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治疗的早期效果。方法对23例患者行Zero-P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男8例,女15例;年龄37~62岁,平均42.5岁。病程1~11个月,平均5个月。本组23例患者均为单节段发病观察患者术后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发症发生。术后JOA评分由9.7~10.1分升至15.9~16.2分。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8个月,平均19个月,其症状均改善。结论 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在减压的同时可重建椎间隙高度减少术后骨赘形成从而防止吞咽症状的发生,早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ACDF一直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术中应用颈前路钛板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长期随访研究发现颈前路钛板的使用存在诸多并发症,特别是在长节段ACDF中。为克服颈前路钛板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种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应运而生。自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在2008年应用临床以来,单/双节段ACDF研究诸多,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经过大量研究得到证实。3/4节段颈椎病治疗的手术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议,然而应用Zero-P行ACDF治疗3/4节段颈椎病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临床应用是否安全有效目前仍没有达成共识,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3.
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颈椎椎间融合器(cervical fusion cage,CFC)的初始稳定性及拔出力。方法采集40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自体髂骨组(L)、InterFix组、解剖型同种异体皮质骨椎间融合器(allograft fusion cage,AFC)组、可吸收椎间融合器(absorbable design fusion cage,ADFC)组。制作成颈椎融合标本,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分别测试不同CFC椎间融合的轴向刚度及拔出力。结果InterFix轴向刚度最高;ADFC的轴向刚度与AF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出力以InterFix最大,ADFC、AFC拔出力也较大,它们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FC刚度低、拔出力大,是理想的CFC。 相似文献
4.
可吸收性颈椎椎间融合器(ACFC)具有早期的制动作用,能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初始及中间时期的稳定性,以实现骨性融合,有效防止下沉,并稳定融合节段及便于判断融合的特点。文章就可吸收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可吸收性颈椎椎间融合器(ACFC)具有早期的制动作用,能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初始及中间时期的稳定性,以实现骨性融合,有效防止下沉,并稳定融合节段及便于判断融合的特点.文章就可吸收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rhBMP-2)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取30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和自体髂骨组.所有山羊均行颈3~4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术,分别植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rhBMF-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 术后12周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12周时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山羊颈3、4椎间均可形成骨性融合,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复合rhBMP-2后使其具有骨诱导性,加快了的椎间融合速度,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可吸收、解剖型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ADFC)临床应用的疗效并分析其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ADFC植入术,术后随访11~18个月,平均14.3个月。结果1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17例患者的疗效为优良,1例患者为良好,无疗效为满意或差的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结论ADFC具有早期的确实制动作用,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初始及中间时期的稳定性以实现骨性融合,有效防止下沉,并稳定融合节段及便于判断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对颈椎曲度和椎间高度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后,选用适当型号的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置入,无需透视帮助即可拧入螺钉和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0例,颈椎外伤伴有急性椎间盘突出症18例,外伤性颈椎不稳10例,43例患者接受单节段固定,22例患者为双节段固定,3例患者为三节段固定。本组随访4-36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了32.5%,经过术前和术后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颈椎的前弯角度较术前变化率为125.9%,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显著差异性(P<0.01);未见颈椎间不融合病例。结论PCB系统在临床应用中不仅有助于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并且有助于长期维持,提高了椎间融合率和颈椎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椎间融合器(Cage)的出现及椎间界面融合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治疗各类腰椎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概念和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5年8月,运用腰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疾病共2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一般资料本组报道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rhBMP-2)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取30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和自体髂骨组.所有山羊均行颈3~4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术,分别植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rhBMF-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术后12周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12周时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山羊颈3、4椎间均可形成骨性融合,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复合rhBMP-2后使其具有骨诱导性,加快了的椎间融合速度,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椎间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配合颈椎压力固定器治疗单间隙颈椎病及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对12例单间隙颈椎病及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同时采用椎间融合器配合颈椎压力固定器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15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达到临床融合,无颈椎压力固定器松动等不良现象。术后疗效按JOA评分,术前5~12分,术后提高4~6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85.2%。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同时采用椎间融合器配合颈椎压力固定器可使颈椎得到即刻稳定,具有便捷省时、加压固定、弹性固定有利于骨性融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的优越性.方法 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后,选用适当型号的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置入,无需透视帮助即可拧入螺钉和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颈椎外伤伴有急性椎间盘突出症30例,颈椎骨折脱位(无关节交锁)失稳12例,本组随访4~36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 颈椎间融合率为93.4%,椎间隙高度平均增高31.3%;脊髓型颈椎病术前JOA评分7-12分,平均为9.7分,术后评分为12~17分,15.9分,术后改善率为84.9%.外伤后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骨折脱位失稳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为(按Frankle分级):2例A级恢复至B级、1例A级恢复至C级、7例B级恢复至C级、2例B级恢复至D级、16例C级恢复至D级、2例C级恢复至E级、10例D级恢复E级,有2例A级手术前后未有恢复.49例患者接受单节段固定,16例患者为双节段固定,3例患者为三节段固定.结论 在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骨折脱位失稳的治疗中PCB系统显示了在生物力学和临床上的优点,PCB为颈椎前路内固定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应用B-twin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出现的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2月~2009年6月应用B-twin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共68例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结果 68例患者出现术中硬脊膜破裂1例(1.4%),融合器位王不佳9例(13.2%).随访6~24个月,出现感染1例(1.4%);椎问隙高度较术后即刻平均丢失10.5%,其中>30%有2例(3%);原发节段椎间盘再突出1例;邻近节段不稳3例(4.4%);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1例(1.4%);椎间不融合3例(4.4%);其中融合器脱出1例(1.4%).12例有腰疼症状,其中2例有神经根症状(2.9%).结论 手术适应症及腰椎术式选择、术中减压范围、脊柱稳定性破坏程度、融合器选择的大小、植入位置及植骨量与质量是导致B-twin融合术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原因,全面掌握B-twin融合器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手术操作规范和技术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选择性颈椎前路三节段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曲度的长期影响。方法:应用Solis融合器行选择性连续三节段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共25例,C3/4/52例,C4/5/6 8例,C5/6/714例,C6/7/T11例,共75个椎间隙。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收集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的Borden法颈椎前曲度数据及颈椎Japan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17分法)评分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出血量20~80 ml,平均37 ml,手术时间100~175 min,平均118 min。平均随访31.3 ms,手术节段均骨性融合,无植入物移位或椎体塌陷。术前JOA评分(10.31±3.44)分,术后6个月(16.72±1.36)分,术后2年(15.59±1.71)分;术前颈椎曲度均值为(1.82±3.13)mm,术后6个月为(4.59±1.68)mm,术后2年为(4.38±2.25)mm。以上各组数据术前与术后6个月,术前与术后2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2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颈椎前路连续三节段椎间融合器植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颈椎曲度并长期维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ADFC对前路颈椎融合的影响。方法对10只雌性山羊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分为自体髂骨三面皮质骨组和ADFC+自体髂骨组两组.每组5只动物。术后6、10、14、18、24周进行高分辨X线片检查,观察椎间隙高度,植骨块是否滑移、塌陷、是否出现放射学融合;组织切片观察融合情况。结果术后24周时,ADFC+自体髂骨组5只Ⅲ级融合,自体髂骨组2只Ⅱ级融合.3只Ⅲ级融合;ADFC的组织学评分均为4分,表明ADFC+自体髂骨组均实现了骨性融合。结论ADFC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缩短融合时间.增加融合率:在融合阶段.放射学观察表明ADFC维持了其原始高度。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评价两种常用cage类型BAK-cage和PEEK-(矩形)cage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共80例使用腰椎融合器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根据使用cage的类型分为两组(BAK组45例,PEEK组35例)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cage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滑脱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AK-cage组发生1例融合失败,2例出现融合器沉陷,4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牵拉症状.PEEK-cage组无严重并发症病例.PEEK-cage在影像学观察上比BAK-cage更直观.结论 两种cage在腰椎融合术中疗效相近,PEEK-cage发生术后并发症概率小于BAK-cage,并且在术后临床观察中更为直观方便. 相似文献
19.
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颈椎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特性,并比较融合器的运动稳定性,融合器的形状,材料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融合器下沉的影响。方法:采集10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制作成颈椎融合标本,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分别测试不同颈椎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1)4种颈椎融合器,自体髂骨植入后,颈椎的稳定性最好,钛合金Cage稳定性较差,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同种异体皮质骨融合器稳定性适中;(2)循环载荷作用下,下沉位移以自体髂骨最小,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同种异体皮质骨融合器下沉不大,钛合金Cage下沉最大(P<0.05),结论:可吸收椎间融合器运动稳定性高,下沉位移小,是理想的颈椎椎间融合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