分析,确定死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锶矿泉水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大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血清甘油三酯(serum triglycerides,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50只,先复制T1DM模型(DM鼠)。将DM鼠随机分成A、B、C、D及DM组,分别予以实验方案饲喂处理。各组分别于1、2、3、4月随机处死6只大鼠,采血检测血糖、GHb、TG、FFA、TC含量。结果:第1、2、3、4月,A、B、C、D组及DM组血糖的整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第1月,B、C组GHb较DM组显著降低(P<0.05),第2、3、4月,A、B、C、D组与D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1、2月,A、B、C、D组血清FFA均较DM组明显下降(P<0.05);第3、4月,D组较DM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月,B、C、D组血清TG均较DM组明显下降(P<0.05),D组下降最明显(P<0.01);第2月,D组较DM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4月,A、B、C、D组与D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第1月,A、B、C、D组血浆TC与D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2月,D组较DM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4月,A、B、C、D组与DM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量元素锶对T1DM大鼠未显示出明显的降低血糖和GHb的作用;但显示出较好的降低血清FFA、TG和TC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α-PEC)的可逆光致变色活性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及耐疲劳性等光化学性质。将α-PEC固定于琼脂耱、明胶、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一海藻酸钠等不同载体上,检测了固定化α-PEC在不同时间、不同可逆光致变色循环次数后的剩余光化学活性,经过对凝胶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及制作工艺等的比较,发现琼脂耱是α-PEC的一种较好的固定化栽体。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土壤干旱胁迫下,不同家系马尾松部分生理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木暗呼吸速率随叶水势的下降而下降,但家系不同,其下降的幅度不同。同时,光合利用效率随叶水势、土壤水势的下降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马尾松具有较高的耐旱生产潜力。此外,各家系随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质膜相对透性加大,膜受伤害的程度也加大,其质膜相对透性与叶水势呈线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是利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对763例正常人(年龄范围1~70岁)头发微量元素锶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锶含量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1~20岁年龄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发锶含量都与年龄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男:r=0.8109,P<0.0005;女r=0.7127,P<0.0005);21~40岁年龄组,男女发锶含量与年龄无相关关系(男:r=-0.1607,P>0.05;女:r=-0.2127,P>0.10);41~70岁年龄组,男女发锶含量与年龄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男:r=-0.7448,P<0.0005,女:r=-0.8071,P<0.0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锶掺杂量的羟基磷灰石Sr-HA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活性。方法:合成0%(A)、1%(B)、5%(C)、10%(D)、20%(E)掺锶含量不同的五组Sr-HA,检测各组试样浸提液中钙、锶离子浓度,通过溶血试验检测了五组材料体外溶血性。L929成纤维细胞材料表面接种培养2、5天,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相对增值度测试五组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将MG63成骨细胞接种到五种材料表面,采用MTT方法检测1、4、12小时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和1、4、7 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情况;并对第1、3、5天成骨细胞ALP活性进行检测。结果:100%浸提液五组材料中Ca2+浓度5%(C)最高,1%(B)最低;Sr2+浓度,20%(E)最高,0%(A)组最低。各组掺锶羟基磷灰石组的溶血率均低于5%。显微镜观察L929细胞的形态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相似。MTT检测相对增殖度5组材料总体毒性评级为0级、1级。MG63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培养4、12小时, 5%(C)、10%(D)、20%(E)三组表面细胞粘附数量明显高于0%(A)、1%(B)组 (P<0.05,P<0.01);12小时:1%(B)细胞粘附数量高于0%(A)组(P<0.05)。MG63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培养4、7天,5%(C)、10%(D)、20%(E)三组表面细胞增殖数量明显高于0%(A)、1%(B)组 (P<0.05,)。ALP活性检查显示:3天时5%(C)、10%(D)两组ALP活性高于其它三组(P<0.05,)。5天时5%(C)、10%(D)、20%(E)三组ALP活性高于0%(A)、1%(B)两组(P<0.05,)。结论:不同锶含量掺杂的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地生物相容性,一定浓度的锶离子掺杂能够有效的提高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学活性,我们认为5%(C)、10%(D)组掺杂Sr-HA生物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具潜在药用价值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在不同波长下,其藻液吸光度与细胞密度的关系。方法取对数生长后期的三角褐指藻藻液进行梯度稀释,利用显微镜观测微藻细胞密度,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藻液在8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分析各波长下微藻细胞密度与吸光度的相关性。结果 6个稀释梯度下的细胞密度分别为923×104、453×104、207×104、94×104、47×104、22×104个/mL;不同波长下藻液吸光度有差别。8个波长下,细胞密度与吸光度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在680、663、420和450 nm波长处相关系数r值较大,分别为0.999 0、0.998 1、0.997 2和0.996 3。结论利用吸光度法检测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是一种快速、简便、可行的方法;本试验条件下,在680、663、420和450 nm波长处测定三角褐指藻藻液的吸光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具药用价值的海洋微藻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在不同培养容器以及光照下的细胞生长情况,为促进海洋微藻生物资源的培养保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杜氏盐藻和亚心形扁藻2种海洋微藻为生物材料,在植物培养箱中分别利用三角瓶和试管,在正常光照和遮光光照条件下开展为期10 d的一次性培养试验,利用倒置显微镜和血球计数板观测微藻细胞密度,统计分析不同培养容器和光照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影响的作用.结果 在该实验条件下,2种海洋微藻的细胞生长均表现出初期生长缓慢、中期生长快速、后期生长放缓的趋势.杜氏盐藻在三角瓶中正常光照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最好(504× 104个/mL),其次为在试管中正常光照培养的条件下(364× 104个/mL);亚心型扁藻细胞在三角瓶中正常光照培养的条件下生长最好(227×104个/mL),其次为在三角瓶中遮光处理的条件下(177× 104个/mL).结论 培养容器(三角瓶和试管)和光照(正常光照和遮光)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微藻生物资源培养和保存时,应充分考虑或利用这2种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锶是人体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在骨代谢中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可增加骨的形成,又可抑制骨的吸收,其作用机制也被广泛研究。文章旨在对锶与骨矿代谢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更广泛地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锶是人体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在骨代谢中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可增加骨的形成,又可抑制骨的吸收,其作用机制也被广泛研究。文章旨在对锶与骨矿代谢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更广泛地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研究具潜在药用价值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tala、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3种绿藻门海洋微藻的细胞生长特性,为海洋微藻在医药保健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上述3种海洋微藻为生物材料,以添加f/2营养液的人工海水为培养介质,在光照培养箱中利用三角瓶开展一次性培养实验。利用显微镜观测微藻生长14 d内的细胞密度变化情况,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细胞密度法计算微藻生长速率。结果在实验周期内,3种海洋微藻的细胞生长曲线均呈现出"S"型。在生长平稳期,亚心型扁藻、眼点拟微绿球藻和海洋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分别约为1.30×106、3.50×107和2.45×107个/mL;最大生长速率分别约为0.7/d、0.8/d和1.5/d。结论上述3种具药用价值绿藻的细胞增长经历明显的缓慢期、快速期和平稳期阶段;不同微藻的细胞生长特性差异较大,在进行其高密度培养开发应用时应结合考虑品种特性与收获时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雷奈酸锶对成骨不全症(OI)模型oim小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双重作用。方法 取1周龄OI模型纯合子oim/oim小鼠及野生型(wt/wt)小鼠的颅骨,采用Ⅰ型胶原酶通过连续消化法获取成骨细胞;取5~7周龄oim/oim小鼠和wt/wt小鼠的长骨,获取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破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1、10 mmol/L)的雷奈酸锶进行干预,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在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OCN),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降钙素受体(Calcr)、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组织蛋白酶K(CTSK),以及破骨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fos、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的表达;采用ALP染色及茜素红S染色观察成骨分化及矿化情况;采用Trap染色及骨片陷窝实验评估破骨细胞形成数量及骨吸收活性;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检测雷奈酸锶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雷奈酸锶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可促进oim/oim小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Runx2、ALP、OCN)的表达增加,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Calcr、Trap、CTSK、c-fos、NFATc1)的表达(P均<0.05),且随浓度增加作用增强。ALP染色及茜素红S染色结果显示,雷奈酸锶可促进oim/oim小鼠成骨细胞分化及矿化(P均<0.05)。Trap染色及骨片陷窝实验结果显示,雷奈酸锶可降低oim/oim小鼠破骨细胞形成数量和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P均<0.05)。MTT结果显示,1 mmol/L、10 mmol/L雷奈酸锶对oim/oim小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无细胞毒性。结论 雷奈酸锶可有效改善OI模型oim小鼠的骨代谢失衡,其机制可能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及矿化,同时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及骨吸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理层流剪切力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 micro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锥板剪切系统加载10 dyn/cm2的剪切力作用于imDCs 1 h,对照组不加载剪切力,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icroRNA的表达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mDCs在层流剪切力作用后有25个microRNAs表达发生变化,变化倍数>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变化的micro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免疫功能调控和细胞对流体剪切力应答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层流剪切力能够影响imDCs mi-croRNA的表达谱,说明物理因素(剪切力)可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混合盐胁迫对急性子萌发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阶段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方法]采用水培法,用不同浓度混合盐溶液处理急性子,根据NaCl:Na2SO4:NaHCO3=1:1:1的比例,分别配置对照组(0%)、轻度组(0.3%)、中度组(0.6%)、重度组(0.9%)4个浓度梯度,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  相似文献   

18.
不同性别长爪沙鼠血液生理生化值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长爪沙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并对两性的正常值进行比较。方法:采血后,用Coulter ACT血球计数仪检测血液生理指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用Beckman CX3生化仪测定血清电解质。结果:血液生理指标中RBC、HCT、HGB、MCH和WBC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CV、MCHC、RDW、PLT、MPV、PCT和PDW等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ALT和UA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PROT、GLB、A/G、BUN、CREAT、CHOL、TRIG、ALT和血清电解质(Na+、K+、Cl-、总Ca2+)等均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爪沙鼠血液的生理生化值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指标两性间测定值有差异,但多数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西藏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作者所在教研室实验动物科学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为据,从改革的总体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实验教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室实验动物科学的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措施,其效果是提高了实验动物科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