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引流方法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进行腋窝、胸骨旁双负压引流,同时采用“一对一”心理干预模式;对照组56例采用一次性引流袋进行腋窝、胸骨旁双正压引流,同时实施传统常规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进行双负压引流和“一对一”心理干预,可缩短置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病人应用德国进口的"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术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4%(P0.05);观察组病人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确保了引流的通畅、彻底和持续性,保证伤口稳定性好,切口贴合,形成内固定,可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术后创口无需加压包扎,减少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了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09年3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采用单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引流瓶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器吸引引流法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有效的引流方法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普通引流球引流,实验组术后采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瓶吸引。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引流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引流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或P<0.01)。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应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瓶吸引,可保证充分有效地引流,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好。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引流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09年3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采用单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引流瓶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器吸引引流法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王厚玲  夏令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32-113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负压吸引适宜值。方法:随机将7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用JY31型胃肠减压吸引器,负压值12kPa,负压吸引瓶容量为2500ml;对照组按常规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缩短了置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12kPa的负压吸引值是适宜的乳腺癌术后负压吸引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根治术后积液原因及防治探讨(附42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皮下积液,是乳腺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影响患者术后化疗和放射治疗。对于伤口皮下积液的预防一直采用高负压丫型双管引流方法。自2001-2005年本院改用低负压单管引流的方法,采用一次性使用硅橡胶引流球加腋窝淋巴管结扎术。并与原高负压引流装置方法相比较,对428例患者术后伤口皮下积液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引起积液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rа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5例在我科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2例)选择持续电动负压吸引引流,实验组(93例)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两组术后总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总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9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采用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行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并观察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和伤口愈合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4.9±2.5)d和(16.8±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伤口进行负压引流,能使手术创面充分引流,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采用不同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例应用简易负压引流瓶进行腋窝、胸骨旁双负压引流,不用加压包扎;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的皮瓣加压包扎加腋窝负压引流,对两组术后负压引流的引流量及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前3d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皮瓣坏死、皮瓣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简易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法,比加压包扎单管引流法引流更充分,可明显降低皮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及冲洗引流技术与一次性负压引流球负压吸引在皮瓣移植术后应用的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方便性抽样抽取泰兴市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皮瓣移植术后患者84例,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引流,对两组的堵管、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切口延迟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除发生1例皮下积液外,无堵管、皮瓣坏死以及切口延迟的发生;对照组发生堵管6例、皮下积液7例、皮瓣坏死5例、切口延迟愈合8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皮瓣移植术后采用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可有效防止堵管、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减少切口延迟愈合的发生,有利于皮瓣的顺利成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不同导尿管管理方法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采用低压潮式引流+间断放尿的导尿管管理方法,对照组仅给予间断放尿的导尿管管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拔出导尿管后膀胱功能恢复成功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二次置管率及泌尿系统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压潮式引流+间断放尿的导尿管管理方法,能起到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的作用,可缩减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提高首次拔出导尿管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成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低负压吸引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肺叶切除术的86例患者,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组,单号为对照组41例,双号为负压吸引组45例。对照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三腔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以下简称胸腔引流瓶)进行引流,未进行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除连接胸腔引流瓶外,患者术后回病房时立即在胸腔引流瓶的调压阀上连接中心负压持续吸引,压力设定为-5~-10 cmH2O(1 cmH2O=0.098 kPa)。观察比较两组24 h肺复张率、气体消失的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负压吸引组24 h肺复张率高于对照组(P<0.01);气体消失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后采用低负压持续吸引能促进患者肺复张,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中应严密观察压力的大小,避免压力波动影响吸引的效果和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泡沫敷料联合芦荟凝胶在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骶尾部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镜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摆放体位前骶尾部采用泡沫敷料,实验组摆放体位前在骶尾部涂抹芦荟凝胶后贴泡沫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皮肤压红面积及术后压红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皮肤压红面积的分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压红消退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直肠癌患者的骶尾部涂抹芦荟凝胶后贴泡沫敷料进行皮肤保护,术毕压红消退时间明显加快,是一种有效预防手术患者骶尾部压疮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肺复张不满意的气胸患者11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两只单腔胸腔闭式引流瓶与一条一次性膀胱冲洗管改装组合成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胸腔引流贮液瓶行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复张例数、肺复张时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支出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效果与商家出售的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效果同等,但其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使用中心负压持续引流联合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结果治疗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心负压持续吸引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对比分析,探讨术毕即刻持续壁负压吸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三组:试验A组40例患者双管引流,术毕即刻外接壁负压持续吸引,24h后改为每2 h一次(q2 h)间断壁负压吸引;试验B组40例患者双管引流,术毕24h后外接壁负压q2h间断吸引;对照C组40例患者双管引流,术毕外接普通负压鼓引流,比较三组对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影响.结果 三种不同术后引流方式对皮下积液发生率(x2=12.834,P<0.05)、置管天数(x2=14.064,P<0.05)及皮下积液累及范围(x2=12.468,P<0.05)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术毕即刻持续壁负压吸引组(A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积液发生率降低(x2=12.624,P<0.05),置管天数缩短(x2=11.665,P<0.05),积液累及范围减小(x2=11.25,P<0.05);与间断壁负压吸引组(B组)比较,积液发生率降低(x2 =4.114,P<0.05),置管天数(x2=1.127,P>0.05)及积液累及范围(x2=2.222,P>0.05)统计学差异不明显.结论 术毕即刻持续壁负压吸引较间断壁负压吸引及传统吸引方式更好的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临床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对胸腔积液进行穿刺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健康实验用猪16只,建立胸腔积液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8):采用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对照组(n=8):采用普通胸腔穿刺包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对两组实验动物的胸腔穿刺引流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胸腔穿刺引流过程中出现1例气胸,实验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实验组的胸腔穿刺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发乳腺癌置入PICC化疗并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化疗输液途径不同将11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置入PICC进行化疗并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穿刺化疗并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对化疗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化疗不良反应认知与应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对化疗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化疗不良反应认知与应对、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乳腺癌患者置入PICC化疗并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其化疗依从性,保证化疗顺利完成,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