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瘀证,又称瘀血证,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概念,是指体内血液停滞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瘀血等症状.血瘀证理论始于《内经》,经历代不断延伸发展,至清代对血瘀证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已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备的理论.近年来,对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逐步加深,血瘀证的客观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迅速,通过查阅现代对血瘀证的研究文献,本文对血瘀证与其客观检测指标关联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1 关于中医对血瘀证的认识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包括停留于体内的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之瘀血,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痰浊、阴虚、郁热等。  相似文献   

3.
瘀血是指血瘀滞于体内,包括溢于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内,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所引起的病证。主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外伤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所形成。故《医林改错》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瘀,以致气虚血瘀之症。”  相似文献   

4.
<正>瘀血是指人体内血液流行不畅而停滞,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形成病理产物,以及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脏腑经络之中的病理变化。血瘀证是指由于瘀血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称。血瘀证理论发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代医家发展日臻完善。又经现代医家陈可冀等人的研究,血瘀证理论更加客观化,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血瘀证本质1.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与变形规律,临床常用的指标有红细胞压  相似文献   

5.
血瘀证是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血瘀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尤其是骨伤科疾病。孙达武教授结合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认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瘀滞于某一处,或者血流速度减慢,运行不畅,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血液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气血经脉为瘀所闭,故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临床上许多骨伤疾病以肢体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而前来就诊。孙老结合临床辨证施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收效甚佳,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血瘀证是指体内血液停滞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以疼痛、肿块、出血、舌紫、脉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大部分为血瘀证。血小板被认为是参与血栓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聚焦中医血瘀证的范畴,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与之息息相关,临床和实验室针对血小板活化聚集等功能的研究也被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目的在于治疗和预防中医血瘀证。该文在中医血瘀证的范围内,收集并分析了目前关于血瘀证血小板功能异常的研究、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以及活血化瘀方药对血瘀证血小板的作用等内容,旨为血瘀证血小板机制研究及其中医药防治通路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瘀血与血瘀     
总结了瘀血的别称,血瘀学说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及代表医家的贡献;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血瘀学说的现代发展;活血化瘀药物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愈心痛胶囊主要由红参、三七、延胡索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强心止痛之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患。内皮素是迄今所知体内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因子,参与血栓形成、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本质,探讨血浆内皮素与血瘀证的关系和愈心痛胶囊对血瘀证的影响,本实验以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的方法,造成急性实验性犬心肌缺血模型,以诱导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性的异常状态,形成中医血瘀证,并动态观察了给药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崔尊建  眭承志 《光明中医》2013,28(5):1087-1088
血瘀证病理变化的现代物质基础研究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脂类代谢,导致血液流变和微循环发生改变;而血脂异常是血瘀的生化物质基础,脂质代谢的紊乱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成因之一,雌激素通过影响脂类代谢而与血瘀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代研究认为,血瘀在肺癌的发生、增殖及转移等病理过程中均有不同的表达。中医学认为,血瘀证是肺癌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对血瘀证的认识1.1血瘀证的中医学认识:血瘀证也称瘀血证,为中医辨证的常见证型。血瘀证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经脉,或瘀积于脏腑而形成的瘀血内阻。血瘀证病情复杂多变,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患,是一组颇具特色的症状群,归纳起来特点如下:①疼痛:多为剌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昼轻夜重;②肿块:外伤致瘀在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可形成积聚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③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④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功效的生物力药理学诠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活血化瘀治法是中医临床关于血瘀证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为了规范其临床诊疗评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于1986年曾制定了血瘀证的辨证诊断标准,包括主要临床表现、辅助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3个方面,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一般地说,中医药学术语的内涵往往难以被西医学术界所理解;但是,“血”的概念在中西医之间是大致相通的,它主要是指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正因为如此,血瘀证诊断中的实验室客观指标基本都是血液循环的相关指标,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聚集、血流动力学、组织病理观察及血管阻塞等7个方面来评价。这些客观指标都涉及到血管、血液和血流及其相互问的作用。众所周知,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和血管流动与变形的一门学科。因此,从广义上讲,上述实验室指标都与血液流变学密切相关。所以,血液流变学已成为血瘀证诊断与活血化瘀研究的重要而实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166例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蓉  王继红 《新中医》1989,21(8):10-11
本文论述了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研究结果除血沉、血沉方程 K 值外,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相比均明显增高,认为血瘀证的实质就是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固本祛瘀Ⅰ号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研究观察了癌症患者的气虚血瘀证及固本祛瘀Ⅰ号配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充变学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虚血瘀证普遍存在于癌症患者中,且化疗使气虚血瘀证出现率增高;气虚血瘀证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益气活血法配合化疗不仅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完成率,而且能够改变血液高凝状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液高凝状态与肿瘤的复发转移有关,故认为本方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164例肾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与血瘀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观察了164例肾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与血瘀证的关系。结果肾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含血凝指标)检测值多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并随病情恶化而显著加重(P<0.05~0.01)。血液高粘滞综合征(BHS)和血瘀证发生率,也随病情恶化而显著增加(P<0.05~0.01)。BHS分组与血瘀证分度、血凝指标与病变严重性均呈正相关。结果提示:BHS是血瘀证重要病理基础之一;BHS和血瘀证是肾炎病变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与肾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民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72-1873
血瘀是指外伤或出血,导致离经之血停留于体内某一局部,形成瘀血;气虚鼓动无力,血的运行迟涩;阴血衰少,血脉不充,亦可使脉道涩滞,血行不畅;情志失调,导致气机郁结,气滞而血瘀;寒邪客于经脉,血得寒则凝,血液凝滞,经脉不通而成瘀;热邪入血,血热互结,热灼阴血,也可煎熬成瘀,瘀血常因阻滞的部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病证.中医的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状态、病势等)概括.血瘀和血瘀证是中医学中独特的理论体系,而活血化瘀方法又是古今临床上重要的治病大法之一,它具有通利血脉以祛除瘀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行不畅或瘀血内结之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发现它可以在多种疾病中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一些久病难症顽症的所谓“血瘀证”的治疗,活血化瘀法更显示出其不容置疑的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16.
1 脑出血存在血瘀证 血瘀证是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局部血液滞留,或离经之血蓄于体内。无论是按照中医经典的“蓄血”、“恶血”、“浊血”、“死血”等,还是按照现代医学研究所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判断,脑出血存在血瘀证。再从其证候看,无论是中经络,还是中脏腑,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证表现,如嗜睡、朦陇、昏迷、麻木、疼痛、偏瘫等等。实质上两者与血瘀的程度呈正相关,即与  相似文献   

17.
杨建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72-1873
血瘀是指外伤或出血,导致离经之血停留于体内某一局部,形成瘀血;气虚鼓动无力,血的运行迟涩;阴血衰少,血脉不充,亦可使脉道涩滞,血行不畅;情志失调,导致气机郁结,气滞而血瘀;寒邪客于经脉,血得寒则凝,血液凝滞,经脉不通而成瘀;热邪入血,血热互结,热灼阴血,也可煎熬成瘀,瘀血常因阻滞的部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病证.中医的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状态、病势等)概括.血瘀和血瘀证是中医学中独特的理论体系,而活血化瘀方法又是古今临床上重要的治病大法之一,它具有通利血脉以祛除瘀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行不畅或瘀血内结之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发现它可以在多种疾病中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一些久病难症顽症的所谓"血瘀证"的治疗,活血化瘀法更显示出其不容置疑的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血瘀证血液理化特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血瘀证的证型实质。方法:检测216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高切速全血粘度(ηHB)、低切速全血粘度(ηL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AI)、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浆纤维蛋白原(Fb)、前列环素(PGI_2)、血栓素(TXA_2)的浓度。结果:气滞血瘀组ηLB、A显著升高,PGI_2/TXA_2明显下降,血液呈高聚状态;阴虚血瘀组CH、HCT、Fb、AI、ηLB明显增高,血液呈高浓、高凝、高聚状态;痰浊血瘀组ηLB、ηP、TG显著升高,血液里高粘状态;气虚血瘀组仅ηHB有所升高,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提示血瘀证的不同证型有不同的生化物质基础,血液理化特性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密切。为血瘀证进一步分型论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血瘀证为证候规范名之一,血瘀证相关理论在中医典籍中有大量记载,但"血瘀证"一词明确提出较晚,由清·陈修园提出。血瘀证相关证治理论先后经历了先秦两汉的理论奠基,隋唐至金元的传承发展期,明清发展成熟期,最终在近现代得以创新及规范。在王清任《医林改错》问世之前,血瘀与瘀血相互混称没有区别,血液滞留或凝结于体内可称为血瘀或瘀血,由血瘀或者瘀血所引起的病证便是血瘀证。王清任书中的血瘀证已经比较接近现在血瘀证概念内涵,既有瘀血内阻又包括血行迟缓、郁滞所致的病证。建国以后血瘀证相关研究不断创新,血瘀证也作为规范证候名被广泛应用,同时其内涵也在逐渐扩大,随着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多次修订,血瘀证概念、范畴也得到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20.
外伤血瘀与化瘀的凝血流变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新发展的凝血流变学指标从凝血时间,速率和强度三方面评价血瘀证,研究并建立了外伤血瘀的定量动物(大鼠)模型,揭示了外伤血瘀可出现高凝-低凝-回复的三时相变化规律,首次采用活化能研究外伤血瘀证,血瘀的凝血活化能亦呈现时相性改变,与凝血的时相变化一致,这就从血液体系热力学参数的角度深化限对外伤血瘀本质的认识,对于中三七止血和抗凝活血作用进行了体内外多指标评价,观察到口服三七与煎剂的促凝作用,对外伤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