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河北省2015年5-10月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脊灰灭活疫苗(IPV)和2016年同期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IPV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比较分析各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结果河北省2015年5-10月tOPV、IPV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5.64/10万、35.96/10万;2016年同期bOPV、IPV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06/10万、17.85/10万。各疫苗AEFI均以≤1岁年龄组、一般反应为主,主要发生在接种疫苗后≤48h。结论河北省各脊灰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bOPV的AEFI报告发生率高于tOPV,需进一步加强脊灰疫苗安全性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安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全市2011~2013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3年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个案363例,其中≤1岁占55.56%,男女性别比为1.66∶1,报告疫苗以全国计划免疫(NIP)疫苗为主;一般反应占88.43%,其中78.24%发生在接种后≤1d;异常反应占9.92%,以过敏性皮疹和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估算全市NIP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4.54/10万。结论全市AEFI系统的监测质量逐年提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接种NIP疫苗时,应为监测重点;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西省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分析江西省2010-2013年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到的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有关的AEFI数据。结果江西省2010-2013年共报告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有关的AEFI病例462例,报告发生率为5.39/10万,其中异常反应67例,报告发生率为0.78/10万。异常反应病例中过敏性皮疹最多,有39例,报告发生率为4.55/100万。结论江西省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辽宁省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点,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EFIIMS)运转质量和上市后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辽宁省2009~2013年AEFIIMS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辽宁省2009~2013年报告AEFI5548例。其中一般反应占93.35%,异常反应占4.74%;治愈或好转的病例占93.96%;发生在婴儿的占69.05%;不良反应发生在接种后≤1天的占75.78%。辽宁省2009~2013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为4.49/100万剂~9.14/100万剂。结论辽宁省2009~2013年AEFIIMS运转质量逐年提高。主要为预后较好的一般反应;常发生在1岁儿童;接种后≤1天;为监测重点。各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低于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分析2011-2013年台州地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按报告日期,收集台州市2011-2013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全市共报告532例AEFI病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6.69/10万,一般反应估算发生率为4.83/10万,异常反应估算发生率为1.56/10万。一般反应以发热为主(75.2%),其次为红肿(43.49%)、硬结(17.19%);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58.06%)。AEFI年龄≤1岁儿童为主,发生时间绝大多数在接种后0~1 d,AEFI发生报告率在10/10万以上的疫苗有7价肺炎、23价肺炎、乙脑灭活、流脑A+C结合、白破、HIB、麻风、水痘、无细胞百白破9种疫苗。结论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服务质量良好。但个别疫苗的异常反应,需进一步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09—2013年辽宁省鞍山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为改善AEFI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鞍山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鞍山市2009—2013年共报告AEFI 250例,其中一般反应232例(占92.80%),异常反应12例(占4.80%),偶合症6例(占2.40%);AEFI报告发生率为8.78/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42/10万剂;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36:1,0~1岁儿童占80.0%;报告例数位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百白破、麻风、白破疫苗,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麻风、白破、百白破疫苗;84.4%的AEFI发生在接种疫苗后0~1 d;97.2%的AEFI治愈或好转,6%的AEFI住院治疗。结论 AEFI主要发生于小年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后0~1d内,以一般反应为主,鞍山市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省乙型肝炎疫苗(HepB)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HepB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江苏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江苏省2007-2013年报告的HepB接种数据和AEFI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07-2013年共报告HepB AEFI 3 576例,报告发生率164.09/100万剂;年龄分布以1岁组为主,占80.96%;男女比为1.29∶1;主要报告月份为5-8月。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44.68/100万剂,异常反应为17.39/100万剂,严重异常反应为0.60/100万剂。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性皮疹为多见,发生率分别为137.85/100万剂、15.10/100万剂。结论 HepB具有较好的预防接种安全性,不良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性皮疹为主,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江苏省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可为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3年8月21日报告的2012年发生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国2012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105 519例个案,比2011年增加了38.80%。中国共有2824个县(区、市、旗,下同)有数据报告,占总县数的91.21%;48h内报告率为98.48%;在10 291例需要调查的AEFI中,48h内调查率为99.14%。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39∶1;≤1岁占74.10%。根据中国2012年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疫苗接种剂次估算,AEFI总发生率为21.71/10万剂,严重AEFI估算发生率为0.18/10万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发生率为1.62/10万剂,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发生率为0.11/10万剂。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接种后≤1d。在所有AEFI中,治愈和好转的占99.03%,死亡96例,其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0例。结论中国AEFI监测的敏感性有较大提高,但西部地区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仍是薄弱地区;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1d;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江苏省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BCG预防接种安全性和监测处置情况,探讨BCG AEFI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江苏省2008—2013年报告的接种BCG数据及接种后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江苏省共报告接种后AEFI 713例,报告发生率为132.04/100万剂,其中不良反应698例,报告发生率为129.26/100万剂。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378例,报告发生率为70.00/100万剂;异常反应320例,报告发生率,为59.26/100万剂。报告最多的异常反应为BCG淋巴结炎,共159例,报告发生率为29.44/100万剂。严重异常反应中,全身播散性BCG感染报告3例,报告发生率为0.56/100万剂。BCG接种事故以接种部位错误、误种其他疫苗和接种过量为主,经过相应的对症处理,都能得到改善和恢复。结论 BCG安全性尚可,BCG淋巴结炎、全身播散性BCG感染等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均低于预期水平。应继续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接种人员接种技术及BCG AEFI监测敏感性;增强调查和诊断异常反应的能力,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减少严重病例的发生。依据原因对症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BCGAEFI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服务规范化程度。方法收集温州市瓯海区2008—2013年AEFI个案数据和接种记录,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相关指标。结果瓯海区共报告AEFI 236例,报告发生率为7.62/10万剂,其中联合免疫AEFI报告发生率为8.76/10万剂;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36/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91/10万剂。236例AEFI中,有221例(占93.64%)的反应时间见于接种后≤1 d。在221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47.03%;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居前三位的是7价肺炎疫苗(115.85/10万剂)、麻风疫苗(30.08/10万剂)和甲型流感疫苗(13.07/10万剂)。结论瓯海区AEFI监测敏感性逐步提高,被监测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0~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BCG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AEFI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EFIIMS)收集徐汇区2010~2013年报告的BCG接种后AEFI个案数据,通过徐汇区预防接种报表收集接种剂次。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徐汇区共报告接种BCG后AEFI 27例,报告发生率为3.63/万剂次,其中BCG淋巴结炎26例(96.30%),报告发生率为3.50/万剂次。冬春季接种BCG后发生AEFI报告发生率高于夏秋季,不同接种单位报告发生率介于1.01/万剂次~5.98/万剂次,两家BCG生产企业报告发生率分别为3.79/万剂次和2.94/万剂次。BCG AEFI医疗费用支出人均为8 942.4元。结论徐汇区BCG淋巴结炎报告发生率在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发生率范围之内,整体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评价河北省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 OPV)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河北省2016年5—12月接种b OPV报告的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55.97/100万;2015年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二倍体)(t OPV)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为88.29/100万,反应类型均以一般反应为主,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1岁和第1接种剂次。经统计学分析,接种b OPV 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高于t OPV,其单独接种时发生AEFI的构成比较高,2种疫苗发生AEFI的月龄、剂次和发生时间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北省所用b OPV的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高于国家关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报告发生率,应继续加强AEFI监测,不断完善b OPV的安全性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各接种单位逐级上报2017-2018年口服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PV)的接种剂次数,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bOPV和IPV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统计分析AEFI报告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7-2018年江西脊灰疫苗AEFI报告434例,发生率为9.69/10万剂次,bOPV、IPV分别为5.85/10万剂次、21.52/10万剂次。AEFI报告例数为男童多于女童,以0岁组儿童为主,一般反应为主,主要发生在接种后48小时以内。异常反应病例的临床诊断主要为过敏性皮疹。bOPV接种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报告发生率为0.09/10万剂次。结论 江西省脊灰疫苗安全性在可接受范围,需进一步防范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发生,并建议国家尽快制定2剂IPV加2剂bOPV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南昌市使用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南昌市 2010 - 2015 年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到的与接种百白破疫苗有关的 AEFI(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数据。结果 南昌市 2010 - 2015年共报告与接种百白破疫苗有关的 AEFI 病例 275例,报告发生率为15.90/10 万,男女性别比为 2.31∶1,多发生在第4剂次和接种后≤1 d。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233例,报告发生率为 15.90/10 万,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40例,报告发生率为 2.31/10 万,过敏性皮疹最多,有 24例,报告发生率为 1.39/10万。结论 南昌市使用的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疫苗安全性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敏感性。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龙岩市2011—2013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结果2011—2013年,全市共接种DTaP 543 901人剂次,报告AEFI共177例,总发生率32.54/10万剂次,发生率随接种剂次的增加而增加。男、女性别比为1.7∶1,0~1岁组占93.8%。一般反应发生率29.97/10万剂次,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2.39?10万剂次,以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为主;偶合症发生率0.18/10万剂次。发生时间主要在接种后1d(91.0%)内。第4剂次AEFI发生率高于第1、2、3剂次。结论 DTaP的安全性良好,2岁以下儿童和接种1d内是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国2010-2012年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上市(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VarV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3年4月18日报告的2010~2012年VarV发生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2010~2012年接种VarV发生的AEFI个案4329例,根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VarV接种剂次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9.16/10万剂。其中严重AEFI 101例,估算报告发生率为0.45/10万剂。不良反应4138例,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8.31/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15.16/10万剂,异常反应3.15/10万剂。所有AEFI中,男、女性别比为1.37∶1;主要集中在≤3岁儿童和首剂接种后。在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局部红肿和局部硬结,异常反应的诊断主要为过敏性皮疹。不良反应集中在接种后≤1d。所有严重异常反应均治愈和好转。结论 VarV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与其他国家类似,但仍需关注预防接种后急性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甲流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分布特征,评价疫苗接种安全性.方法 对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网络报告系统中福建省2008-2011年监测个案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结果 福建省共接种约418万人份甲流疫苗,报告168例AEFI,报告发生率40.16/100万,病例10~19岁组多于其他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86.3%的病例发生在接种后1d内,临床症状以发热多见;与接种有关的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发生率26.53/100万,异常反应发生率5.98/100万,主要为过敏反应,绝大部分预后良好.结论 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AEFI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田东县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特征,评价卡介苗(BCG)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广西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5年接种后BCG AEFI个案和BCG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5年田东县共报告接种卡介苗后AEFI 15例,报告发生率为306.15/100万剂,其中不良反应15例,均属异常反应.报告最多的异常反应为BCG淋巴结炎,共14例(占93.33%),报告发生率为285.74/100万剂;部分批号BCG异常反应存在聚集性,以BCG淋巴结炎为主.结论 BCG安全性尚可,田东县BCG淋巴结炎反应报告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继续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接种人员接种技术及BCG AEFI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王明衡 《现代预防医学》2014,(10):1891-1894
目的分析海口市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BCG的安全性和监测情况。方法通过以往疑似异常反应报告登记信息和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3-2012年报告的接种BCG剂次数及接种后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共报告接种BCG后AEFI 83例,报告发生率为313.15/100万剂,其中不良反应78例,报告发生率为294.29/100万剂。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4例,报告发生率为15.09/100万剂;异常反应74例,报告发生率为279.19/100万剂。报告最多的异常反应为BCG淋巴结炎,共72例,报告发生率为271.6/100万剂。1例BCG接种事故主要是接种剂量过大。结论 BCG安全性尚可,海口市BCG淋巴结炎高于我国监测报告水平。应继续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接种人员接种技术,规范预防接种操作;增强BCG AEFI监测敏感性和AEFI的调查诊断,减少AEFI的发生和相关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6):490-492
为了解武汉市江汉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ation,AEFI)发生的相关特征,评价监测质量、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将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武汉市江汉区监测报告的2012-2013年发生的AEFI个案数据导出,使用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3年,武汉市江汉区报告AEFI监测病例85例,其中2012年报告27例,2013年报告58例;48h内报告率、48h内调查率、3d内调查表报告率2013年达到100.00%;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生年龄集中于≤1岁儿童;5~8月份报告例数占55.29%(47例);56.47%(48例)的AEFI病例发生于疫苗接种第一剂次后;82.35%(70例)的AEFI病例发生在接种后≤1d;97.65%(83例)的AEFI病例归类于不良反应,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34.66/10万剂,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57/10万剂。江汉区AEFI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监测质量逐年提高;AEFI常发生于≤1岁儿童、5~8月份、疫苗接种第一剂次后和接种后≤1d;疫苗的安全性在预期范围内,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