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碘复用于感染根管冲洗消毒的细菌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碘复冲洗消毒感染根管的抗菌效果。方法:共收集35例感染根管标本,实验组20例用0.5g/L碘复冲洗根管然后封5g/L碘复原液,对照组15例用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封FC于根管,分别在用药前后进行细菌标本采样、培养、分离与鉴定,观察CFU变化及细菌检出情况。结果:使用0.5g/L碘复冲洗根管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临床用H2O2和生理盐水联合冲洗的效果;用5g/L碘复封药消毒根管的杀菌作用与FC相当。结论:碘复对感染根管内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超声冲洗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效果及其作为根管超声冲洗液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90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颗患牙,第1组手持器械结合机用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常规针管式双氧水与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第2、第3组同第一组进行根管预备,分别以生理盐水、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冲洗液进行根管超声冲洗,根管预备前后分别根管内取样进行厌氧菌培养。结果:第2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明显大于第1组(P〈0.05);第3组厌氧菌减少程度大于第2组(P〈0.01)、显著大于第1组(P〈0.001)。结论:超声波在根管预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酸性氧化电位水配合超声冲洗能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的厌氧菌,是一种理想的根管超声冲洗消毒液。  相似文献   

3.
碘复冲洗消毒根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磺复冲洗消毒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147颗作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0.05%碘复冲洗根管并用0.5%碘复消根管;对照组用3%H2O2和生理盐水联合冲洗根管及用甲酚醛液消毒根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洗必泰葡萄糖酸盐作为根管冲洗药物,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灭菌作用。方法:在无菌盖玻片上制备粪肠球菌生物膜,应用0.2%和5%洗必泰葡萄糖酸盐冲洗,分别作用1min和5min,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灭菌效果。结果:0.2%或5%洗必泰葡萄糖酸盐的灭菌效果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5%洗必泰葡萄糖酸盐作用1min的灭菌效果明显优于0.2%洗必泰葡萄糖酸盐(P<0.05),而其作用5min的灭菌效果与0.2%洗必泰葡萄糖酸盐者无差异(p>0.05)。结论:洗必泰葡萄糖酸盐具有明显的杀灭粪肠球菌生物膜的作用,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灭菌效果不同,然而尚不能达到完美的根管冲洗消毒目的。  相似文献   

5.
金栀含漱液用于感染根管冲洗消毒的细菌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金栀含漱液对感染根管冲洗消毒的抗菌效果。方法:选择27例患者的感染根管患牙3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颗。实验组采用金栀2倍稀释液冲洗根管,浓缩液作为根管消毒药物。对照组采用氯亚明冲洗根管,氢氧化钙药尖消毒根管。根管预备冲洗前、预备冲洗后、封药后分别取细菌样本进行厌氧培养、分离和鉴定,计算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2组细菌检出率、CFU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实验组专性厌氧菌的检出率由73.3%下降到预备冲洗后的46.7%和封药后的13.3%,对照组厌氧菌的检出率由73.3%下降到预备冲洗后的20.0%和封药后的26.7%,2组细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9721)。实验组专性厌氧菌CFU由1462.9下降为预备冲洗后的27.9和封药后的15.7,对照组厌氧菌CFU由1402.8下降到预备冲洗后的14.0和封药后的45.1,2组细菌检出量无统计学差异(P=0.688)。结论:金栀含漱液对感染根管内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四种冲洗剂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清除效果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用的根管冲洗剂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感染的清除效果。方法建立粪肠球菌根管内感染模型,实验组用4种常用的化学冲洗剂、对照组用0.9%NaCl溶液冲洗根管。冲洗前、后计数根管内的细菌量,检测残余细菌并观察72h细菌复苏情况。结果化学冲洗剂的杀菌效果明显好于0.9%NaCl溶液(P〈0.05),2.5%次氯酸钠及2%氯己定明显好于3%H2O2(P〈0.05)。结论2%氯己定、2%氯胺-T的杀菌效果与2.5%次氯酸钠相似,3%H2O2杀菌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几种常用消毒方法灭活藻酸盐印模表面乙肝病毒的效果.方法:采用ADA建议的消毒方法,对表面污染有乙肝病毒血清的藻酸盐印模进行消毒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灭活效果进行检测.结果:1500mg/L的NaClO消毒液浸泡消毒10min或喷涂消毒25min可完全灭活HBsAg;2%中性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40min可完全灭活HBsAg;2%中性强化戊二醛消毒液喷涂消毒60min灭活HBsAg效果不可靠;臭氧消毒60min仍无效.结论:浓度为1500mg/L的NaClO消毒液浸泡消毒10min或喷涂消毒25min、2%中性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40 min三种消毒方法可灭活印模表面的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8.
12种根管冲洗剂对8株根管内优势厌氧菌的杀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感染根管内常见的8株厌氧菌国际标准菌作为指示菌,对12种临床上常用的根管冲洗药物的厌氧菌抑菌特性进行了评价,认为15%EDTA可作为首选的根冲剂。  相似文献   

9.
臭氧水对伴放线放线杆菌的灭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臭氧水对牙周可疑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灭活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和和化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用4、8、15mg/L的臭氧水分别对悬液中A。作用1、2、3min。结果当臭氧水浓度为4mg/L对悬液中An没有杀灭作用。当臭氧水浓度为8mg儿时,对悬液中An作用1min,杀灭率为57%,当浓度上升至15mg/L时,对悬液中Aa作用1min.杀灭率上升至98%.而延长杀菌时间至3min.杀菌率维持在97%~99%。结论在25℃的室温条件下.臭氧水浓度达到15mg/L.臭氧水温控制在15℃~18℃时对悬液中Aa有快速、有效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臭氧水与2%氯亚明、3%双氧水对感染根管细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定量悬液法,分别将臭氧水、2%氯亚明、3%双氧水3种冲洗剂作用于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具核梭杆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 n )、牙髓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 P. e )、粪肠球菌( Enterococcus faecalis,E. f),作用时间分为15s、30s和60s 3组,分别计算杀菌率,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3种冲洗剂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4种感染根管细菌杀菌率的差异。结果3.69 mol/L臭氧水对P. g、F. n、P. e、E. f作用15s时,杀菌率为99.89%、99.94%、99.67%、99.91%;作用30s时,杀菌率为99.96%、99.94%、100%、99.93%;作用60s时,杀菌率分别为99.91%、99.95%、99.99%、99.93%;杀菌率无显著差异( P>0.05),且与2%CR、3%H2 O2比较,杀菌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69mol/L臭氧水与常用根管消毒剂2%氯亚明和3%双氧水均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用于根管消毒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根和根管数目,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需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采用X线片观察牙根数目和扩大针探查根管数目。结果:在677个下颌第一磨牙中,2个牙根的发生率为84.9%(575/677),为近中根和远中根,3个牙根的发生率为15.1%(102/677),为近中根、远中根、远中舌根;2个根管的发生率为0.1%(1/677),为近中远中各1个根管,3个根管的发生率为74.7%(506/677),为近中2根管,远中1根管,4个根管的发生率为25.1%(170/677),为近中2根管,远中2根管。2个牙根4根管的发生率是11.8%,3个牙根4根管的发生率是100%。结论:远中舌侧牙根(RE)的出现增加了4个根管的发生率;在根管治疗术时对牙根和根管数目的仔细检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试尖后根管充填患牙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06~2007年完成的根管充填病例共486个患牙X线片及临床资料,按试尖与未试尖分成实验组263个牙和对照组223个牙,通过对比充填内1周疼痛发生率观察两组根管充填质量。结果:①实验组和对照组恰填、超填和欠填率分别为88.97%和72.65%、4.18%和15.25%及6.84%和12.11%。恰填率和超填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痛率、可自愈疼痛率和非自愈疼痛率分别为90.11%和79.82%、9.13%和14.80%及1.14%和4.93%。无痛率和非自愈疼痛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恰填率与无痛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试尖可明显提高根管充填质量,提高近期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e histopathogenesis of vertical root fractur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方继荣  杨玲  郑春玉  陈勃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25(2):152+148-152,148
收集本科48例远中根严重龋坏、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分根拔除远中根,保留近中根,联合第一磨牙作为桥基牙单端固定桥修复第二磨牙.修复5年后复查,总有效率92.4%,固定桥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远中根严重龋坏吸收的第二磨牙保留近中根,单端固定桥修复第二磨牙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颜雯  吴友农 《口腔医学》2016,(6):532-535
目的以Cortisomol糊剂为对照,评价iRoot SP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0颗临床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或慢性根尖周炎的恒牙随机分为2组,每组60颗,分别使用iRoot SP和Cortisomol糊剂配合牙胶尖进行充填,比较两组术后7 d疼痛反应,3个月和2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iRoot SP和Cortisomol糊剂治疗后7 d的疼痛反应均较轻(P>0.05),3个月后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4.83%和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iRoot SP糊剂的治疗成功率(93.10%)明显高于Cortisomol组(80.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Root SP糊剂和Cortisomol糊剂都可以显著减少术后近期疼痛反应,远期疗效iRoot SP糊剂优于Cortisomol糊剂,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方预展后离体第一磨牙各根管弯曲度的变化及对初锉选择的影响。方法上下颌离体第一磨牙各30颗,共163个根管,平行投照法拍摄X线片,用Schneider法测量根管弯曲度,用GG钻进行冠方预展,比较预展前后根管弯曲度和初锉大小的变化。结果冠方预展后弯曲度比术前减小4.9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原始弯曲度越大,预展后弯曲度的改变也越大。冠方预展后各根管初锉号数比术前增大,平均为0.06±0.05mm。结论冠方预展去除了根管上段的干扰,减小了根管的弯曲度,增大了初锉号数,使根管根尖部的预备变得容易,有效。提倡在根尖部预备之前先行冠方预展。  相似文献   

17.
根管钉加强烤瓷冠基牙抗折强度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根管钉对加强前牙死髓牙作为烤瓷冠基牙的抗折强度和提高最大破坏荷重的作用效果.方法将作不同处理的下中切牙在两支点中央承受匀速压力荷载,直至在颈缘处折断.得出最大破坏荷重,并根据公式R=3pl/2bh2计算出抗折强度.结果活髓烤瓷冠基牙最大破坏荷重为14.5±1.0kg,抗折强度为575±22kg/cm2,死髓烤瓷冠基牙最大破坏荷重为8.0±1.25kg,抗折强度为318±31kg/cm2,置根管钉烤瓷冠基牙最大破坏荷重为29.5±2.0kg,抗折强度为916±46kg/cm2.结论根管钉是一种加强前牙死髓牙作为烤瓷冠基牙抗折强度和提高最大破坏荷重的简单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根管冲洗剂在灭菌和除去根管玷污层使根管达到无菌状态中的作用。方法:将108颗作根管治疗的单根患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照组用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分别在冲洗根管前后将根管内容物做细菌培养,检测有无菌落生成,再将20颗新鲜离体牙按上述方法分组处理,对每组患牙根管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评价除去根管玷污层效果。结果:在根管冲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根管内容物细菌培养阴性率无显著差异,在除去根管壁玷污层效果方面,2组也无显著差异。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根管冲洗剂,可有效杀灭根管内细菌和去除根管玷污层,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机械预备过程中加入连续根管外冲洗对根管内液体置换的影响。方法: 根据根管预备过程中是否加入连续根管外冲洗,将60个标准化树脂模块分为5个实验组。在标准化树脂模块中注入纯黑墨水,完成各实验组的预备和冲洗方案后,测量每个实验组标化根管模块内剩余液体的吸光度(A)值,判断根管内液体置换情况;同时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模拟根管锉在根管内做上下运动时根管内液体的流场。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动预备过程中加入连续根管外冲洗的3个实验组,根管内剩余液体的A值显著低于不加入根管外冲洗的实验组(P<0.05),但3个实验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显示,加入连续根管外冲洗后,在根管中部存在液体的“有效返流区”,部分置换根管内液体;并且外冲洗进入根管内的液体通过锉的上下运动可以被输送至根尖区。结论: 机动预备过程中连续根管外冲洗进入根管内的液体,可部分替换原根管内溶液,稀释、改善根管内环境,对后续常规根管冲洗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面沟(分叉痕迹)的发生特点,以及对X线片判断牙根和根管形态的影响。方法:69个离体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的15个牙有明显根面沟,先对牙齿进行近远中向及颊舌向X线照像。然后打开髓腔,用^#15扩大针插入根管到根尖孔,再模拟临床颊向目标法拍X线片(Buccal object rule,与常规拍片成30~40度夹角)。结果:15个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面沟均可在近远中向及颊向目标法X线片上出现影像,这些影像易被误诊断为多根、多根管或其他异常表型。结论:由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相对高的根面沟发生率(22%),可造成对X线片牙根或根管形态判断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