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TB(thermal balloon,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异常子宫出血进行手术的疗效,并在术前给予刮宫,薄化子宫内膜。方法应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6例6~30个月,月经改善率97.5%。结论采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瘸及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陈晓钟  张艳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48-264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热球剥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合并内科严重疾患(其中6例合并再障,3例肾衰、尿毒症肾移值术后,2例乳癌术后,3例心脏瓣膜换瓣术后,1例合并肝硬化)采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随访治疗后子宫出血的改变。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了麻醉及手术,术后连续追踪3个月,15例患者均显效。但其中1例乳癌术后患者1年后月经再次增多,后经手术切除子宫。结论:子宫内膜热球剥除术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严重子宫出血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而对子宫切除术耐受性差的异常子宫出血病人,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功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通过对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了解该仪器治疗所达的深度、范围。方法:治疗组45例患者采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功血,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随访。实验组5例患者行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后切除子宫,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45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器械故障,术后随访闭经13例,月经量明显减少27例,正常量月经4例,总有效率达97.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理结果显示,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范围可达整个子宫内膜面,深度可达基底层,肌层无明显病理性改变。结论: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功血引起的月经过多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例月经过多患者给予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5.7±0.3)min],仅1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腹痛或肛门坠胀感,口服止痛药物有效,术后6 h内上述症状消失.20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2例闭经,占60.0%,7例点滴样月经,占35.0%,1例少量月经,占5.0%,总有效率为10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效果好,创伤少,痛苦小,无并发症,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例月经过多患者给予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5.7±0.3)min],仅1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腹痛或肛门坠胀感,口服止痛药物有效,术后6 h内上述症状消失.20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2例闭经,占60.0%,7例点滴样月经,占35.0%,1例少量月经,占5.0%,总有效率为10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效果好,创伤少,痛苦小,无并发症,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洪涛  王岩 《健康大视野》2006,14(11):35-36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5月对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39例行单纯子宫内膜切除术,11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切除术,15例行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3例行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切除术。结果 6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月经明显改善。结论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佳方式,正确选择适应症,应用B超监测,可提高疗效和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诊断与治疗绝经后子宫出血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银树  段华  李长东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74-2275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90例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分析导致绝经后出血的宫腔内因素。对镜下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肌瘤及息肉的47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开腹手术,并最终获得组织病理诊断。随诊观察手术疗效。结果: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以子宫腔内良性占位病变居首位(子宫内膜息肉2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7例,宫颈管息肉13例)共47例,其次是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共31例,子宫内膜癌为第3位共9例。绝经后良性宫腔占位47例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一例手术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是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查的首选方法;宫腔镜手术创伤小、疗效高,是目前治疗绝经后宫腔良性占位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凝刀微创技术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功血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功血”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所致的子宫出血,除此之外,其他器官无异常病变。功血的发病率较高,多见于35~50岁妇女,其发病率为22%,是妇科常见病,长期出血可导致贫血和虚弱,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激素类药物治疗,刮宫或切除子宫〔1〕。我院于2002年12月引进自凝刀微创技术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功血,即用子宫内膜消融术代替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002年12月~2005年3月对我院46例功血病人通过使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子宫内膜消融术进行治疗,并跟踪随访,疗效比较理想,现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感染、脏器受损、子宫穿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及成分输血治疗血液病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23例血液病患者,首先给予成分输血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及贫血,再刮宫薄化子宫内膜后行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结果:平均随访6~36个月,23例患者闭经14例(60.9%),少量月经8例(34.8%),治疗满意率95.7%。23例患者治疗前均合并中重度贫血,血色素35~56 g/L,3个月后升至60~128 g/L,手术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无1例发生围手术期出血。结论:应用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及成分输血是治疗血液病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改变血液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3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激素变化水平、患者手术近、远期疗效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8.3±16.3)min,平均出血量(21.4±6.8)ml,手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患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患者总有效率为91.40%,12个月总有效率为89.25%,24个月总有效率为88.17%,患者均取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和宫腔深度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安全、可靠、创伤小,特别对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比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选择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观察组的病因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与癌变为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发病原因,而两组的发病原因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和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效果比较,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能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电视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爽  赵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77-47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15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其中对73例因保守治疗无效,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子宫内膜切割术,12例合并粘摸下肌瘤者同时行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9例行单纯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及内突壁间肌瘤切除术(直径小于等于5·0cm);1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2年,月经改善率98·7%,子宫内膜切割术后63例无月经,8例月经期点滴出血,粘摸下肌瘤切除及子宫内膜息肉切除者月经正常或减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微量子宫内膜取材标本在妇科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收集子宫内膜活检标本100例,采用环状微量子宫内膜取样器取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并以宫腔镜下诊刮为金标准,观察微量子宫内膜活检取样合格率,及其与子宫内膜厚度、年龄的关系,以及对比两种取材方法患者疼痛程度、出血量、操作时间的差异,并通过随访进一步验证微量子宫内膜取材的准确性。结果 (1)微量子宫内膜活检取样合格率为91%;(2)子宫内膜较厚(≥5 mm)、年龄较小(50岁)的患者更易获得合格的微量子宫内膜活检标本。结论微量子宫内膜活检标本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且患者不愿意做诊刮手术,但又需要药物调整月经前进行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年轻及绝经后人群均适合。采用微量子宫内膜活检可以作为异常子宫出血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6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使用宫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检查,检出阳性病变55例,诊断阳性率80.9%,其中粘膜下子宫肌瘤与节育环嵌顿的检出率最高达10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中37例行诊断性宫腔镜刮宫术,11例行宫腔镜电切术,7例行子宫切除术,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阳性率高.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能保留生育能力,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赫秀娥 《医疗装备》2018,(18):13-14
目的探索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18日至2018年3月18日宜昌长江医院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治疗,试验组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宫腔病变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71例有异常子宫出血、经B超筛查怀疑宫腔内病变患者,用宫腔镜检查。结果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内膜增生14例、子宫内膜息肉3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2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37例、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2例。手术成功率100%,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结论宫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准确、安全,可替代部分开腹手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宫腔病变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就诊的42例有异常子宫出血、经B超检查怀疑宫腔内病变患者,用宫腔镜检查.结果 子宫内膜炎2例、子宫内膜增生27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子宫内膜癌1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6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3710例、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2例.手术成功率100%,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宫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准确、安全,可靠,可替代部分开腹手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检查在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作电视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共540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子宫内膜增殖112例,子宫内膜息肉9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02例,子宫内膜癌19例,宫内节育器异常86例,子宫肌壁间肌瘤向宫腔突出52例,正常子宫内膜50例,其他25例。结论: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能了解宫内节育器位置,并协助取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肥胖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美国Stryker公司生产的27F被动式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8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46例,子宫内膜息肉36例。结果:82例均1次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45min,术后随访5~36个月,月经改善率96.5%,其中无月经18.8%,月经减少45.4%,月经正常31.6%。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肥胖患者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评估充分、准备完善,可降低此类患者的手术及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