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足月新生儿HIE80例,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80例HIE的患儿,CT扫描主要表现为脑实质的低密度改变及各类型的出血性改变。结论:CT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和估价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方法对102例HIE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69例;中度28例;重度5例。结论HIE的CT表现主要为脑水肿所致脑内低密度改变及合并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MRI分度诊断结果与临床分度之间的一致性。方法:120例儿童HIE患者进行CT、MR检查,分析CT、MR分度特征及与临床病程演变特征的差异。结果:HIE其缺血缺氧区CT值的高低与预后有一定关系。MRI显示缺血缺氧区累及范围与临床HIE病情程度显著相关。结论:CT、MR都能判断HIE的病情程度,MR诊断HIE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陈君 《工企医刊》2003,16(3):2-3
目的:为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头颅CT特点及评价CT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与结果:对60例HIE患儿进行了头颅CT检查,结果头颅CT:轻度异常27例,中度18例,重度15例。HIE病情与CT分度符合率轻度85.71%,中度35.48%,重度60%。结论:头颅CT对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燕敏  王成伟  李勇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95-329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HIE患儿临床资料、EEG、CT表现。结果:EEG异常率为75.14%,主要为背景活动的改变,在HIE早期表现明显;CT异常主要表现在HIE的中、重度临床分型上。结论:①EEG可作为判断HIE严重程度的价值指标;②EEG对HIE有早期诊断价值,尤其是亚临床型的HIE优于CT;③EEG的动态监测对HIE预后评估有较大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君 《工企医刊》2003,16(3):2-3
目的:为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头颅CT特点及评价CT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与结果:对60例HIE患儿进行了头颅CT检查,结果头颅CT:轻度异常27例,中度18例,重度15例。HIE病情与CT分度符合率轻度85.71%,中度35.48%,重度60%。结论:头颅CT对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阶段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阶段的CT分度,低密度灶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的程度.结果 低密度灶范围越广,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者其预后越差.结论 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头颅CT脑白质低密度评估与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CT脑白质低密度范围、程度(CT值)及形态改变与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40例健康早产儿及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40例健康早产儿脑白质密度CT值为13~24Hu,58例HIE早产儿为3~18Hu。以CT值≤2Hu作为早产儿HIE白质低密度指标,则仍有29.3%(17/58)HIE早产儿其脑白质CT值>12Hu。在58例HIE早产儿中,轻、中、重度HIE其脑白质形态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41%、92%和100%。36例中、重度HIE中有6例CT值大于12Hu,但均有形态改变。结论:在利用CT扫描来诊断早产儿HIE时,必须结合CT脑白质低密度范围、程度(CT值)及CT低密度区形态改变才能做出更准确、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阶段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阶段的CT分度,低密度灶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的程度。结果低密度灶范围越广,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者其预后越差。结论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袁伟华 《工企医刊》2008,21(1):20-22
目的: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与随访。方法:按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的HIE临床分度标准,对86例HIE患儿进行头颅CT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30列诊断为轻度HIE,表现为大脑实质内有斑片状低密度灶,范围≤2个脑叶;41例诊为中度HIE,病灶分布超过2个脑叶,脑回白质分界不清,其中18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为重度HIE,大脑半球呈弥漫性低密度改变,脑室、脑池变窄或消失,其中6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随访37例,CT显示20例恢复正常,4例脑白质萎缩,3例脑积水,6例脑灰质萎缩,2例遗留脑软化灶,2例双侧额部有少量硬膜下积液。结论:CT除能准确诊断HIE外,还可用于随访判断预后及观察其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及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CT检查及分度,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分度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脑水肿低密度区的形态、大小、范围更具有诊断价值,也是预后评估的基础之一。结论: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观察丙二醛(MDA)含量和CT改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TBA比色法同步测定各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丙二醛含量,同时适时对各组患儿进行颅脑CT的平扫.结果HIE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儿,且病情越重MDA含量越高;同时发现HIE临床症状越重,CT所表现的脑实质损害也越重,重者多合并颅内出血.各组MDA含量和CT改变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本实验证明了MDA是反映脑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而且参与了脑损害过程,另外CT改变更客观地反映了HIE的轻重,测定MDA同时做脑CT对HIE的早期诊治和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的变化,分别研究aEEG分类与HIE临床分度、HIE头颅CT分度的关系,探讨aEEG在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48例有窒息史的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度分成轻、中、重度HIE组,分别为20例、16例、12例;根据头颅CT分度分成轻、中、重度HIE组,分别为18、18、12例。按aEEG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轻度异常和重度异常3种。观察48例HIE新生儿aEEG的特点。结果 临床轻、中、重度HIE患儿aEEG异常率分别为13.3%、86.7%、100%,aEEG异常程度与HIE临床分度密切相关(r=0.853,P<0.000 5);头颅CT轻、中、重度HIE患儿aEEG异常率分别为10.5%、82.4%、100.0%,aEEG异常程度与HIE头颅CT分度密切相关(r=0.825,P<0.000 5)。结论 aEEG异常程度与HIE临床分度、HIE头颅CT分度均密切正相关,在早期诊断HIE、判断HIE病情程度及预测预后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部创伤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0月至2010年11月来某院就诊的158例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143例(90.51%)作平扫后增强扫描,以观察肠道、实质脏器和腹膜后损伤情况。103例手术治疗,38例介入治疗,17例保守治疗,治疗结果与CT诊断进行对照。结果:所有腹部外伤者中有103例经手术治疗,术后结果与CT诊断相对比,98例相符合,CT诊断与临床的符合率达到94.23%;诊断与临床不符的5例原因为腹部多发损伤,特别是血管损伤的CT诊断较为困难。结论:CT对腹部创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合理地利用CT检查,可以及时准确地对腹部创伤进行定性、定位,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有助于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计划,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64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对其进行归纳。结果:CT扫描主要表现为白质区病变,分为轻、中、重三度。结论:64层螺旋CT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作出早期诊断和分度,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定量诊断,对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ly,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关系、HIE合适的CT检查时间、HIE 的转归,以评价螺旋CT在HIE诊断、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最新诊断标准的HIE患儿97例,回顾1 h~3 d、4~7 d不同时期内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相关性.对部分病例进行1个月、3个月及6~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4~7 d内行CT检查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有明显相关性.1个月复查CT时,脑CT改变与预后密切相关.重度HIE的CT多表现为脑软化、穿通畸形及弥漫性脑萎缩.结论 生后4~7 d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较为合理的检查时间.生后1个月进行CT复查对其预后的判定有较大的价值,可作为HIE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脑软化、穿通畸形及弥漫性脑萎缩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张新华  秦桂秀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381-3383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头颅CT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使HIE诊断及预后评估更具科学性。方法:选择经临床检查诊断为不同程度的足月HIE患儿72例,分别于入院4~10天、28天进行头颅CT检查,并于同期及入院14天进行NBNA评分,3月、6月进行DQ值测定。结果:①生后4~10天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中、重度HIE患儿NBNA测定14天≤35分患儿组的DQ值低于14天>35分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④生后28天脑CT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早期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差;应用NBNA评分可判断HIE的病情轻重;动态NBNA及生后28天左右脑CT检查可作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依据,而生后14天的NBNA评分判断预后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刘鸣 《职业与健康》2009,25(9):999-999
目的探讨CT扫描和X线平片在在脊柱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X线与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中X线平片发现椎体骨折60例,CT扫描发现椎体骨折70例,多椎体骨折16例,椎管狭窄12例。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CT扫描是全面观察脊柱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脊柱转移瘤患者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65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确诊脊柱转移瘤43例(66.2%),X线平片确诊24例(3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发现受累骨节数86个、椎体骨质破坏44例、骨性椎管受累25例,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受侵44例。结论:螺旋CT扫描机三维重建有助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