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致盲率极高。常见的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酵母菌等[1]。收集自2011-2013年共1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资料,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角膜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旭光 《中国医刊》2003,38(6):59-61
细菌是化脓性角膜炎的最常见病因 ,细菌性角膜炎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到目前为止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在发展中国家 ,细菌性角膜炎是角膜盲第一位的病因。细菌性角膜炎发生往往有危险因素 ,或称为相关因素存在 ,任何能够破坏泪液、角膜上皮、角膜缘血管及角膜内皮细胞完整性的因素均可为细菌感染提供机会。最常见的相关因素有外伤、配戴角膜接触镜、眼表疾病、角膜手术、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等。造成角膜炎的细菌种类众多 ,其中以微球菌科 (主要是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 )、链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及肠杆菌科为主 ,约 87%的细菌性角膜炎是由上…  相似文献   

3.
吴静  胡东  杨小康  张荣波  顾志波  孙丹  张世武 《广东医学》2014,35(15):2317-2320
目的 建立多重PCR体系对单纯疱疹病毒(HSV)、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同时诊断,并对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真菌进行菌属鉴定.方法 建立两个多重PCR体系,检测HSV Ⅰ型、HSVⅡ型、4株棘阿米巴分离株及9种主要真菌性角膜炎致病真菌,比较该体系对真菌临床菌株、人类基因组及其他血液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效果.结果 根据DNA模板,该体系可扩增出不同特异性条带,能够准确检测HSV和棘阿米巴,并将9种待测真菌分为4个菌属.84株真菌受试菌株中81株的鉴定结果与常规鉴定结果一致.该体系对人类基因组及其他血液常见致病微生物DN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模板最低阳性扩增的浓度均为10 fg.结论 通过两个多重PCR体系可同时诊断HSV、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并可将真菌性角膜炎在菌属水平进行鉴定.该方法具有高效、简便、特异、灵敏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其发生多与外伤有关。特别是植物性外伤,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广泛使用,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早期明确诊断并结合正确治疗意义重大。我院对2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0.2%氟康唑(大扶康)局部滴眼,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真菌性角膜炎654例感染谱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Zhong WX  Xie LX  Shi WY  Sun S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81-1685
目的 对654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真菌性角膜炎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危险因素、季节变化、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和治疗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感染性角膜溃疡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61.9%)。角膜损伤(51.4%)特别是植物性物质损伤(25.7%)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在秋冬季比春夏季更高,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氢氧化钾湿片直接镜检法的诊断阳性率为88.7%。分离到的真菌中镰刀菌属最多见(73.3%)。604例(92.4%)患者接受了手术干预,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399例(66.0%),板层角膜移植177例(29.3%)。结论 镰刀菌属是真菌性角膜炎中最主要的病原。氢氧化钾湿片直接镜检法以其快速、简便和高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推广。角膜移植术仍然是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炎的最有效方法,建议早期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湛江地区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 方法对70例疑患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取病变角膜上皮组织,分别进行真菌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并对检查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 结果70例病眼患者均检出真菌,涂片镜检真菌阳性67份,阳性率为95.7%,真菌培养阳性65份,阳性率92.9%,总一致性为89.6%.检出菌种分属14个属26个种,其中镰刀菌属22株(33.8%),弯孢霉属20株(30.8%)、曲霉属4株(6.2%),球孢子菌属4株(6.2%),其他菌属15株(23.1%). 结论北热带的广东湛江地区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和弯孢霉属,主要菌种以新月弯孢霉最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氢氧化钾(KOH)涂片镜检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价值,了解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取5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标本,作KOH涂片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 KOH涂片镜检法和真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58.62%(17/29)、52.94%(9/17),两者的真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份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3属3种真菌,其中镰刀菌属、暗色孢科真菌、酵母菌分别占35.29%、11.76%、5.88%。结论 KOH涂片镜检法是早期诊断本病的简单、有效方法,镰刀菌和暗色孢科真菌是宁夏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链隔孢霉性角膜炎的感染状况。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角膜刮片检查及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链隔孢霉的形态结构、培养状态及药敏试验结果与其它真菌均不同。结论不同的真菌菌属,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等均有所不同。早期正确鉴定真菌的种属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非常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在我国居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占感染性角膜炎的62%。迄今发现70余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以曲霉菌和镰刀菌为主,其他尚有白色念珠菌、酵母菌、青霉菌以及头孢霉菌等。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多见于植物外伤后。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目前仍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胶东半岛地区真菌性角膜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真菌性角膜炎病人28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2例病人中男176例(62.4%),农民234例(83.0%),发病的集中年龄为20~60岁。175例有角膜外伤史,其中植物外伤史占60.6%。真菌培养镰刀菌阳性率59.0%(92/156),占首位。角膜清创、碘酊烧灼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率42.6%,药物及手术治疗后最终眼球保存率95.7%。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多发于有角膜外伤的中老年男性农民,致病菌以镰刀菌为主,角膜清创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可控制早期病情,手术仍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镰刀菌属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绝大多数由镰刀菌属所致,其中茄病镰刀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1].本文报道1例经局部外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的茄病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镰刀菌属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绝大多数由镰刀菌属所致,其中茄病镰刀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1].本文报道1例经局部外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的茄病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同时探讨影响其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19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相关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眼部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152例(77.9%)。主要的致病真菌属为镰刀菌属75例(49.3%),曲霉属35例(23.0%),链格孢属23例(15.1%)。常见真菌对那他霉素敏感度最高,总敏感度达到89.5%,对氟康唑敏感度最低,总敏感度6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35g/L、患病天数≥14天、病灶情况分级为Ⅲ~Ⅳ级及上皮修复时间≥21天为影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镰刀菌属是本地区主要的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度最高,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我国真菌性角膜病高发区致病真菌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真菌性角膜病高发区的致病真菌种类以及致病菌种在各地区间的差异。方法:对我国华中的郑州地区、华北的石家庄地区以及华南的广州地区1975年1月至1997年6月间61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分析并分类到种。结果:615例菌分为18属47种。华北及华中地区的主要致病菌属基本相同,依次为镰孢菌属、曲霉属、青霉属,但主要致病菌种两地区略有差异。广州地区1975年1月至1986年12月的资料显示主要致病菌依次为曲霉属、镰孢菌属、青霉属,近8年则依次为镰抱菌属、曲霉属、弯孢霉属。结论: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首位致病菌为镰抱菌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镰刀菌属、曲霉菌属和链格孢霉属3种常见菌属导致的真菌性角膜炎( FK)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危险因素等相关特点,旨在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因3种常见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易感人群特点、感染危险因素、感染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种常见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伪足(7例)、前房积浓(4例)、卫星灶(3例)、苔被(2例)、内皮斑(1例)和免疫环(1例)。镰刀菌属的感染灶面积为18.22±15.37mm2,曲霉菌属为14.59±14.62mm2,链格孢霉属为16.32±32.78mm2,3种菌属的感染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有合并细菌感染(其中镰刀菌属1例,曲霉菌属1例)、合并角膜穿孔(其中镰刀菌属1例,曲霉菌属1例)、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其中镰刀菌属3例,曲霉菌属2例,链格孢霉属1例)。结论:镰刀菌属与曲霉菌属所致FK的病情进展快,其中镰刀菌属感染面积较大,主要有伪足和卫星灶等临床表现,曲霉菌属主要表现为前房积脓、苔被、内皮斑和伪足,链格孢霉属主要表现为伪足、前房积脓和卫星灶。研究3种感染菌属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 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28例(28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8—72岁,平均43.6岁;农民25例,学生1例,其他2例。26例有植物性外伤史,大多为稻草、树枝、竹枝等刺伤角膜及角膜异物剔除后引起真菌感染,2例因为长期局部使用各种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  相似文献   

17.
84例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敏感试验与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筛选抗真菌角膜炎敏感药物及耐药菌株。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法 84例真菌性角膜炎均经10%KOH湿片镜检查到菌丝或孢子确诊。取病灶坏死组织接种于沙氏培养基和玻片培养进行真菌菌种鉴定。根据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色泽、菌丝和孢子的形态等进行综合分析鉴定真菌菌种。将浸有抗真菌药液药敏植片置于真菌培养基表面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84例真菌中镰刀菌42例,交链互隔菌11例,酵母菌9例,曲霉菌8例,弯孢霉菌3例,青霉菌2例,枝顶孢霉菌1例,白色念珠菌4例,毛霉菌2例。那他霉素对镰刀菌感染为高敏。氟康唑对丝状菌耐药。对白色念珠菌、交链互隔菌角膜感染有效。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又可防止药物滥用。增强药物治疗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确诊的21例真菌性角膜炎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采用抗真菌及抗生素药物,并局部清创、搔刮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21例确诊病例中,19例发病与植物性角膜外伤有关,2例原因不明因就诊太晚未及时治疗致全眼球炎行手术治疗,19例治愈.结论 植物性眼外伤是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采取联合用药,可使病情逆转,保留更多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前,真菌性角膜炎日益增多,且致盲率高。玻片法和培养法检查真菌性角膜炎的菌种,按菌种可分为丝菌性和酵母菌性角膜炎。我们对110例临床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进行常规生物培养,有94例(85.5%)属丝菌性,其中玻片法检出80例;16例(14.5%)属酵母菌性,其中玻片法检出11例;为临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癣是指3种真菌引起的浅表感染:包括大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毛癣菌属,这些真菌属统称为皮肤癣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