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血中半胱氨酰白三烯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 (Cys L Ts)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86例 ,正常健康儿童 30例 ,做病原学确诊 ,检查其血清中 Cys L Ts的水平。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 Cys L T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不同病毒组之间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 Cys L T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 Cys L Ts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 Cys L Ts在毛支炎发病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是一类重要的缩气管物质和炎性介质,包括白三烯C4、D4和E4.细胞膜上一种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CysLTs信号的转导,这种受体依据其是否能被抑制剂拮抗而分为两类:CysLT 1类受体(CysLT1)和CysLT 2类受体(CysLT2).CysLT1和CysLT2的基因克隆已经完成,这有利于我们致力于CysLT受体表达调节方面的研究以及探寻CysLTs在病理和生理情况下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46例大肠癌、32例癌旁组织、15例腺瘤性息肉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CysLT1R的表达水平.结果 CysLT1R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腺瘤性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9%,40.62%,40.0%,癌组织中CysLT1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腺瘤性息肉组织(P<0.05).大肠癌组织中CysLT1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均P <0.05).结论 CysLT1R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CysLT1R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teinyl leukotrienere ceptor,CysLTR)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各15例,正常皮肤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细胞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上调(P〈0.05),而在Bowen病及脂溢性角化病与正常皮肤近似(P〉0.05)。半胱氨酰白三烯两型受体在同一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高表达可能在表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是哮喘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白三烯(LTs)是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酶代谢途径形成的代谢产物,包括LTC4、LTD4和LTE4,具有众多的生物学活性,通过特异的细胞表面受体发挥作用.LTs促使炎症细胞在气道的聚集,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增加气道高反应性,促进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揭示cys-LTs在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肺散寒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温肺散寒法治疗组(43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而温肺散寒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温肺定喘方。于治疗前和治疗7d后检测血CysLTs水平,并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前,毛细支气管炎各组血CysLT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温肺散寒法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常规治疗组为早,同时血CysLTs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常规治疗组患儿血CysLTs水平仍高于正常组。[结论]温肺散寒法组能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CysLTs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抗炎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缩短病程,对疾病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三烯及其受体与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是哮喘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白三烯(LTs)是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酶代谢途径形成的代谢产物,包括LTC4、LTD4和LTE4,具有众多的生物学活性,通过特异的细胞表面受体发挥作用.LTs促使炎症细胞在气道的聚集,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增加气道高反应性,促进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揭示cys-LTs在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哮喘)以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的一般临床及肺功能特征.方法 纳入哮喘患者138例(哮喘组)、COPD患者186例(COPD组)及ACOS患者49例(ACOS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及基础肺功能指标.其中哮喘组95例、COPD组47例、ACOS组32例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规范治疗,评估ICS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结果 (1)ACOS组、COPD组患者均以≥40岁、男性患者为主,年龄及男性比例均高于哮喘组(P<0.05);COPD组和ACOS组吸烟患者比例相近(P>0.05),且均高于哮喘组(P<0.05).(2)哮喘组、COPD组、ACOS组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均依次降低(P<0.05),ACOS组、COPD组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CV%)、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均低于哮喘组(P<0.05).(3)经ICS治疗后,哮喘组FEV1%、PEF%、FEV1/FVC均较前升高(P<0.05),ACOS组FEV1%、PEF%均较前升高(P<0.05),但COPD组中,ICS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OS患者与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相似,但ACOS患者肺功能兼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哮喘的特点,经ICS治疗后ACOS和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细胞白三烯受体-1(CysLTR1)基因Micro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7例(哮喘发作组)、支气管哮喘诊断明确且临床症状完全缓解3个月以上患者15例(哮喘缓解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细胞CysLTR1基因MicroRNA的表达,并比较分析3组检测结果。结果CysLTR1基因MicroRNA在正常对照人群和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哮喘发作组、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CysLTR1/GAPDH分别为2.4059±0.1983、2.1800±0.2210和1.2300±0.117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CysLTR1基因MicroRN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均P<0.05);哮喘发作组与哮喘缓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CysLTR1基因MicroRNA高表达可能与哮喘发生或急性发作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COS患者40例(ACOS组),另外,选择同期住院的单纯COPD患者30例(COPD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予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等治疗,疗程为4周。检测ACOS组、COPD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血浆Fbg、肺功能,分析Fbg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OPD组、ACOS组患者Fbg水平明显降低(COPD组:t=5.183,P=0.000;ACOS组:t=4.262,P=0.005),PEF、FEV_1、FEV_1/pred均明显升高(COPD组:t=2.234、5.911、6.176,P=0.034、0.000、0.000;ACOS组:t=3.222、5.134、4.392,P=0.010、0.000、0.004);ACOS组Fbg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COPD组(t=4.283、3.137、3.014、3.272,P=0.002、0.012、0.023、0.010)。与ACOS加重亚组比较,缓解亚组治疗后Fbg水平明显降低,各肺功能指标均升高(t=5.404、3.984、4.026、4.368,P=0.000、0.017、0.013、0.00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OPD组、ACOS组各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COPD组PaCO_2、PaO_2、SaO_2明显优于AC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03、3.310、4.492,P=0.000、0.032、0.000)。治疗前,COPD组、ACOS组患者Fbg水平与PEF、FEV_1、FEV_1/pred呈显著负相关(COPD组:r=-0.508、-0.574、-0.601,P=0.017、0.012、0.009;ACOS组:r=-0.529、-0.578、-0.621,P=0.019、0.010、0.007);治疗后,ACOS组Fbg水平与PEF、FEV_1、FEV_1/pred仍呈显著负相关(r=-0.531、-0.543、-0.564,P=0.020、0.021、0.011)。结论ACOS较CODP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栓前状态,血浆Fbg水平检测有助于ACOS的早期诊断和指导后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了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68例,COPD患者按肺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另取本院保健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COPD急性发作治疗前和治疗后hs-CRP分别为(16.42±5.43)和(9.61±2.33)μ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1.24)μg/mL(P<0.01),hs-CRP在COPD急性发作治疗前也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Ⅰ、Ⅱ、Ⅲ和Ⅳ级肺功能损伤COPD患者hs-CRP分别为(8.14±2.52)、(10.16±3.31)、(17.55±4.81)和(22.84±5.72)μg/mL,各组之间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存在hs-CRP表达水平的升高,hs-CRP检测可以用于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病情的监控。  相似文献   

14.
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白三烯 (LT)与运动性哮喘 (EIA)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2例EIA患者与 10例正常对照组运动前和运动后 2h尿液中LTE4浓度。并对 12例EIA患者给予白三烯受体 (LTR)拮抗剂治疗。观察下述指标 :(1)用药前后运动后 1h内 1秒种用力呼气容积 (FEV1)下降与时间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0 60min;(2 )用药前后运动后FEV1恢复至运动前FEV1± 5 %所需时间 ;(3)用药前后运动后FEV1下降的最大程度。结果 EIA组运动后尿液中LTE4浓度明显高于运动前 ,P <0 0 1,运动前与运动后 2hEIA组尿液中LTE4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12例EIA患者服用LTR拮抗剂扎鲁司特后 ,运动后 1h内FEV1下降与时间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0 60min、运动后FEV1恢复至运动前时间、运动后FEV1下降的最大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均明显减轻。结论 EIA患者运动后尿液中LTE4浓度明显升高 ,LTR拮抗剂能减轻EIA的程度。提示LT在EIA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片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三联法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ACO)患者中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ACO病例,依据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三联组3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片,三联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片及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其最终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结果 与观察组、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三联组哮喘控制测试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评分更好(P<0.01);各项肺功能指标更高(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及卡介菌多糖核酸三联治疗ACO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与全血胆碱酯酶的关系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5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IL-1620血气分析仪测定全血胆碱酯酶的水平。结果COPD患者bl—ChE各临床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0,P=0.011);两两比较,COPDII、III、IV级的bl-Ch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e—ChE各临床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28,P=0.042);两两比较,COPDIII、IV级的e—ChE低于对照组(P〈0.05)。p-ChE各临床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62,P=0.563)。COPDII、III、IV级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升高。结论全血胆碱酯酶可作为评价老年COPD的有效指标,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240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张琼 《河北医学》2006,12(10):969-97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 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h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h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34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病情加重,家属不同意气管插管而死亡。6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死亡,4例成功撤机好转出院。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峰流量 (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呼气流量 )在吸烟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不同程度吸烟者 116例 ,缓解期 COPD患者 90例〔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 4 3例 ,肺气肿 47例〕及缓解期肺心病患者 31例的 F- V曲线。选用的指标为 FVC、PEF、·V75、·V50 、·V2 5。结果 吸烟者和慢支患者 PEF实 /预 (% ) >84% ,属于正常范围 ;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 PEF实 /预 (% )分别为44 %和 32 % ,随病情加重而依次下降。·V75%PEF% (% )在吸烟者和慢支患者为 87.7%~ 89.7% ,居正常范围 ;而在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分别为 70 .7%和 41.9% ,随病情加重而依次下降。结论  PEF%和·V75%PEF% (% )下降的程度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祚明  海镇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7):2650-2651,2654
目的 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重度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重度哮喘病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辅助通气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效果。结果 应用BiPAP辅助通气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有明显好转改善。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重度哮喘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