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良  杨杰 《中医杂志》2011,52(13):1084-1086
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伤寒论》六经辨治中脉症合参的思想和经验。张仲景不但脉症合参辨病位和病性,而且脉症合参测病情轻重和病势预后,此外,《伤寒论》尚寓有多方面的辨证深义,蕴涵着极高的中医学思辩水平和成就,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疫病理论可见于《伤寒论·伤寒例》《伤寒论·辨脉法》及《温热经纬·仲景疫病篇》。宋代以前诸多医家从时行寒疫的角度归纳了张仲景疫病六经传变的思想。明清时期温病学家王孟英从"疫邪夹杂,清浊不分,三焦相溷"角度提出张仲景疫病理论的三焦传变。挖掘张仲景疫病理论,从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角度浅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病机、方证治法的认识,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辨治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经典著作。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倡导的辨证论治的原则 ,主要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脉证合参的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这些辨治原则至今仍指导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的诊疗实践。1 辨六经融八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伤寒论》中 ,张仲景首先确立六经之为“病” (提纲证 ) ,然后在六“病”的前提下 ,再进行具体的辨证论治。为此 ,有人建议将“六经”改称“六病”。六病皆有自己的因、机、证、治 ,如太阳病 ,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以《伤寒论》条文为例,通过对脉证合参辨六经病机、脉证合参辨寒热真假、脉证合参指导治法的选择,判断疾病的传变、转归、预后.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脉证合参辨证思想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保胃气”思想贯穿中医疾病治疗的始终.源于《内经》,在《伤寒论》得到运用和发展.“保胃气”不仅指胃腑的功能,也包括脾的作用,又泛指人的后天元气.辨别胃气的盛衰可判断病机之进退、预后之吉凶.《伤寒论》中从凭脉辨证、六经传变、诊断预后、治法用药以及煎药调护等方面,皆体现“保胃气”的思想,并渗透到心血管、脾胃病、肺病、内科杂病、癌症、儿科疾病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脉证”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指通过脉象判断疾病证侯、确立治法的思维方法,是仲景辨证施治的特色之一。《伤寒杂病论》对此论述颇详,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各篇均冠以“某某病脉证并治”,且原文中通过脉象阐释病证者,《伤寒论》398条原文中有148条,《金匮要略》414条原文中有141条。由此可知,通过脉诊确定病因病机的辨证思维方法在仲景辨证体系中极其重要。现就《伤寒杂病论》中“脉证思维”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罗迪  曾丽娟 《光明中医》2010,25(2):188-189
《伤寒论》中,胸满是疾病六经传变中的一个较常见病症,本文通过分析胸满症的病机及其治法,初步揭示出张仲景对胸满症辨治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3):497-499
张仲景博古采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据外感病邪与人体阳气强弱的相互关系,归纳了外感病的病变规律,著出外感病专著《伤寒论》。《伤寒论》从临床表现结合患者体质、邪气性质,以及正治、失治和误治所致的转归和传变[1]将外感病分为六个阶段,即三阳病和三阴病,现称六经病,以传变阐示其间的纵向关系,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阐示其横向联系。张仲景以"证—方"[2]模式为书写体例,从脉症的角度对证候、病机、治疗、传变、预后五方面进行论述,勾勒出了六经辨证体系的诊疗框架。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有机构成形式[3],《伤寒论》是中医史上现存最早的从诊断与治疗两方面对一类疾病进行临证框架构建的书籍。文章遵《伤寒论》六经证治398条探讨其外感病诊疗框架。  相似文献   

9.
尹绍峰  胡广芹 《中医杂志》2012,53(11):909-911
《伤寒论》脉诊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与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张仲景学术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伤寒论》的脉诊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归纳总结了张仲景脉学的应用法则,分为凭脉辨阴阳,凭脉言病机测病因,凭脉推病史及预后,凭脉定病位和病情、脉、方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乔模  乔欣 《山西中医》2011,27(12):1-3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是杂病的基本辨证体系和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中辨证论治方法运用的比较研究,显示运用六经辨证方法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共涉及全书14种疾病,约占《金匮要略》一书所论疾病的35%,计有28证次。由此可见,张仲景早已把六经辨证广泛地运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突显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其原书《伤寒杂病论》的基本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似是其辨治杂病的变通或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黄小艳  孟得静 《河南中医》2010,30(11):1044-1045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针对外感、内伤痛复杂的病因病机采取不同的辨证治法。《伤寒论》中虚实共存的汤证条文可归纳为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讧、虚实夹杂证、虚实真假证四方面,只有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虚逆,随证治之”,方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中很多"不存在症"如不恶寒、不发热、不渴等是张仲景辨别病证和治疗用药的重要依据,是张仲景"平脉辨证"和"谨守病机"思想的主要体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辨证内容和极高的思辨水平。"不存在症"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独特的思路,理解"不存在症"的意义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张仲景方证,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和临床疗效,故从辨病辨证、鉴别诊断、遣方用药3个方面阐述了"不存在症"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伤寒论》中脉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4个主要特点:①以脉统证,分述六经病证特点;②细审脉象,详论病势进退及六经传变规律;③别脉阴阳,确定疾病性质;④三部合参,判断病位所在。脉诊在辨证治疗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仲景正是在平脉的基础上进行辨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治则治法,施以方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有效指导着中医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气口的定位以及人迎气口脉法诊断六经病的规律。方法:文献分析法结合临床实际。结果:笔者认同《脉经》的观点,人迎气口脉法中的人迎脉应位于左关前一分,而气口脉位于右关前一分。并且人迎气口脉法可以与《伤寒论》六经辨证相结合,对《伤寒论》六经病主要条文进行重新解读有重要意义。结论:人迎气口脉法对于《伤寒论》六经病的诊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可概括为“六经为纲,八纲为辨”其实已融合了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为一体,因此其辨治疾病的方法对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都起着典范的作用。《伤寒论》对胃肠病的病因病机、主要脉证、遣方用药等方面匠心独运,对后世胃肠病的辨治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论》的胃肠病,大致可有呕吐、下利或不大便、腹满腹痛、心下痞或心下痛等症候,本文仅就其病因辨证方面的内外病因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整部《伤寒论》之中,其中对六经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叙述精当,上承《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思想与阴阳学说理论,并更有阐述及发挥,在六经病向愈时刻,即"欲解时"的探讨对临床上预测疾病转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创六经辨证,并制定了一整套理法方药完备、脉因证治结合的辨证论治原则。其选方用药颇有特点,一药多用,一方多用,剂量配法略有变化,则治疗疾病相左。笔者有感于此,就《伤寒论》妙用桂枝进行探讨分析,以图从中找出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伤寒论》有关脉学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总结张仲景以脉判断病位的经验。文章指出张仲景非常重视脉诊价值,且擅长以脉论机,判析病证的诸多信息,如定位、定性、定量和定势等。其中尤其擅于以脉判断病证部位,包括以脉判断表里病位,以脉判断上下病位,以脉进行六经与脏腑定位,以及运用趺阳脉和少阴脉判断病位等。这些理论对于临床辨证定位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对于《伤寒论》脉学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使药至病所而提高疗效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指出《伤寒论》中对于阴性脉症的辨析是其病机分析中颇具特色的方面。其包括根据阴性脉症进行鉴别诊断;根据阴性脉症判断病因、病证名称、病患体质、病证部位、性质和程度、是否传变、预判症状,以及根据小便利否进行水血、发黄病机推论等方面。文章对《伤寒论》中阴性脉症辨治思想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辨证察机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