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x线与超声检查诊断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00例,其中肾结石患者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32例,膀胱结石患者18例,对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B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测的结石阳性率.结果:对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应用超声检查检测出的各种结石的阳性率(74%)明显大于应用X线片检查(57%)的阳性率.结论:超声作为一种屎价、无创、高效的诊断尿结石的手段应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其诊断率与X线相当.  相似文献   

2.
赵桂喜 《现代保健》2009,(26):142-143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P)输尿管阴性结石X线与B超表现相结合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的168例患者,除去肾结石29例,膀胱结石4例,就临床拟诊为输尿管结石的135例进行分析,男91例,女44例,临床均为急性中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血尿。经尿路平片(KUB)与IVP明确诊断为结石者76例,8例确认无异常征象。另51例KUB无异常,但IVP有若干X线征象提示阴性结石存在。然后对拟诊输尿管阴性结石处作B超检查。结果2例因阴性结石染色明确诊断外,49例经B超显示者43例,检出率87.7%。IVP与阴性结石相关征象有:截断征,输尿管变窄,输尿管间嵴增宽,梗阻性肾实质像,充盈缺损,结石染色。结论IVP的x线征象结合B超检查是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增强螺旋CT检查对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152例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患者均行非增强螺旋CT检查(结合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和B超检查,其中65例还行X线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CT明确诊断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146例,疑诊6例;B超诊断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32例;X线诊断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21例.结论 结合轴位图像和后处理技术,非增强螺旋CT检查较其他影像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具有方便快捷、无创伤、准确的优点,是很受临床医生欢迎的检查手段,但B超有其局限性,会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为了提高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水平,笔者对128例输尿管结石进行了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与B超检查的比较,现  相似文献   

5.
胆道系统结石的B型超声检查是近年发展起来具有无创伤性、在短期内可重复多次检查,比X线间接胆道系统造影准确率高的一种方法。被国内外推荐为首选方法。据报导胆囊结石的正确诊断率为95%左右:胆总管结石的正确诊断率为64%左右.因此也会遇到少数假性诊断和漏诊病例,本文就造成假性诊断和漏诊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黄飞莲 《现代保健》2013,(24):75-76
目的:探究超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排石、体外碎石、X线造影、手术取石证实,14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共计148个结石,结石大小3~16mm,135例患者有肾积液或输尿管扩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130个,诊断率为87.8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有效显示输尿管走形,寻找有无"彩色快闪伪像",观察输尿管末端喷尿多普勒信号,提高临床诊断率,对临床治疗提供信息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尿路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IVP)在输尿管小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排石证实、结石直径≤5mm的335例输尿管小结石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尿路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35例输尿管小结石患者中,超声检出304例有小结石,检出率90.75%,漏诊31例,占9.25%;尿路平片检出140例,检出率41.79%,漏诊195例,占58.21%。335例中有102例进行IVP检查,检出69例,检出率67.65%,漏诊33例,占32.35%。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IVP与尿路平片。超声检出的304例中,193例并发轻度肾积水,占63.49%;5例并发中度肾积水,占1.64%;106例无肾积水,占34.8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小结石的检出率较尿路平片和IVP高,且无损伤、无痛苦、可重复和动态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0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结果:超声可显示扩张的输尿管,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及大小,正确诊断出101例输尿管结石,有4例未检出,正确诊断率为96.2%。结果与结论 超声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掌握解剖特点,采用适当的检查方法,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陆琴 《中国卫生产业》2012,(20):124-124
目的 探讨B超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应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经体外震波碎石排石证实,符合输尿管结石18例,符合率为90%,其中诊出上段结石6例,符合率为100%;中段结石5例,漏诊1例,符合率为83.3%;下段结石7例,漏诊1例,符合率为87.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中应用B超,具有无损无痛、简便易行,可多次重复检查的优点,并且不受肾功能情况、结石成分及过敏的限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经直肠/阴道检查)联合X线(腹部平片KUB及静脉肾盂造影IVP)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6例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腔内超声及X线资料,并对两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均发生于单侧,其中左侧70例,右侧56例。X线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腔内超声,两者具有显着差异性,(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相当多的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下段[1]。原发于输尿管者少,一般均由肾结石下移到输尿管引起,临床以血尿、肾绞痛为其特征,往往疼痛剧烈,快速诊断可减轻患者痛苦,使其得到及时治疗[2]。本研究通过观察126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经腔内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的显示敏感性,旨在探讨经腔内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