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度近视白内障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74例(102眼)。其中Ⅱ级核4眼,Ⅲ级核78眼,Ⅳ级核14眼,V级核6眼,施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月裸眼视力≥0.5者53眼(51.96%);矫 正视力≥0.5者70眼(68.63%)。并发症主要包括后囊破裂4眼(3.92%)。角膜水肿7眼(6.86%),视网膜脱离2眼(1.96%),后囊不同程度浑浊6眼(5.89%)。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但对棕色或黑色的V级核应慎重考虑其术式,以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眼轴,26.5mm的28例(38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其中Ⅱ级核10眼,Ⅲ级核20眼,Ⅳ级核8眼,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月视力≥0.5者27眼(71.1%),并发症主要包括后囊破裂2眼(5.3%),角膜水肿6眼(15.8%),眼轴〉30mm组,视力效果不及眼轴26.5 ̄30mm组。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3.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及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Wang W  Yang G  Nin W  Fang J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94-29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及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计102例(120只眼)眼轴长≥28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Ⅱ级核5只眼,Ⅲ级核84只眼,Ⅳ级核16只眼,Ⅴ级核15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及原位超声乳化碎核,超声能量设定Ⅱ或Ⅲ级核为50%~60%,超声时间40~130秒,平均71.3秒。Ⅳ或Ⅴ级核采用超声乳化中央切核和手法出核,超声能量设定为65%~70%,超声时间48~82秒,平均68.7秒。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52只眼(43.4%),矫正视力≥0.5者75只眼(62.6%)。术后随访11~22个月,平均14.5个月。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6.7%)和后囊膜破裂(4.2%)。未见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良好视功能、矫正屈光不正、预防视网膜脱离、减少后发障及手术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27例(33眼)眼轴〉25mm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其中Ⅱ级核4眼,Ⅲ级核18眼,Ⅳ级核9眼,Ⅴ级核2眼。结果 术后最佳视力〉0.5者24眼占72.7%,随访6 ̄24月,平均15.3月,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浑浊5眼占15.2%,无视网膜脱离。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且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48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轴长度(26.78~34.56)mm,平均(27.43±2.80) mm,其中眼轴≤30 nm者36眼;眼轴>30mm者12眼.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悬韧带离断1眼,后囊破裂2眼,经处理均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眼轴≤30 mm的36跟中术后视力≥0.3者30眼(83.3%);眼轴>30 mm的12眼中术后视力≥0.3者5眼(41.7%).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但眼轴> 30 mm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与眼轴长度及黄斑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26例(32眼)白内障患者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晶状体核硬度均在Ⅱ~Ⅳ级范围,采用环形撕囊或邮票式截囊,对整体核采用高能量低负压的原则,将其分成数个核碎块,然后采用高负压低能量的原则进行乳化吸出;对软核先采用挖碗法吸出核较硬部分,后直接吸出核板。常见的并发症为后囊破裂、虹膜损伤和内皮水肿等。术后随访1~6mo,术后1wk裸眼视力≥0.5者22眼(68.8%),≥1.0者8眼(25.0%),术后3mo裸眼视力≥0.5者30眼(93.8%),≥1.0者11眼(34.4%)。本文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度近视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45例(5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植入5.5mm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平均年龄57.3岁(42-72岁)。平均眼轴长28.2mm(26.3-32.8mm)。Ⅱ级核12例,Ⅲ级核44眼,Ⅳ级核2眼。结果 术后1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44眼占75.8%,其中眼轴长26-30mm组42眼占95.5%,眼轴>30mm组2眼占4.5%。矫正视力≤0.1者3眼,均有明显而广泛的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较快、较好,但眼轴过长(>30mm)及眼底黄斑病变严重者,视力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46例(77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通过3.2mm切口植入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查,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眼轴长度的变化。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100%囊袋内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有59眼、60眼、65眼和65眼。术后6个月患者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 -1.04±0.59)D、(-0.23±1.14)D、(43.72±1.16)D、(28.46±1.77)mm、(2041±825)个·mm-2。与术前相比,球镜度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两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效果良好,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晶状体乳化术植入国产与进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效果。方法 79例87眼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小切口(巩膜隧道或角膜隧道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第1天83眼裸眼视力视力≥0.5(93.1%),术后1周87眼≥0.5(100%),61眼≥1.0(70%)。术后随访半年以上69眼≥1.0(79.3%)。结论 白内障小切口超声乳化折叠式IOL植入术具有视力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对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同时植入负低度数后房型人工晶体最佳效果。方法采用角膜隧道切口,原位超声乳化碎核,超声能量设立Ⅱ或Ⅲ级核为50%~60%,超声时间50~120s,22例(29眼)眼轴长≥28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22眼(75.9%),矫正视力≥1.0者7眼(24.1%),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7.2%),未见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具有切口小、散光小、联合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预防视网膜脱离或减少后发障及手术并发症等优点,恢复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