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方  朱俐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8-30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与低氧预适应对氧葡-萄糖剥夺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分析该影响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南通大学航海医学研究所完成。①选用新生1d的ICR小鼠15只,雌雄不拘。②传3代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将培养基换成无糖DMEM培养,加入银杏内酯B,置入体积分数0.95空气+体积分数0.05CO2培养箱24h后,进行氧-葡萄糖剥夺实验,培养基换成无糖Hank溶液,置37℃体积分数0.0102+体积分数0.94N2+体积分数0.05CO2培养箱进行缺氧24h后,换成含150g/L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完全培养液在体积分数0,95空气+体积分数0.05CO2培养箱复氧24h。③低氧预适应0,5或3h,用原完全培养基培养24h后进行氧-葡萄糖剥夺实验。④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线粒体脱氢酶活性。免疫印迹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变化。⑤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结果:①氧-葡萄糖剥夺实验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氧-葡萄糖剥夺0.5或3h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增强;氧-葡萄糖剥夺24h后,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②银杏内酯B对氧-葡萄糖剥夺24h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预先给予120μmol/L银杏内酯B作用24h,再进行氧-葡萄糖剥夺24h,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银杏内酯B对缺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120μmol/L银杏内酯B预处理后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氧-葡萄糖剥夺24h后(P〈0.01)。⑧银杏内酯B(120μmol/L)对氧-葡萄糖剥夺24h后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经氧-葡萄糖剥夺0.5或3h或单纯用银杏内酯B处理后的比值明显高于未进行氧-葡萄糖剥夺者(P〈0.01);银杏内酯B预处理后再进行氧-葡萄糖剥夺24h表达明显高于氧-葡萄糖剥夺24h后(P〈0.05)。④低氧预适应对氧-葡萄糖剥夺24h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低氧预适应0.5和3h后再进行氧-葡萄糖剥夺24h,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低氧预适应0.5和3h对氧-葡萄糖剥夺24h后星形胶质细胞有保护作用(P〈0.01,0.05)。结论:银杏内酯B与低氧预适应对氧-葡萄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发生可能与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与低氧预适应对氧葡-萄糖剥夺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分析该影响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南通大学航海医学研究所完成。①选用新生1d的ICR小鼠15只,雌雄不拘。②传3代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将培养基换成无糖DMEM培养,加入银杏内酯B,置入体积分数0.95空气 体积分数0.05CO2培养箱24h后,进行氧-葡萄糖剥夺实验,培养基换成无糖Hank溶液,置37°C体积分数0.01O2 体积分数0.94N2 体积分数0.05CO2培养箱进行缺氧24h后,换成含150g/L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完全培养液在体积分数0.95空气 体积分数0.05CO2培养箱复氧24h。③低氧预适应0.5或3h,用原完全培养基培养24h后进行氧-葡萄糖剥夺实验。④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线粒体脱氢酶活性。免疫印迹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变化。⑤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结果:①氧-葡萄糖剥夺实验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氧-葡萄糖剥夺0.5或3h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增强;氧-葡萄糖剥夺24h后,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②银杏内酯B对氧-葡萄糖剥夺24h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预先给予120μmol/L银杏内酯B作用24h,再进行氧-葡萄糖剥夺24h,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银杏内酯B对缺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120μmol/L银杏内酯B预处理后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氧-葡萄糖剥夺24h后(P<0.01)。③银杏内酯B(120μmol/L)对氧-葡萄糖剥夺24h后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经氧-葡萄糖剥夺0.5或3h或单纯用银杏内酯B处理后的比值明显高于未进行氧-葡萄糖剥夺者(P<0.01);银杏内酯B预处理后再进行氧-葡萄糖剥夺24h表达明显高于氧-葡萄糖剥夺24h后(P<0.05)。④低氧预适应对氧-葡萄糖剥夺24h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低氧预适应0.5和3h后再进行氧-葡萄糖剥夺24h,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低氧预适应0.5和3h对氧-葡萄糖剥夺24h后星形胶质细胞有保护作用(P<0.01,0.05)。结论:银杏内酯B与低氧预适应对氧-葡萄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发生可能与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细胞凋亡及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灵芝组。吉姆萨染色法检测肝脏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转录(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细胞凋亡率和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灵芝组(P均〈0.05)。结论灵芝孢子粉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肝脏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减少糖尿病肝脏过度表达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抑肽酶对凝血酶所致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凝血酶组及抑肽酶干预组。24h后,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比较细胞损伤程度(OD值)。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不同抑肽酶浓度作用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后的凋亡细胞。结果抑肽酶干预组的OD值(0.67±0.11,0.78±0.07和0.80±0.13)高于凝血酶组的OD值(1.05±0.09)(P<0.05);抑肽酶干预组的LDH活力(154.31±10.74、101.38±13.59和92.72±11.92)明显低于凝血酶组的LDH活力(267.09±25.35)(P<0.05)。抑肽酶干预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数(13.20±1.52、9.10±1.20和4.80±0.89)明显低于凝血酶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数(26.10±1.82)(P<0.05)。结论抑肽酶可能是通过减轻凝血酶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并增加其活力、减轻其凋亡,对其实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七氟烷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后神经元细胞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 对N9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模型组细胞行氧糖剥夺-复氧复糖,七氟烷组细胞经七氟烷预处理后行氧糖剥夺-复氧复糖,对照组细胞不作处理.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吸光度(A)值,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NF-κB激活通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PAM)中NF -κB的活化路径 ,探讨ALI可能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ALI大鼠模型 ,伤后 8h处死动物分离、培养PAM ,用原位杂交 (ISH)技术、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 (EMS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观察PAM中IκB激酶 (IKK - β)激活、抑制蛋白 (IκB -α)降解、核因子 (NF) -κB核移位 (活化 )和上清液TNF -α的含量变化。结果 ALI大鼠PAM中IKK - βmRNA表达 (0 118± 0 0 2 6)、NF -κB活性 (0 85 7± 0 0 5 8)、TNF -α的含量 [(3 95 82±87 45 )ng/L]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 [分别为 (0 0 42± 0 0 0 5 )、(0 2 5 0± 0 0 12 )、(196 2 6± 2 5 98)ng/L](P均 <0 0 1) ;而I-κB水平(0 40 1± 0 0 19)较对照组 (0 685± 0 0 3 5 )比较则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IKK - β激活 /IκB降解 /NF -κB活化 /TNF -α合成的通路效应可能是ALI病理损害的重要机制。IKK - β在NF -κB转导通路介导的ALI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肝星形细胞中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对离体肝星形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中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化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与核转录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将7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共5组,并制备各组血清。采用SD大鼠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药物血清制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各组血清对肝星形细胞中NF—κB活化的影响,并经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HSC培养24,48,72h,模型组NF—κ表达的速率(NF—κB阳性染色A值分别为:217.36&;#177;29.02,429.23&;#177;25.48,627.31&;#177;37.68)与正常对照组(127.30&;#177;15.31,240.65&;#177;38.49,321.27&;#177;121.0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高、中剂量药物组NF—κB表达的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表明HSC培养24h,NF—κB即可在核内发生活化并表达;而复方鳖甲软肝方高、中剂量药物血清物均可有效抑制HSC中NF—κB的活化和表达。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能有效抑制HSC中NF—κB的活化和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溶液 (HES 2 0 0 /0 5 )对内毒素腹腔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 (LPS 6mg/kg)、LPS HES组 (HES 3 75、7 5、15、30mL/kg)及HES对照组 (30mL/kg)。分别于LPS注入后 4h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CINC)浓度 ,2h检测循环血单个核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B(NF -κB)水平。结果 大鼠内毒素感染时血浆TNF -α和CINC浓度及单个核细胞NF -κB活性明显上升 (P <0 0 5 )。 3 75和 7 5mL/kgHES能明显降低TNF -α和NF -κB水平 (P <0 0 5 ) ;3 75、7 5和 15mL/kgHES能明显降低CINC水平 (P <0 0 5 )。结论 较低剂量HES具有抑制内毒素腹腔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产生与其对NF -κB的抑制有关。HES对感染状态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κB在结肠炎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 (NF κB )活化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TNBS制作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TNBS损伤组 (T组 )、地塞米松治疗组 (D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NBS灌肠后 1、2、4、6周结肠黏膜NF κBp65及IκB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F κBp 65mRNA的表达。结果 :( 1)免疫组化 :T组大鼠结肠黏膜NF κBp65蛋白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 (P <0 0 1) ,IκBα表达较C组显著降低 (P <0 0 1) ;D组大鼠结膜黏膜NF κBp65蛋白表达较T组显著降低 (P<0 0 1) ,但显著高于C组 (P <0 0 1) ,IκBα表达较T组显著增高 (P <0 0 1) ,但显著低于C组 (P <0 0 1)。 ( 2 )原位杂交检测 :T组大鼠结肠黏膜NF κBp65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 (P <0 0 1) ;D组大鼠结肠黏膜NF κBp65mR NA表达显著高于C组 (P <0 0 1) ,但显著低于T组 (P <0 ,0 1)。结论 :NF κB活化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地塞米松可能部分地抑制NF κB的活化 ,从而减轻结肠黏膜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危重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 -κB(NF -κB)的活性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 (SOFA)评分的变化 ,探讨NF -κB对危重病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将入住ICU的 4 0例危重病患者分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和非MODS组 ,存活组和死亡组 ;选择健康体检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他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 -κB的活性 ,并进行SOFA评分。结果 危重病患者的NF -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NF -κB的活性和SOFA评分在MODS组和死亡组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 (P <0 0 1) ;NF -κB的活性和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r =0 90 2 ,P <0 0 1)。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 -κB的活性是判断危重病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