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见于老年患者,采用自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本方及其所包含之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夹脊电针和局部围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围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疼痛(VAS)评分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夹脊电针治疗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韩为琨主任医师从医近40年,临床擅长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兹选介验案如下。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郑某,女,70岁,2004年1月5日初诊。3个月前曾患带状疱疹在医院治疗后皮疹消退。现右侧胸胁部灼热刺痛,局部有蚁行感,皮肤瘙痒。查右侧第5肋间皮肤有呈带状分布的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甲硫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桃红四物汤加减并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及止痛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3%,对照组为77.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难忍,部分患者应用止痛药疗效不佳。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输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治疗结果针灸操作:疼痛部位按常规消毒后,以0.35×25mm不锈钢针灸针,沿皮损相隔2cm肋间平刺,留针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35例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患者分为针刺组 (18例 )和西药组 (17例 )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与结论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 72 %。西药组总有效率 30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口服止痛药物的疗效 ,是临床治疗此类病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冯氏排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脱落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冯氏排针法沿病灶肋间神经给予针刺同时配合病灶肋间神经对应夹脊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3例用美洛昔康片、卡马西平片,治疗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冯氏排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思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思路,并包含笔者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围刺法,对照组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围刺法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以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对照组24例以消炎痛、维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2%,对照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多为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密集成群的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易发生后遗神经痛,一般很少见到双侧发病,亦少有复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超过一个月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烧灼样,拉紧样、切割样及钻孔样等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生物共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选龙眼穴为主穴针刺治疗,并以桃红四物汤合金铃子散加减为基本方进行口服治疗,再配合百康生物共振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药结合生物共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复合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疾病,西医药治疗存在明显的不足。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理研究长期匮乏。通过对近5年的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中外文献研究进行整理,简单阐析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可能存在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对照组则单用微波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从而评估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值比较(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可持续数月,重则数年,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张丰川教授善于应用益气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本文将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皮肤病中毒邪的概念、益气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代表方药及临证加减出发,探讨应用益气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7.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每天2次;对照组15例,口服消炎痛25mg,每天3次。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0.0%,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1次/d,肌肉注射;布洛芬片0.3 g,3次/d,口服);治疗组采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1剂/d。2个疗程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5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研究,比较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各种疗法,试图找到一种简单易控、效佳、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比较发现,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其特有的优势,能有效减轻疼痛,并能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所致的精神症状,副作用及生理干扰少,操作简单易控,易于推广,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  相似文献   

20.
中医经方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顽固性神经痛有一定优势,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通过经典病案分析,总结临床治疗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