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伤寒论》小陷胸汤由黄连、瓜蒌、半夏3味药物组成。文章对古今记录较完整的应用小陷胸汤的医案367例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本方证的病位主要在胃,其次为肝、肺;基本病机为痰热互结,气机升降失调;主要症状有脘腹痛、发热、便秘、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参考症状有胸胁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咳嗽短气、痰黄粘稠、口苦、口渴、头痛、失眠、烦躁、尿黄、便溏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弦、数、浮。为小陷胸汤证的规范化做了努力。  相似文献   

2.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原文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主治痰热互结于心下。方中黄连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涤痰理气散结,共同针对痰热之邪,方简而力雄。笔者对已公开发表的小陷胸汤临床研究类论文进  相似文献   

3.
4.
林少东 《新中医》1995,27(2):50-51
小陷胸汤新用林少东小陷胸汤方出自《伤寒论》,由黄连、半夏、栝蒌三药组成,有辛开苦降,清热涤痰散结之功。原治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心下之痰相结,致心下满,按之则痛等症,笔者用此方辨证治疗他病,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1反胃(幽门梗阻)吕×,男...  相似文献   

5.
王付 《中医杂志》2013,54(6):537-539
认为应思考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权衡小结胸病且思辨“正在心下”;可运用小陷胸汤方证辨治头晕、冠心病、慢性胰腺炎.运用小陷胸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痰热,即可以法选用.  相似文献   

6.
<正> 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8味药组成。本文通过古今大柴胡汤证476例医案的统计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古今医家的临床经验,揭示了大柴胡汤证的发病特点,证治规律,确定了诊断指标,初步解决  相似文献   

7.
大柴胡汤方证证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近15年来应用大柴胡汤的临床医案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对大柴胡汤的适应病证及选方用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为大柴胡汤方证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曾上劼 《四川中医》2007,25(3):107-108
小陷胸汤、桂枝去芍药汤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治疗变证的两首方剂。它们的组方药物虽然不一样,而且各自的性质有寒有热。但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类在外感病后期,由于痰热互结和胸阳不振同时导致的胸闷、背痛、怕冷、咯黄痰等症状,只要出现脉浮滑而实,病灶有明显的压痛点,每以二方合用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列举病案两则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陷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篇,临床可用于治疗痰热互结的结胸证,亦可用于胃脘痞满、胸闷、两胁胀痛、梅核气、腹胀等属于痰热互结于心下胃脘者.  相似文献   

10.
<正> 《伤寒论》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五版教材指出凡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手足有凉时,其脉洪者,热痰在胸下也。前者心下结痛与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病位同但病情重。喘为咳之甚,因咳而致喘,痰热结于胸中。宗气循咽喉司呼吸,功能受限则气喘而闷。此为服用小陷胸汤清上攘下的治验;后者热与痰结胸中肺系炼液成痰致咳嗽。邪热上扰则面赤,外达胸胁腹则身热,热与痰结壅阻气机,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手足有凉时。洪脉为痰热气盛,正气不衰,病位在胸中肺系,痰热达于胸下胃脘,故云热痰在胸下也。服小陷胸汤清热涤痰而取效。病本在胸中肺系,标在心下胃脘部,若标本不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的中医诊治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的疾病,在《甲乙经》中首先被提出,现代中医基本确立了偏头痛的诊断、证候分类和疗效评价标准。一般认为风、寒、火、痰、虚、瘀是偏头痛发病的病理基础。偏头痛治疗主要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分期治疗。发作期多以祛邪为主,重在祛风、清热、化痰、活血、平肝;缓解期多以补虚为主,重在益气养血、滋阴补肾。偏头痛在上述治则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头痛部位和经络循行路线,加用不同的引经药物和虫类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主要目的]分析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诊疗规律。[资料来源]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案室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肌炎住院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③诊断分型:湿热痹阻、热毒入络、脾胃虚弱、气血亏虚。④评价指标:临床症状、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肌电图。⑤干预方法: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饮片、豪针、食疗。共30例住院病历。[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临床症状(四肢近端或伴有远端肌肉乏力、肌肉疼痛、四肢抬举受限、颈项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吞咽困难、周身皮疹、周身皮疹、眶周皮疹、关节疼痛、Cottron征、雷诺现象、发热、口干、眼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贫血、尿常规异常、ESR、CRP、RF、CK、LDH、HBDH、AST、ALT、FT3、FT4、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NA(+)、Ro.52(+)、ScL-70(+)、Jo-1(+)、ECG);并发症(肺部、循环系统、胃肠道、类风湿关节炎、胸膜炎、肾脏病变、子宫癌、子宫肌瘤、结肠癌、肺癌、心包积液、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低、痛风性关节炎);肌电图(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合并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坏、正常)。以症状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并发症、肌电图检查结果频次排列。疗效判定: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采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症状、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肌电图例数、频率。[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症状频次排序:四肢近端或伴有远端肌肉乏力28次,关节疼痛10次,肌肉疼痛7次,眶周皮疹7次,Cottron征6次,颈项活动受限5次,发热5次,周身皮疹5次,吞咽困难4次,四肢抬举受限3次,口干、眼干2次,肌肉萎缩1次,雷诺现象1次。实验室检查异常频次排序:LDH23次,CI冲21次,CK21次,ANA(+)20次,HBDH17次,AST16次,创汀13次,白细胞12次。中性粒细胞10次,ESR10次,ECG8次,贫血7次,Jo.1(+)6次,Ro.52(+)6次,RF4次,尿常规异常3次,FT33次,FT43次,抗心磷脂抗体(+)3次,抗dsDNA抗体(+)1次,ScL.70(+)1次。并发症频次排序:肺部8次,循环系统5次,胃肠道反应4次,类风湿关节炎3次,胸膜炎3次,肾脏病变2次,子宫癌1次,子宫肌瘤1次,结肠癌1次,肺癌1次,心包积液1次,肝硬化1次,甲状腺功能减低1次,痛风性关节炎1次。肌电图频次排序:肌源性损害8次,神经源性合并肌源性损害5次,神经源性损坏4次,正常3次。预后结果:治愈3例,显效23例,无效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6.66%。病位主要在肌肉,涉及皮肤、筋脉、关节,与脾胃、肺等。病因为外邪痹阻肌膝、脉络;内因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凑脉络痹阻,肌肉失养为主要病机。有虚实之分,虚多为脾胃气血亏虚,久病气血亏虚,加之脾虚失运,水湿停滞,痰瘀始生,痹阻肌肉;实多为寒、湿、热、毒、痰痹阻之邪,易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初期易祛邪,中后期易扶正或扶正兼祛邪。转归与预后取决于正气盛衰,正气盛,邪气轻则易治,反之难治。[未来展望]中医疗效确切,前景广阔,期待统一病名及辨证分型,探明治疗机制,研发外用药用于皮肤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使陆德铭教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经验更科学化,对陆德铭教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诊疗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研究,进一步指导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21例患者临床医案,应用数据挖掘工具,进行症状、用药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多层次综合分析中医诊治规律。结果:数据统计发现常见临床症状86个,气虚和阴血不足的占70.90%。聚类分析,C2和C10气虚外邪伤肺;C1阴血虚滞C6化疗后脾虚和邪扰心神;C7脾失运化及放疗伤阴伤液;C9冲任失调;C5脾胃肝胆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数据统计发现常用药物140味,前16味药物治则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通络,养血安神为主。聚类分析发现,C1补益精血,理气和胃;C2化痰散结,清热解毒、补益心神,调摄冲任;C3和胃降浊;C4滋阴清热;C5清化痰浊;C6清热活血;C7清热解毒,化痰清肺。相关分析发现,症状群C1与C1、C2、C8、C9聚类方相关;症状群C2与C2、C7聚类方;症状群C4与C1、C5、C6聚类方;症状群C5与C3聚类方;症状群C6与C1、C2、C4聚类方;症状群C7与C1、C4、C5聚类方;症状群C8与C1聚类方;症状群C9与C1、C4、C6聚类方;症状群C10与C4、C7聚类方相关。结论:益气养阴,调摄冲任,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化疗期间注重补益精血,理气和胃;放疗后伤阴伤液治当滋阴清热;稳定期内分泌失调治当调摄冲任,清热活血,脾胃肝胆功能失调治当清化痰浊。  相似文献   

14.
湿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正常情况下,湿作为六气之一,与燥相对,但在异常情况下,湿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现就湿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作一肤浅探讨,以期弘扬岐黄之道。  相似文献   

15.
吴荣  王阶  任廷革  张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581-2583
目的:挖掘名老中医冠心病辨证论治规律,创新名医经验传承方法;方法:收集名医冠心病典型医案115例,建立冠心病名医诊疗数据库,应用方剂智能分析软件分析名老中医立法组方的规律;结果:得到名医冠心病8个常见证型的证候诊断、治法与方药;结论:从方剂出发得到的名医辨证论治规律,清晰的再现了名医识证、立方、用方的思维过程,通过多个方剂的综合分析分别归纳出证候诊断、治法和组方用药规范,从而将名医经验转化成了有价值的知识,显示出数据挖掘在名医经验整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探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理学改变为肾小球结节性硬化及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是一种以微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可以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如果不能得到及时防治,最终导致尿毒症,故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至美重要。尿微量蛋白检测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中医对谊病有了比较深刘的认识。而且临床治疗有效。因此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的对症治疗。对谊病一定会有广阔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7.
藏医将人体的经脉分为黑脉和白脉。藏医认为因季节环境、饮食不当、瘟毒热邪侵入脉道,或外伤等损害白脉,导致三因素中的隆和血液紊乱而诱发白脉病。白脉病是藏医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很多疾病归属于“白脉病”。中风病是藏医白脉病的一种,临症时需根据疾病的寒热属性、发病时间、病位及其三因素(赤巴、隆、培根)归属情况,据理选药、对治疾病,是藏医辨治白脉病的基本规律,临床时应按照藏医的诊疗规律、综合诊查病因、把握疾病证候变化规律来施治用药。  相似文献   

18.
周海哲  严亚锋  李军 《新中医》2018,50(6):33-38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探讨张学文教授辨治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张学文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病例147例,共162首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证候以肝热血瘀证为首;常用药物有天麻、川牛膝、丹参、菊花等,甘味药最多,共1 063次,寒性药物占总频次的62.67%。基于熵层次聚类法提取组合出治疗高血压病的新处方共15首。结论:张学文教授从肝以热瘀论治高血压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寒症和热症是藏医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藏医认为,贪欲、怒嗔、愚痴或时令邪气、饮食不当、起居异常等导致三因素紊乱,尤其是赤巴功能的紊乱而引发热症。藏医将肺炎归于热症范畴,即肺热症。藏医药治疗肺热症是基于热病学的治疗理念,在分清寒热、把握恰当时机的基础上,采用饮食、起居、药物和外治法等治疗方法来清除热症,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临症时,肺炎可遵循藏医热病学的诊疗规律来施治用药。  相似文献   

20.
广泛收集防治原发性肝癌的古今方药,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古今证治规律。得出古今均较重视健脾理气药的应用,使用化痰软坚药、利水渗湿药、攻下逐水药的比例均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古人重温补而今人重清热,古人重补阳而今人重滋阴,古人重气郁而今人重血瘀。提出肝癌的基本防治思路:健脾理气是贯穿始终的肝癌防治思路;习古鉴今,合理运用温补脾肾法;肝癌腹水慎用峻下逐水药。以期对该病的临床工作提供文献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