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巨噬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的检测 ,进一步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痛机制。方法  38例标本取自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患者术前术后记录疼痛等级。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标本进行CD6 8(为单核 /巨噬细胞的表面标记 )染色。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量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 38例标本中CD6 8的阳性表达为2 2例 (5 7% ) ,其中 18例脱出及游离型椎间盘标本中阳性为 14例 (78% ) ,2 0例膨出及突出型中为 8例 (40 % )。②椎间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与患者疼痛有相关性。结论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存在着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在盘源性腰腿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突出型和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手术摘除的髓核组织CD68表达与相关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1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55例LDH患者髓核标本,施行手术摘除突出型患者(突出组,30例)和脱垂游离型患者(游离组,25例),全部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髓核组织中CD68的阳性表达率,观察两种突出类型在组织学上的差异并分析CD68的阳性表达率与术前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HE染色观察下游离型组失去正常的髓核组织结构,可见肉芽组织生成及炎性细胞浸润,而突出型组则无此现象。游离组CD68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突出组(P0.05)。游离组术前的VAS评分、ODI评分高于突出组(P0.05)。髓核组织中CD68的阳性表达率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与突出型髓核相比,脱垂游离型髓核表现为更明显的肉芽形成和炎细胞浸润,伴有更高的CD68阳性表达率。由于其阳性表达率与术前临床疼痛程度评分呈正相关,CD68有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免疫因子的测定,进一步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间盘源性疼痛在免疫病理学改变的异同点。方法收集标本:腰椎间盘突出症(A组)30例,椎间盘源性疼痛(B组)30例,确诊后两组均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腰椎爆裂骨折(C组)10例,都行前路手术,共70例椎间盘髓核标本。对各组髓核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髓核中CD25+T细胞和CD68阳性巨噬细胞进行检测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病理学观察:C组髓核组织细胞形态一致,匀称分布,细胞质无明显退变,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其他两组均见髓核细胞空泡样变、形态不一致,胞质分布不均;A组髓核组织周围能见较多炎症细胞、局部见毛细血管增生;B组髓核细胞质退变明显,髓核组织周围能见少量炎症细胞,无明显毛细血管增生。免疫组化检测:CD68阳性率,B组(50%)A组(33.3%)C组(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CD25+T细胞均表现在CD68阳性巨噬细胞相同位置,B组与C组为阴性。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周围有显著的自身免疫反应与炎症反应;椎间盘源性疼痛髓核周围有少量炎症细胞与较多巨噬细胞,但未见明显的毛细血管与T淋巴细胞增生,表明周围有炎症反应,但自身免疫反应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对照术前、术后情况,根据功能评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和Maenab腰椎评价标准,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口大小等指标。平均随访时间7.5个月。结果33例术后第6小时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术后平均6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14d生活自理,平均25d恢复工作;优19例(57.6%),良12例(36.3%),优良率占93.9%。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补充,创伤小,康复快,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比较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3,MMP-3)、IgG和CD68在青少年与中老年患者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个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方法:收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腰椎间盘髓核标本,青少年组18例,年龄11~25岁,平均20.6±3.4岁;中老年组22例,年龄40~72岁,平均48.0±10.3岁。HE染色观察标本退变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3、IgG和CD68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测并计录数据。结果:标本HE染色提示多数(17/22)中老年组腰椎间盘存在明显退变,青少年组多数椎间盘(13/18)退变不明显或无退变。MMP-3阳性率青少年组(33.33%)低于中老年组(81.82%);IgG阳性率青少年组(66.67%)高于中老年组(31.82%);CD-68阳性率青少年组(83.33%)高于中老年组(45.45%),两组MMP-3、IgG和CD68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和炎症反应可能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病因,而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主要与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及免疫复合物表达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检测突出椎间盘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及免疫复合物表达,进一步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生理改变及其致痛机制。方法:以猪为实验动物,手术制作椎间盘突出的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对突出的椎间盘组中巨噬细胞浸润及免疫复合物进行观察。结果:32例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23例有巨噬细胞浸润,15例存在免疫复物表达。12例对照组中仅1例巨噬细胞浸润,无1例存在免疫复合物的表达。结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存在巨细胞及免疫复合物,它们是椎间盘突出后引起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免疫复合物不是炎反应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后路显微椎间盘镜(METR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ETRx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0例,随访3月~33月。结果:按Nakai分级,优81.O%(235例),良13.4%(39例),可4.8%(14例),差0.7%(2例)。2例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结论:应用METR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非手术治疗颈椎间盘同症合江腰椎间盘同症的疗效。方法:核计从1990.2至1998.2,住院患者中颈椎间估出症合交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同期颈椎间突出症3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89例,分别占15.41%和9.34%,优良率为80%。而且作者描述了该疾病的症状、体征、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同时介绍了牵引、推拿的注意事项。结论:非手术治疗(包括干扰素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至2004年期间治疗的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足下垂患者占同期同期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545例的2.2%。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采用半椎板切除突出椎间盘摘除术,8例采用全椎板切除突出椎间盘摘除术,4例行间盘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另2例行内窥镜下病变节段椎间盘切除术。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辅以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术中可见受压神经根均有不同程度增粗,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38个月,无复发病例。按患足背伸肌力较术前恢复程度评定,疗效优18例,良12例,可2例,无恢复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神经根变异的探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根变异情况,防止出现术中神经根损伤。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应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4例,其中男452例,女272例。对术中发现存在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所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37例神经根变异,发生率为5.1%。与术前的临床表现吻合,全部神经根变异患者均在MED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结论:仔细探查及分离突出髓核周围神经根发出情况.确定有无神经根变异是防止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发生神经根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疼痛及心理状态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长海痛尺、症状自评量表(SCI-90),进行术前疼痛及心理状态调查,并对两者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疼痛与“躯体化”、“人际”、“总分”、“偏执”呈相关关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疼痛伴随一定的心理问题;其疼痛程度与“躯体化”、“人际”、“总分”呈正相关,与“偏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ry,MED)在椎间盘镜直视下对42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髓核摘除术,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42例获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优38例,良3例,可1例。无差级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3,IgG和CD68在青少年与中老年患者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个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方法]收集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腰椎间盘髓核标本,青少年组18例;年龄11 ~25岁,平均(20.59 ±3.39)岁;中老年组24例,年龄30~72岁,平均(47±11.15)岁.HE染色观察标本退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MP-3,IgG和CD68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测并记录数据.[结果] MMP-3阳性率青少年组(33.3%)低于中老年组(79.2%);IgG阳性率青少年组(66.7%)高于中老年组(29.2%);CD-68阳性率青少年组(83.3%)高于中老年组(54.2%),两组MMP-3,IgG和CD68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标本HE染色提示中老年组腰椎间盘存在明显退变,青少年组椎间盘退变不明显或无退变.[结论]病理表明中老年组突出腰椎间盘组织存在明显退变,而青少年组退变不明显.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中老年组MMP-3明显高于青少年组,但青少年组IgG和CD68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免疫和炎症反应可能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病因,而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主要与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合理掌握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比较本院2000年3月~2002年3月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56例(A组)与2002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33例(B组)的于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B组(P〈0.05),而优良率则小于B组(P〈0.05):A组病例术中硬膜及神经根损伤7例.关节突咬除过多4例,椎间隙感染1例,B组病例术中无硬膜及神经根损伤,无切口感染及椎间隙感染病例:[结论]熟练的手术操作,合理选择手术适心址,充分发挥后路椎间盘镜的优势,是减少并发症、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内窥镜镜下切除椎间盘对治疗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全内窥镜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25~69岁,平均41.46岁。从术前与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三个方面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术后均得到缓解。VAS评分术前(8.63±0.75)分,术后(1.75±1.24)分,术前及术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ODI评分术前(86.54±4.25)%,术后(21.32±2.25)%,术前及术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优8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结论全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下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采用Ar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髓核成形术。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A组),平均年龄47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B组),平均年龄36岁。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采用症状缓解率(VAS评分)和患者主观满意度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组术后即刻症状缓解率平均为68%,主观满意度优良率达95%,B组术后即刻症状缓解率平均为61%,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7%。A组平均随访17.6个月,症状缓解率为49%,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63%。末次随访时B组39例中16例症状接近术前,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3l%,其中5例接受了开放手术。结论:髓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治疗包含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欠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利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利用SPSS11.5软件分别比较术前、术后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按Nakai标准将患者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时的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结果术前、术后首次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7.1±1.4、2.5±1.5、2.8±1.9。术前与术后首次随访、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0),而首次随访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17)。首次随访时疗效:优21例,良14例(优良率94.6%)。末次随访时疗效:优18例,良15例(优良率89.2%)。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术者须注意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王万红 《颈腰痛杂志》2006,27(5):400-401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术中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结果 68例得到随访,时间2~22个月,平均11.2个月。其中优58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5.6%。结论 应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和技术,方能防止出现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7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探讨其适应证、技术要点。方法对177例(21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术后7d内出院;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8个月,术后按Macnnab标准行功能评级:优141例,良27例,可9例,优良率94.9%。结论椎间盘镜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脊柱稳定性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是脊柱微创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中的表达及相关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目的:探讨磷脂酶A2(PL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在术前和术中收集35例因腰椎间盘突出而手术的病人的疼痛程度、直腿抬高试验度数、突出病理征象等临床资料,采集突出组和对照组(8例)的血清和髓核标本。2、应用微孔比色法测定PLA2的活性。3.将获得的数据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突出组髓核中的PLA2活性高于对照组,血清中两组无差异。髓核PLA2活性在破裂型或游离型中同在凸起型中的表达有差异(P<0.05),与直腿抬高试验度数呈负相关(r=-0.344),与疼痛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出症髓核的PLA2活性高于正常腰椎间盘,化学性炎症机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中发挥着可能比机械压迫更重要、更直接的作用,PLA2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