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在患儿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评估家庭的需要、满足家属对信息的需求,家属探视时做好沟通工作及健康教育,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 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了满意度,未发生护理纠纷.结论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使患儿获得更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护理中实施家庭参与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医院传统护理方法全部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观察组除了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外,同时实施了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护理中提高了疗效,增进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朋 《吉林医学》2009,30(4):332-33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cure)向强调“关怀照顾”(care)转化。为此,在生理-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概念。2003年11月在曼谷举行的首届亚洲儿科护理学术会和2004年8月在墨西哥举行的第3届国际儿科护理学术会上,FCC均是重要的讨论议题。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包括8个核心概念:尊重、支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及力量,都是儿童照顾上不可缺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浅谈老年骨折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提高,迫使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服务领域由以医院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家庭、个体为主的预防保健。护理工作如何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本文结合5例老年骨折康复期的家庭护理,谈谈笔者的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者,均居住医院附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不能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5岁,胫腓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3例,实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院就诊并住院的患儿9675例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1—12月住院患儿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2016年1—12月的住院患儿为实验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在液体外渗、跌倒坠床和烫伤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传统的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液体外渗、跌倒、坠床以及烫伤四种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发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要低于传统模式(P<0.05),在使用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不同性别患儿发生4种不良事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家长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其对医护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相对更高(x2=80.304,P<0.001).结论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尤其对低年龄段儿童加强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际  赵娟  潘传波 《重庆医学》2005,34(6):932-93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cure)向强调"关怀照顾"(care)转化.为此,在"生理-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以护理观念、护士角色转换为前提,适应病人尤其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在疾病护理和人类健康促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以FCC为关键词的医学文献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护理杂志和临床杂志中,它已经成为护理界备受重视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产科护理模式.方法 在产科护理过程中贯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产妇在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 总结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理念服务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产科护理服务理念逐渐由以往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模式转变为“以孕妇为中心、以家庭为主体”的模式[1];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不仅可以满足孕妇诸多基本需求,同时还是重要的教育和社会化场所,能有效满足孕产妇心理及生理需求[2]。本研究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运用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以入住产科温馨病房220例产妇为实验组,贯穿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开展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与目标健康教育。以入住普通产科病房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产科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自然分娩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家庭化的产科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满足母婴照顾需求的高质量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田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80-1982,1990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住院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房普通护理;研究组则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观察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QLQ-C30各维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干预后,研究组QLQ-C30中功能领域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症状领域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结果: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也增加(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促进了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增加了产妇乳汁分泌量,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在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接收的产褥期产妇68例,依照患者临床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在产褥期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抑郁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380例在开封市儿童医院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190例)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组(190例)。制定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常规护理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护理质量、患儿家庭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另外,家庭参与的护理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符合儿童护理的特点,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中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儿科护理工作及对患儿家长的影响。方法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为患儿营造温馨的家庭式的就医环境,为家长提供信息支持及健康指导。结果提升了儿科护理服务内涵,密切了护患关系,使90%以上的家长在婴幼儿喂养、护理技能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家长从服从、配合治疗到共同参与型治疗,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家长育儿能力,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营造了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收治的86例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74%和95.3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肺炎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环境的调节,强调护患关系的和谐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心理护理在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该院儿科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功能护理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其优势明显,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家属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内涵上秉承了整体护理的概念,护理人员综合考虑新生儿生理的、心理的、社会和精神各方面的状态和相互关系,通过其父母的全程参与照护新生儿,使新生儿各方面都能到达完善的状态。该模式可提高父母的育儿知识,促使父母的情绪和育儿行为改善,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我们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为理论基础,以营养供给、信息刺激、亲子交流为主要干预内容,观察干预措施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淅川县中医院收治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哮喘再发作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产科护理服务理念逐渐由过去的传统模式的"以疾病为中心"转换为"孕妇为中心、家庭为主体"的模式;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不仅仅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同时也是很多孕妇很重要的教育和社会化的场所,能有效满足产妇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在本文研究中,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下文将详细对其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