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浙江东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优势型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浙江东部地区HBVDNA阳性的HBV感染者100例,应用基因芯片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其中对7例优势基因型进行S基因序列同源性测序复核。结果:100例HBV阳性的血清标本分型率为96.0%,其中B基因型36例(36.0%),C基因型47例(47.0%),BC混合基因型11例(11.0%)及BCD混合基因型2例(2.0%),未分出型的4例(4.0%)。基因芯片分型与S基因序列同源性测序分型结果一致,乙型肝炎感染者检出的基因型以C、B型为主;重型肝炎与肝癌组中c型检出率分别为60%和55%,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C、B基因型与HBVDNA拷贝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及总胆红素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V的基因型存在地区性差异,浙江东部地区的优势基因型为c、B型,与以往报道的结论不太一致。不同临床肝炎型与基因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重型肝炎和肝癌患者检出的基因型多为C型,提示C基因型患者预后较差。基因芯片分型方法可应用于HBV基因的分型,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温州地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V基因型和Ba/Bj亚型的分布,及其与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HBV基因分型和HBVDNA定量,对鉴定为B基因型标本,采用PCR-RFLP结合PCR产物直接序列测定其基因亚型(Ba/Bj)。结果温州地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V基因型B、C、B+C混合型和D型分别占43.92%、53.44%、1.59%和1.06%;C基因型的HBVDNA含量与B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0.05);83例B基因型HBV均为Ba亚型,未发现Bj亚型。结论温州地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V基因型主要为c基因型和B基因型,B基因型HBV主要为Ba亚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兰州地区HBV相关肝癌患者中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HBV基因型及其亚型与HC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兰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和乙型肝炎相关性HCC(HCC组)共142份血清样本,其中HBeAg阳性62份,HBeAg阴性80份.对各组进行HBV DNA的提取及HBV基因组S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将测序后得到的前S/S基因序列引入NCBI的在线病毒基因分型工具来确定HBV基因型.然后采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HBV基因亚型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C基因型19份,其中C1亚型9份,C2亚型10份,B基因型17份,均为B2亚型,B型C型混合型2份,D基因型6份,均为D2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C基因型26份,其中C1亚型9份,C2亚型17份,B基因型8份,均为B2亚型,D基因型2份,均为D2亚型;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C基因型23份,C1亚型5份,C2亚型18份,B基因型6份,均为B2亚型,B型C型混合型1份,D基因型2份,均为D2亚型.HBV基因C2亚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98,P均<0.05).结论 兰州地区HBV感染者中基因型有B型、C型、D型及B型C型混合型.其中B基因型均为B2亚型,C基因型中检出C1、C2亚型,D基因型均为D2亚型.HCC患者和LC患者的C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HB组,C基因型与较为严重的肝病(LC和HCC)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中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北京、清远、深圳、石家庄、汉川、南京、长春、济南、聊城、宁波和温州市共1214份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本,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进行基因型测定,并对其中部分样本以PCR产物直接测序验证。结果在1214份血清中,检测到A基因型9例,占0.7%;B基因型345例,占28.4%;C基因型709例,占58.4%;B、C混合基因型(B+C)151例,占12.4%。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北方地区(长春、北京、石家庄市等)慢性HBV感染者中,C基因型比例较高,分别为58.2%、67.5%和63.6%,山东省聊城和济南市的C基因型比例分别高达90.2%和87.9%。随地理位置南移,B基因型比例逐渐增加,广东省清远和深圳市的B基因型比例分别为71.4%和63.6%。结论HBV基因型分布有明显地区差异。在中国慢性HBV感染者中,HBV C和B基因型为主要流行株。北方地区以C基因型为优势株,而南方地区则B基因型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前HBV可分为A~H8种基因型,基因型可分出亚型,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呈现显著的地理区域性分布。感染基因型C比B的患者有更高的基因变异率、更高的HBV DNA滴度、更严重的肝损害、更低的抗病毒应答率,HBV基因型与肝细胞癌(HCC)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与临床表现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地区原籍人口不同病情的慢性乙肝病毒相关性疾病包括无症状携带者(ASC)、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乙肝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血液标本,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IgM),HBVDNA拷贝数,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及测序鉴定病毒基因型,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本研究检测纳入的研究对象感染乙肝病毒为B、C两种基因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以c型(66.3%)为主,B型(33.7%)次之。c基因型的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B型(P〈0.05)。C型在肝癌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P〈0.05),不同基因型间年龄、HBVDNA拷贝数、AST、AⅡ、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HBV基因型为B型、C型,以C型为主,C型与较严重病情有关,感染不同HBV基因型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瞿卫  立彦  林艳丽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85-1986
目的初步了解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上海克隆生物的HBV-DNA定量检测试剂盒和HBV基因分型诊断试剂盒对166例南京地区HBV感染者进行HBV-DNA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 B基因型71例占42.77%,C基因型81例占48.79%,B/C混合型14例占8.43%,未检出非B非C型。HBV基因型B型、C型、B/C混合型在HBV-DNA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京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以B、C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的分布特点及其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湖南、广西、河南和河北4省(区)25个县(市)280例慢性HBV携带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分析,确定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结果 HBV基因型B、C和D均有分布,分别占29.3%、67.9%和2.9%,其中B和C为优势基因型。adr、adw2、ayr、aywl、ayw2和ayw3等6种血清亚型均有分布,其中adr和adw2为优势血清亚型,分别占64.3%和31.4%。基因型B与adw2血清亚型,基因型C与adr血清亚型有非常密切的基因相关性。280例HBV携带者表面抗原基因序列每100个核苷酸的平均置换频数为2.94。基因型B(adw2血清亚型)毒株核苷酸置换频数为5.63(5.48),而基因型C(adr血清亚型)仅为1.6(1.51)。结论 HBV基因型和血清亚型的分布均有明显的地区性;基因型B及相对应的adw2血清亚型毒株的基因可变性明显高于基因型C及相应的adr血清亚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贵州省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1896、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 T1762/A1764变异分布。方法收集贵阳、遵义、凯里、都匀4地区不同民族无症状携带者(ASC)、慢性肝炎(CH)、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482份,用测序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A1896、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PCR-RFLP确定基因型。结果A1896、T1762/A1764变异检出率分别为23.03%和29.67%。汉族感染者A1896、T1762/A1764变异检出率为27.64%和36.04%,高于侗、苗、布依族感染者合并后的7.96%、8.85%(P<0.01)。A1896变异在B、C基因型中的分布为20.34%和27.13%(P>0.05),T1762/A1764变异为18.97%和46.28%(P<0.01)。A1896、T1762/A1764变异在HBeAg阴、阳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从ASC到HCC组,A1896、T1762/A1764变异分布逐渐增高,LC、HCC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H和ASC组(P值均<0.01)。A1896、T1762/A1764变异的分布:贵阳(分别为31.79%和41.06%)高于遵义(10.94%和14.06%)、都匀(8.64%和11.1I%)及凯里(2.86%和2.86%),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控制了HBeAg、HBV基因型及临床类型影响后,在地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1896、T1762/A1764变异在贵州省不同民族间分布有一定差异。C型感染者易发生T1762/A1764变异,两种变异均与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群HLA—DR基因、HBV基因型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2007~2008年,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与荧光PCR(探针)法,分别对40例慢性乙肝患者(试验1组)、38例肝硬化患者(JR验2组)和34例肝细胞癌患者(试验3组)的HLA—DR等位基因、HBV基因型进行检测,并以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无血缘关系的自愿骨髓捐献者1383例为对照,分析其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结果]HLA—DR1基因的检出率,试验3组为14.71%,对照组为4.85%(P〈0.05);HLA—DR13基因的检出率,试验3组为14.71%,试验1组为0.00%(P〈O.05);试验2组与试验3组各等位基因表型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型B型、C型、非B非C型所占比例,试验1、2、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中,HLA—DR1、DR13阳性的5例均为HBV基因C型;其他29例HBV基因C型23例、非B非C型6例(P〉0.05)。[结论]HLA—DR1可能是肝细胞癌的易感基因.携带HLA—DR13基因位点的HBV感染者更易发展为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首次调查福建省5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HBV相关肝病临床的可能相关性.方法收集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三明市、莆田市等地区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HBV基因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应分析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431例HBV DNA阳性血清中基因B型275例(63.8%),C型100例(23.2%),D型及其混合型共51例(11.8%),未见A、E、F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泉州和三明地区HBV基因B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福州地区(P=0.002;P=0.006);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组都是以基因B型为主要基因型;基因C型在肝硬化中所占比例(47.0%)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14.5%)和重型肝炎组(14.7%)(P=0.009;P<0.001);基因B型的e抗原阳性率(52.4%)显著低于C型(56.0%)(P=0.008);基因D型患者e抗原阳性率(30.8%)也低于C型(P=0.051).对应分析表明原发性肝癌(HCC)与基因D型及其混合型关系密切.结论 (1)福建省HBV感染以基因B型为主,其次是C型,也存在基因D型的流行.(2)福建省部分地区基因型B和C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3)基因B型在年轻患者中可能与重型肝炎的发展有关;基因C型在年长患者中可能更易导致肝硬化.(4)基因D型与HCC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氟乙酰胺急性中毒时有发生 ,其中毒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技术已为预防医学工作者所掌握 ,但氟乙酰胺蓄积性中毒十分罕见 ,经检索国内尚无个案报道。现就集宁市发生的一起氟乙酰胺蓄积性中毒分析报告如下。患者男性 6 3岁 ,2 0 0 1年 6月 2 0日由家属陪送入院 ,主诉神志有时不清 ,妄语 ,肢体阵发性抽搐 ,大小便失禁 ,视力模糊 ,病史已有 4个多月 ,院方即按颠痫收住入院 ,经过 1周对症治疗但疗效甚微 ,遂建议其转入精神病院 ,经精神病专家会诊 ,发现患者有接触鼠药史 ,于是要求卫生防疫部门协助检验。该病例系鼠药商贩 ,同时经销数种鼠药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乙型肝炎(HBV)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了解该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通过荧光探针识别基因型特异性序列,采集分析荧光信号确定病毒基因型,并分别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HBV-DNA含量.结果 532例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占60.2%,其次为B型占31.6%,B、C混合型占6.0%,未分型占2.3%例;C基因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41±1.15)lg拷贝/ml和91.3%,明显高于B型(5.88±1.30)lg拷贝/ml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基因型患者的ALT(130.16±197.19)U/L高于B基因型(125.6±145.02)U/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HBeAg阳性率较B基因型高,C基因型对肝脏损害较B基因型重,并与HBV载量及HBeAg系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BV基因型与HBV-DNA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532例HBV-DNA阳性感染者分别检测HBV病毒基因型、HBV-DNA、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 532例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60.2%,其次为B型31.6%,B、C混合型6.0%,未分型2.3%例;C基因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41±1.15和91.3%,明显高于B型5.88±1.30和83.3%,P<0.01 ;C基因型患者的ALT、AST及TBIL均高于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基因型ALB 28.68±4.32显著低于B基因型30.55±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HBeAg阳性率较B基因型高,C基因型对肝脏损害较B基因型重,并与HBV载量及HBeAg系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乙肝病毒不同基因型和亚型在国内的分布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国内8个地区88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和临床资料,用PCR-RFLP方法鉴定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析不同基因(亚)型与病情间的相关性。结果乙肝病毒B(20.77%)和C (78.22%)基因型为最常见,仅1例为D基因型;所有B基因型均为Ba亚型,C基因型中仅发现C2和C1亚型。北方地区患者多感染C基因型(83.62%)/C2亚型(90.32%)。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患者(P<0.000)。不同年龄段B基因型和C基因型比较发现,感染B基因型的患者在30岁以下、30~50岁和50岁以上年龄段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感染C基因型的患者比例呈现相反趋势(P=0.000)。C1和C2亚型患者的年龄相近。各基因型在肝硬化、慢乙肝和无症状携带者中的分布无差别。B和C基因型(C1和C2亚型)患者的病毒量之间无差别。B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低于C型患者(P<0.05)。结论北方地区以C基因型和C2亚型为主。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B和C基因型(C1和C2亚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病毒量之间无差别。B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小于C型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研究不同HBV基因型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病毒学特点。[方法]设计针对HBV S基因片段扩增的引物,采用PCR-RFLP的基因分型方法,对128例HBV感染者进行了HBV基因分型并检测了HBV前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结果]128份血清中,基因C型104例,占81.25%;基因B型22例,占17.19%,未检测到其它基因型。有2份血清未能明确分型。[结论]山东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HBV基因C型与基因B型比较有显著不同的临床特点。在慢性HBV携带者中基因C型的比例明显低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细胞癌患者;HBV基因B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基因C型。HBV基因C型与基因B型比较有显著不同的病毒学特点。HBV DNA基因C型感染者的HBeAg阳性率、病毒载量及BCP变异率均明显高于基因B型。提示有可能基因B型更容易出现HBeAg的血清转换,高HBV复制水平的基因C型更容易导致反复的肝脏炎症活动。不同HBV基因型的病毒学特点部分决定了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