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累及迷路动脉的病变在内镜下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结合神经内镜和显微镜技术,在8具(16侧)尸头标本上模拟乙状窦后入路解剖,观察、测量并记录迷路动脉的起始、管径、变异、行程和相对解剖位置的关系。结果迷路动脉可分为单支型和多支型;迷路动脉数量每侧为1~3支,其中7侧为单支,8侧为双支,1侧为3支;14侧起于小脑前下动脉,2侧起于基底动脉,未见有起于小脑后下动脉者。迷路动脉的管径为0.1~0.28mm,平均(0.18±0.05)mm。结论本研究为内镜辅助下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和微血管减压术中保护蜗神经、迷路动脉和保留残余听力、微血管充分减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桥脑小脑角区神经内镜应用解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桥脑小脑角区神经内镜“锁孔”入路的神经和血管等解剖结构,探索神经内镜到达该区的可行性及相应的解剖定位标志。方法 成人尸头8例,新鲜少年尸头2例,经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灌注10%乳胶 红色染料 硫酸钡粉剂。用0°、30°硬镜交替配合使用,对桥脑小脑角区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当枕下“锁孔”入路骨窗直径为15mm时,神经内镜在桥脑小脑角区操作自如,能暴露全部的桥小脑角区,包括桥脑的腹侧区、斜坡以及对侧的解剖结构。结论 ①硬膜下腔中,内镜准确到位的要点是内镜按照定位标志或沿途定位路标前进。②桥脑小脑角区的神经从头侧至尾侧和从内侧到外侧把桥脑小脑角区分成三个腔隙:头侧腔隙、中间腔隙和尾侧腔隙,每个腔隙均有主要血管和一组颅神经通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后颞下入路一经天幕暴露岩斜区及小脑桥脑角的神经内镜下血管神经解剖结构,探索岩斜区及小脑桥脑角可利用的间隙。方法成年新鲜尸头9例(18侧),交替使用0°、30°角神经内镜经后颞下入路一经小脑幕探查岩斜区及小脑桥脑角,并用摄像系统对相关的解剖结构及解剖标志纪录。结果小脑桥脑角在神经内镜下分为结构清晰的上、中、下三个间隙,三个间隙均有充分的操作空间,分别经三个间隙推进神经内镜后岩斜区得以暴露。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后颞下入路-经天幕能充分的暴露岩斜区、小脑桥脑角及周边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后颞下入路-经天幕暴露岩斜区及小脑桥脑角的神经内镜下血管神经解剖结构,探索岩斜区及小脑桥脑角可利用的间隙。方法成年新鲜尸头9例(18侧),交替使用0°、30°角神经内镜经后颞下入路-经小脑幕探查岩斜区及小脑桥脑角,并用摄像系统对相关的解剖结构及解剖标志纪录。结果小脑桥脑角在神经内镜下分为结构清晰的上、中、下三个间隙,三个间隙均有充分的操作空间,分别经三个间隙推进神经内镜后岩斜区得以暴露。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后颞下入路-经天幕能充分的暴露岩斜区、小脑桥脑角及周边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5.
桥小脑角区神经内镜下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神经内镜下桥小脑区的解剖,为内镜辅助下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支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和4具新鲜成人尸头标本上,交替使用神经内镜和手术用显微镜,在模拟手术的条件下进行桥小脑角区的窥镜下解剖学研究,并实际应用于临床。结果内镜经小脑外侧间隙可顺利到达桥小脑角区和脑干前方,可清晰显示V~XI颅神经及其附近走行的血管,手术中可明显改善深部术野的照明效果和显微解剖结构的识别,减少对小脑和脑干的牵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神经内镜在颅内实质性肿瘤的切除术中的应用可弥补手术显微镜的不足,对显微外科手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1前言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必须满足5个标准:①比现行的技术创伤小且安全。②疗效类似或优于标准技术。③康复时间(包括住院时间与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的时间)更短。④成本效益较高。⑤对多数神经外科医师切实可行(包括手术技能水平及负担新设备)。内镜神经外科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起源,又被称为“锁孔入路”,其切口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越小越安全”。1994年阿拉巴马大学G uthrie教授声称:电视内镜———21世纪的神经外科。根据内镜设备的应用情况与手术操作途径,内镜神经外科技术分为四类:①内镜神经外科(EN),单纯应用神经内镜完成各种手术…  相似文献   

7.
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胆脂瘤的实用性及效果。方法 对22例桥脑小脑角胆指瘤进行了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术中用0。和30。神经内镜观察各个死角。如果发现有肿瘤残留,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残留肿瘤切除。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或消失,均未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和迟发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胆脂瘤,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经乙状窦后入路电视神经内镜辅助显做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的实用性及其优势。方法 对33例桥小脑角肿瘤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10例听神经瘤全切并保留面神经,22例胆脂瘤及1例脑膜瘤全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解剖学研究为神经内镜下侧脑室脉络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8例(16侧)固定成人尸头标本上的脉络丛形态及其供血动脉的走形,测量各部位脉络丛的宽度、到中线的距离及其供血动脉的管径,并确定侧脑室后角入路脉络丛手术的最佳穿刺点.结果 侧脑室内的大部分脉络丛集中在三角部和颞角;其脉络点、颞凸点和三角部至中线距离分别是(25.6±2.0)mm,(32.2±1.1)mm,(29.1±1.3)mm;脉络丛颞部、球部、体部宽度不同[(6.40+0.64)mm、(13.53±1.03)mm、(3.70±0.5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脉络丛由根部血管供血,突出的脉络球由脉络丛前动脉外侧干供血:神经内镜下双侧脑室后角入路脉络丛手术的最佳穿刺点是枕外粗隆上5 cm、旁开3 cm,穿刺方向指向同侧眼球.结论 神经内镜下双侧脑事后角最佳穿刺点入路行脉络从手术有利于最大面积的烧灼脉络丛组织,手术中可烧灼或离断脉络丛前动脉外侧干以阻断颞部脉络丛外侧份及脉络丛球部供血,不会影响丘脑、室管膜下及颞叶等重要功能区域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桥小脑角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桥小脑角胆脂瘤的治疗效果及技巧。方法 对21例桥小脑角胆脂瘤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显微镜下手术后应用神经内镜观察,21例均有肿瘤残留。神经内镜辅助下继续行残瘤切除,全切19例,次全切2例。无死亡及无菌性脑膜炎病例出现。18例患者随访3~36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在熟练掌握显微解剖结构的基础上,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胆脂瘤,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对脑干、各脑神经的牵拉和重要血管的损伤,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双镜联合”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患者为“双镜联合”下手术切除肿瘤(双镜联合组),28例患者为单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显微镜组).结果 双镜联合组患者中肿...  相似文献   

12.
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脑膜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CPA)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l例CPA脑膜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疗效。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40例(49.4%),Ⅱ级切除29例(35.8%),Ⅲ级切除12例(14.8%);手术死亡1例。随访3~135个月,平均89个月,复发4例(6.15%)。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妥善处理和保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及脑干,能较理想地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减少对肿瘤周围神经功能的影响,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rauma-induced hearing disturbances due to auditory nerve degeneration, we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a rat experimental model in which auditory nerve degeneration due to compression injury of the cerebellopontine (CP) angle portion of the auditory nerve can b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I demonstrate our clinical experience in CP angle surgery and some of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this rat experimental model. Trauma-induced hearing loss in CP angle operations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sort of unavoidable "natural course" and therefore hopeless. I believe that this pessimistic view should be challenged and changed through new approach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We report a case of a cystic lesion in the left cerebellopontine (CP) angle cistern. The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features closely resembled an epidermoid inclusion cyst, and was interpreted as such. However, at surgery and on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lesion was found to be a cysticercus cyst. It may be impossi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by imaging. The MR imaging findings of cysticercosis, epidermoid and other common differentia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甚至在成年期发生罕见。它可能发展为一个像小脑桥脑角肿瘤,而这些非典型和不常见的网站可能很少目前与前天幕延伸。我们报告从桥小脑幕上区延伸到成人髓母细胞瘤角案件。病人提出的投诉与头痛,眩晕,听力在左听,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的困难。失衡已经从4周前。关于考试,他的脑神经检查是正常的。电脑断层扫描显示高密度病灶,异质性增强的左侧小脑桥脑角区群众。他是经营上的注册会计师地区大部切除病灶。髓母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世卫组织第四级。手术后,他接受放射治疗。他得到了改善,而且还为31个月无症状。他重新操作两个髓母细胞瘤复发及恶化更多的时间和最终死亡。肿瘤表现为前天幕延伸,使这种情况在后颅窝的位置比其他参与的独特的小脑桥脑角的参与。磁共振成像被认为是很为这个罕见的肿瘤类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20例10%甲醛固定并灌有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去除大脑半球、小脑幕和模拟临床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照相。方法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上静脉、岩上窦等。小脑上动脉主干尾袢及其分叉部附近常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的上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展神经、面听神经和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等。小脑下前动脉常呈折叠状凸入内耳,在折叠端及其附近常发出内听动脉入内耳。下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延髓、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等。结论责任血管可能不止一根,压迫点可能不止一处,详尽的解剖研究可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病变手术暴露的改善情况。方法在10例(20侧)成人湿性尸头上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进一步显露横窦、乙状窦,模拟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分别以内听道口、三叉神经腔口(Meckel腔口)、斜坡中点为参照点,测量其在两种入路中与骨窗上下缘、内外侧缘所成最大角度及距离,并观察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显露状况。结果扩大乙状窦后入路骨窗外侧缘中点到内听道口、Meckel腔口、斜坡中点的距离较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著缩短(均P<0.05);骨窗上下缘、内外侧缘与参照点所成最大角度均扩大,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扩大乙状窦后入路有利于增加手术暴露范围、扩大手术视角,提高桥小脑角区大型肿瘤的全切除率以及保护重要的神经、血管。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