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特点,探讨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直肠癌和癌旁组织标本90份及正常直肠组织标本30份,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2-40表达,计算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结合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边缘区LMVD(11.3±4.6)明显高于肿瘤中心区(5.1±2.1)(P〈0.01)。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3.8±2.5)(P〈0.01)。直肠癌边缘区高LMVD与肿瘤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P〈0.01)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分化程度均无关。结论:直肠癌边缘区高㈣与肿瘤组织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边缘区LMVD是判断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5-脂氧合酶(5-LOX)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及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结直肠癌5-LOX表达,以VEGFR-3单克隆抗体行微淋巴管内皮细胞染色标记淋巴管,计数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 52例结直肠癌标本中5-LOX阳性表达率73.08%(38/52)。5-LOX在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1);浸润较深(T1+T2)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浸润较浅(T3+T4)组(P〈0.05);未分化、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1)。并且5-LOX阳性组的LMVD(26.61±6.93)高于阴性组(13.86±4.83,P〈0.05)。结论 5-LOX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及癌组织LMVD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巨噬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淋巴管生成及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直肠癌31例VEGF-C阳性的巨噬细胞所占比率,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C阳性的巨噬细胞占总巨噬细胞的21.2%,其比率与癌周的微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巨噬细胞可以分泌VEGF-C,而且巨噬细胞表达的VEGF-C可能在癌周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舌鳞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微淋巴管密度在预测舌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在69例舌鳞癌中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肿瘤LMVD,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舌鳞癌中微淋巴管密度为33.24±0.09,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微淋巴管密度(6.23±0.23)(P〈0.01);淋巴结转移组微淋巴管密度为38.15±0.35.明显高于非转移组(27.56±0.05)(P〈0.05)。结论LMVD密度与舌鳞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其中舌鳞癌微淋巴管密度测定对预测其淋巴结转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PV-900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NSCLC和20例癌旁对照肺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情况,并记数VEGFR-3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HIF-1仅和VEGF-C在NSCL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60.3%,明显高于癌旁对照肺组织(P〈0.05);NSCLC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的高低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组织类型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LMVD在NSCLC组和癌旁对照组计数分别为6.6±2.4和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VEGF-C的表达呈明显相关(rperson=0.464,P〈0.05),HIF-1α与LMVD呈正相关(rs=0.506,P〈0.05),VEGF-C与LMVD也呈正相关(rs=0.608,P〈0.05)。结论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C在NSCLC中的表达明显上调,HIF-1α可能通过诱导VEGF-C的过表达参与NSCLC的淋巴管生成,在NSCLC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定位。方法: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C mRNA基因在8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癌肿瘤淋巴管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标记。结果:在8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49例表达VEGF-C mRNA,表达率为55.06%。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VEGF-CmRNA阴性组相比,VEGF-C mRNA阳性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大、腋淋巴结转移率高(均P〈0.05);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管生成,但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癌巢中未见到明显的成形淋巴管。肿瘤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临床分期越晚,肿瘤淋巴管密度越高(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原发性乳腺癌组织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喉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MMP-1、MMP-2、MMP-7、MMP-8、MMP-9、MMP-10和VEGF的表达情况,将其结果与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观察MMPs与VEGF的表达关系。结果:喉癌组织中MMPs和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MP-1、MMP-2、MMP-7、MMP-9、MMP-10和VEGF的表达与和肿瘤的浸润深度(T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原发部住和病理学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MMP-2、MMP-7、MMP-9和VEGF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2和MMP-9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MMP-2、MMP-7、MMP-9和VEGF可作为判断喉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运用MMPs和VEGF的抑制剂可望阻断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来自2006年6—8月56例手术根治性切除大肠癌,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并以20例结肠良性腺瘤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组织标本中的VEGF-C蛋白、VEGFR-3蛋白及CD34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较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高(P〈0.05)。大肠癌中VEGF-C的表达与VEGFR-3的表达可能有相关联系。(2)大肠癌中L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LMVD(P〈0.05)。大肠癌组织中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MVD(P〈0.05)。VEGF-C表达阳性的肿瘤LMVD高于VEGF-C表达阴性肿瘤LMVD(P〈0.05)。而VEGF-C表达阳性肿瘤与VEGF-C表达阴性肿瘤中的MV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VEGF-C及VEGFR-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经淋巴道转移增加有关。(2)VEGF-C的表达与大肠癌LMVD增高有关,而与MVD增高无关。(3)MVD增高可能促进了肿瘤的经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9.
VEGF-C和MMP-2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NSCLC组织中VEGF—C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管密度、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临床复发、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42例NSCLC组织中.有23例VEGF—C蛋白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4.8%;有26例MMP-2蛋白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1.9%。VEGF-C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MMP-2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VEGF—C和MMP-2蛋白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469,P〈0.05)。结论VEGF—C和MMP-2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具有相关性,它们的高表达提示NSCLC患者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ND2—40标记微淋巴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粘膜的LMVD。结果:大肠癌的LMVD值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正常粘膜组(P〈0.05);LMVD值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结论:LMVD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评估大肠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iNOS、MMP-2及Notch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NOS、MMP-2及Notch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取68例胃癌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iNOS,MMP-2及Notc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三种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结果iNOS的阳性表达与淋巴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相关(P〈0.05)。并随浸润深度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强(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者iNOS的表达高于阴性者(P〈0.05)。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转移、浸润程度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胃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共39例,其中iNOS及MMP-2的表达分别与Notch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MMP-2与iNOS的表达并无相关趋势(γ=0.015,P〉0.05)。结论iNOS、MMP-2及Notch1三种蛋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且iNOS及MMP-2可能通过共同的Notch1信号途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而促进胃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细丝蛋白A(FLNa)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临床病理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FLNa的表达水平,用D2-40作为标记计数LMVD,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FLNa与LMVD相关性。结果 FLNa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癌组织的LMVD值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FLNa表达水平和LMVD值与肿瘤的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肠壁浸润深度具有相关性;FLNa表达阳性组的LMVD值低于FLNa表达阴性组。结论 FLNa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微淋巴管生成可能共同参与了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FLNa的低表达促进了微淋巴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VEGF—C和VEGFR-3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探讨其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计算其阳性表达率。结果: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而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的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VEGF—C可能通过与VEGFR-3的结合刺激了淋巴管的增生、扩张,使癌组织中LMVD增高,并通过提高淋巴管的渗透性,从而对癌的淋巴道转移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IF-1α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7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C的表达,采用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组织标本中的淋巴管并测定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及VEGF-C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CIN(P〈0.05);微淋巴管主要集中在癌周组织,LMVD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水平与VEGF-C表达水平及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0.269,P〈0.05;r=0.407,P〈0.05),VEGF-C的表达与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0.431,P〈0.05)。结论: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影响微淋巴管的形成,从而参与宫颈癌的淋巴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地:探讨内皮特异性分子(ESM)-1在乳腺浸润性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者的ESM-1表达,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M-1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中。ESM-1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LMVD相关(P〈0.001)。结论:ESM-1能促进乳腺癌淋巴管增生,并与肿瘤大小和淋巴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uvivin与MMP-9、NF-κB6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6例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Survivin、MMP-9、NF-κB65的表达。结果在卵巢上皮性肿瘤演变过程中,Survivin、MMP-9、NF-κB65的表达率逐渐升高;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卵巢癌间Survivin、MMP-9、NF-κB65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巢癌组织中,MMP-9高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NF-κB65)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腹水及淋巴道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分别与MMP-9、NF-κB65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Survivin、MMP-9、NF-κB65在上皮性卵巢肿瘤至癌的演变阶段起重要作用;Survivin、NF-κB65在卵巢癌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与MMP-9及NF-κB65存在协同作用或相互调节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瘦素(Lep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对照组)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Leptin、MMP-9的表达。结果:(1)胃癌中Leptin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有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胃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都有关,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Leptin与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7,P=0.000)。结论:Leptin和MMP-9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但Leptin在胃癌中对MMP-9起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LVD)和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标本125例、癌旁正常组织96例中VEGF—C、VEGFR-3的表达,以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密度(LVD)进行计数。结果VEGF—C和VEGFR-3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4%、56.0%和10.4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C和VEGFR一3表达与LDV、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及CEA均呈正相关(P〈0.05),VEGFR一3表达与Ca19—9呈正相关(P〈0.05)而VEGF—C的表达则与CA19—9无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LVD计数为(2.98±0.81)个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计数(1.82±0.6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癌周LVD计数高于癌内LVD计数(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均呈高表达,与淋巴管生成有关并参与了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基质溶解素(MMP-7)、微血管密度(MVD)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直肠癌组织及18例正常直肠组织(对照组)中MMP-7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直肠癌及对照组中CD34的表达分别为(43.50&;#177;11.80)及(23.83&;#177;4.8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病理分期中,淋巴结转移阴性组MMP-7阳性表达率为66.7%,淋巴结转移阳性组MMP-7阳性表达率为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淋巴结转移阴性组MVD阳性表达为(36.52&;#177;6.9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MVD阳性表达为(50.48&;#177;11.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MMP-7及MVD均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即MMP-7能促进直肠癌的血管生成,从而使血行转移速度加快;MMP-7及MVD将有可能成为检测直肠癌高危人群的临床新指标,高表达MVD可能预示着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5例胃癌、20例癌旁非瘤组织中Hpa、MMP-9的表达,比较胃癌和癌旁非瘤组织以及不同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胃癌患者Hpa、MMP-9的阳性表达,并对Hpa、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Hpa、MMP-9阳性表达率(60.0%、55.4%)均明显高于癌旁非瘤组织(15.0%、15.0%)(P均〈0.01);Hpa及MMP-9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胃癌组织中Hpa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31,P=0.000)。结论:Hpa、MMP-9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