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培养模式是中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我校护理专业构建了“院校结合、理实一体、学训交替、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探索和创新校院合作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引领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校院共建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校院深度合作,凝聚校院集体智慧,彰显合作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校院合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2年成功立项国家“3+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本文从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训基地五个方面论述了校院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助理全科医生的改革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为试点院校完成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项目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案例.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院合作,完善校院合作育人机制,深入推进医教协同培养,校院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制定教学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师带徒"形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传统"师带徒"培养模式时间和空间受限制的问题,真正实现校院一体化育人,提高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内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分析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对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定位,改革传统培养模式弊端,提出第一知识维、第二能力雏、第三素质维的“三维立体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兼备的“卓越医生”。  相似文献   

5.
“校院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对于医学高等院校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院校一体化”操作模式入手,探讨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多元化的建设方法。床边教学是一种以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为着力点的“校院一体化”建设模式;除此之外,在人才培育模式以及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层面,创新建设“学院-附属医院挂包”模式和“医教研融合导师制”教育模式可以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临床实践与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相融合,科学探究方法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进行系统协调的合作育人。中医全科医学人才是基层中医医疗发展的生力军,医学高等院校是培育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的核心。为加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医学高等院校应当以医教研协同理念为引领,推进“校院一体化”建设。医疗机构与高校作为利益共同体, 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合力,能够有效地应对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亟待双提高,人才培养的长周期、差异化与医疗需求高速发展不相吻合等问题;能够进一步深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医教协同。   相似文献   

6.
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南通大学医学院结合学校实际,依托临床教学基地群,从校院共同研讨修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校院协同开展整合式PBL课程、校院协同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校院协同深化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积极开展校院协同育人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是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早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件中就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示范校建设工作中,将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放在首位,并展开了一系列建设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开展模拟医学教育、完善“三早”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探索实验班管理机制等多种途径,构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养社会和临床需要的护理人才是当前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以紧密结合临床为切入点,构建“校院合作、分段实施、双证并举”的“1.5+1.5”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庆 《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4):16-20
介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培养高技能医学人才实践中,坚持校院结合,紧紧依托行业,走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的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德育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校院合作是培养高技能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高等医学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研究新型医学教育模式,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通过实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加强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实践.结果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深受本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欢迎;实施模拟医院、校院(企)一体化培养,实现了学生与职业岗位的直接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结论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着力培养服务基层的专业技能人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124”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校院专家一起探索构建“1124”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将该模式在2007级、2008级三年制高职护生中加以实施,并对护生就业情况、临床综合能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进行跟踪调查.结果 两届学生在二甲以上医院就业率均为100.00%,就业医院对两届学生的各项临床素质满意度均在95%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8.77%、96.61%.结论 “1124”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   

13.
【】 医教协同“5+3”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临床见习是临床基本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5+3”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见习教学阶段通过早见习、课程整合、PBL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基本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为新形势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见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学校阶段与医院阶段的衔接,提升培养质量,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紧扣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开展了“校院区贯通式”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隶属关系及紧密合作开展教学工作的特性,将学校、附属医院、社区医院三方融合贯通,由学校统筹管理“3+2”的两个阶段,将理论教学、实践培训及职业精神培养交替实施,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产教融合、双轮驱动”下“三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存在问题和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以产教融合推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为抓手、提升教师与学生实践能力并行发展的解决策略;同时展示药学专业“三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改革与实践措施以及所取得的初步建设成效,以期为实现药学专业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中医药教育背景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通过网络调研、通讯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取全国24所中医药大学/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资料,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国62.5%(15/24)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其中66.7%(10/15)的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下,80%的专业课程由学校承担或学校与医院共同承担,教师结构多元化;“2+2”人才培养模式下,几乎100%的专业课程由医院检验科独立承担,教师结构单一。结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稳定;“3+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流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主导的校院融合模式是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中医特色是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中医药教育的特殊规律,以学校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基准,适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贡献更富实效。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及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基础之上,在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前提下,将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任务与国家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紧密结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为根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创新意识的建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一、高水平临床型中医人才的培养学校将传统中医师带徒培养方式与现代中医药教育方式相结合,突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重经典、通人文的中医教育特色。采取班级授课制与导师制相结合、集体带徒与个人带徒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学术讲座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等。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学生系统学习中医、西医必修课的同时,让学生跟随指定的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学习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正确的中医理论思维、熟练的中医临床技能、较高的中医...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社会需求,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基层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区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为目标,校院深度合作创建教育—实践—服务和能力培养的"三结合、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基于康复治疗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造"互聘互培"、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校院合作共建国家级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基地;完善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职护理专业校院合作"1+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方法:从大二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组成教改班,后一年半专业课的教学场所从学校转移到医院。结果:此模式在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效果明显。结论:校院合作"1+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构建凸显“连续性、联动性、渐进性”特征的“校院共育、贴近专业的3-3-4系统化”职业道德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构建实现了校院双主体合作,共同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在不同专业实施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职业道德教育贯穿3年;以3个课堂为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培养过程的实施,遵循职业道德养成的4个阶段规律,最终实施了系统化的职业道德培养,为职业院校实施职业道德培养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