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旻  徐忠  侯云 《中医药学刊》2008,26(3):671-672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降压治疗组(n=36)及心可舒组(n=36),两组用药疗程均为8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ET(内皮素)及血清脂蛋白,并采用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EDD)。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NO、ED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ET浓度下降(P〈0.05)。与常规降压组相比,心可舒片组NO、EDD治疗后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应用心可舒片可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内皮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降压治疗组(n=26)及麝香保心丸组(n=36),两组用药疗程均为8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ET(内皮素),并采用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EDD)。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NO、ED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ET浓度下降(P〈0.05)。与常规降压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NO、EDD治疗后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可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内皮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于存娟  郝军 《中医药学刊》2006,24(4):760-760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目前医学普遍认为,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心脑血管病往往并发高黏血症,因此,纠正血脂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大价值。笔者应用心可舒治疗50例高脂血症患者,观察和研究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可舒片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心可舒片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心可舒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HRV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8.8±3.2)次/周和(4.4±2.1)次/周,对照组分别为(8.4±3.1)次/周和(3.9±2.0)次/周,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周平均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HRV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心率分别为(85.44±2.89)次/min和(77.32±2.17)次/min,对照组分别为(83.80±4.30)次/min和(76.70±2.93)次/min,治疗后两组平均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下降幅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RV时域指标均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频(LF)、高频(HF)及总功率(TP)频域指标均明显升高,LF/ HF及极低频(VLF)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心可舒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HRV,减少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伴有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焦虑状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内科门诊心绞痛伴有焦虑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标准心脏内科药物治疗和加服心可舒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焦虑状态。结果治疗组服用心可舒片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和冠心病及焦虑症明显好转(P〈0.01);心电图改变也明显好转(P〈0.01)。结论心可舒片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心电图改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传统心内科药物治疗,同时能明显缓解焦虑症。  相似文献   

6.
心可舒片对高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目前医学普遍认为,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心脑血管病往往并发高黏血症,因此,纠正血脂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大价值.笔者应用心可舒治疗50例高脂血症患者,观察和研究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金玉玲  邱昕光 《中医药研究》2012,(11):1289-1289
目的了解心可舒片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改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以心可舒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治疗8周后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为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心可舒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68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心可舒片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住院患者先常规治疗1个月,再加服心可舒片1个月后自身前后对比。结果心可舒片对全血黏度高切值、全血黏度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能力、纤维蛋白原、血小板1min聚集率、血小板5min聚集率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对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P〈0.05)。结论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尤其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并发高黏血症,因此,纠正血脂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心可舒片治疗50例高脂血症患者,观察和研究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个以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为基础、以脂质浸润和血管壁炎症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内皮细胞可在多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受到损伤,从而启动炎症反应,使血液中的脂质进入血管内膜,导致炎性细胞聚集,并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坏死形成粥样斑块的脂质核心。炎症反应又造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Ⅰ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和基础治疗(降压、降脂及抗血小板),中药组口服益气活血方,西药组口服依那普利,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联合治疗,疗程12周,观察3组患者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及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血压疗效分别是95%、92.5%、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是87.5%、75%和62.5%,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药组(Z=6.667,P=0.010)。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下调ET-1、IL-6、CRP和PAI-1水平与改善FMD优于中药组(P<0.05);下调AngⅡ及CRP水平,优于西药组(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血管炎症因子以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EH合并DM患者分为超微粉通心络胶囊治疗组(简称通心络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50例),两组病例在入院后次日凌晨分别抽空腹肘静脉血,采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及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采用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的含量。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检测上述指标。并于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EH合并DM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FIB-C、CD62p及GPⅡb/Ⅲ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治疗8周后通心络组和常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hs-CRP、FIB-C、CD62p、GPⅡb/Ⅲa以及ET-1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而且通心络组较常规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NO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抑制EH合并DM患者血小板激活和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防治EH合并DM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并发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降防保心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中药干预组32例,分别采用标准治疗和加用降防保心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压和外周血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素(ET-1)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干预组治疗后NO水平和NO/ET-1均显著升高(P<0.05),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NOS,iNOS,AngII水平则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NO,ET-1,AngII水平,NO/ET-1在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差异,NOS,iNOS水平则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的NO水平,NOS,iNOS水平和NO/ET-1,中药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防保心胶囊具有纠正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VEC功能障碍、保护VEC功能的作用,在预防和遏制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病变、降低与高血压有关的心脑血管意外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肺心病肺动脉压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演变机制。方法:随机纳入2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虚血瘀兼痰阻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复方中药复方日一剂口服,疗程2周,以ET-1、NO、血液流变学为观察指标。结果:经t检验统计分析,肺动脉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治疗组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NO、红细胞压积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相关分析ET-1与肺动脉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O与肺动脉压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中药复方有助于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缓解,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重建血管活性因子平衡,改善血流变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益心汤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益心汤,每日1剂,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试验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NO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补肾益心汤能够降低ET水平,增加NO水平,从而改善内皮舒缩功能,增加临床显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脉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2015年8月在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透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通脉片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等客观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16.65±4.2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19.27±5.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ET-1(81.53±11.09)pg/m L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浆ET-1(117.24±13.57)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Hs-CRP(3.51±1.42)mg/L、IL-6(30.28±12.32)ng/L都低于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血浆Hs-CRP(5.27±1.56)mg/L、IL-6(36.52±11.7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TRF、TC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通脉片可以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改善患者的微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缬沙坦80 ~ 160 mg·d-1,对照组予氢氯噻嗪50~100 mg·d-1,均口服.如果血压下降不达标(≤140/90 mmHg),则两组均加用美托洛尔(25 mg·d-1).在治疗前及连续治疗6个月后分别应用PWV自动测定系统检测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ba-PWV、ABI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6个月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ba-PWV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ABI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较氢氯噻嗪在同等降低血压水平的基础上可以明显改善其动脉弹性,这种改善作用可能与降压之外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健 《山西中医》2001,17(6):46-4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控制不良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治疗组35例加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25例未采用葛根素治疗。观察葛根素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均有显著下降(P<0.05-0.01),ISI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改变(P>0.05),两组上述参数差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葛根素具有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观察96例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的变化,其中肝肾阴虚型21例、肝阳上亢型20例、痰湿内阻26例、瘀血内停29例,并与20例正常人比较,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高血压病组患者肱动脉充血后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高血压病各证型患者肱动脉充血后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肱动脉充血后内径变化率变化趋势:瘀血内停型、痰湿内阻型(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正常对照组。结论:(1)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降低。(2)瘀血内停型、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水平显著降低,显示瘀血内停、痰湿内阻与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翎 《光明中医》2008,23(6):717-72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天麻钩藤饮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FPG),餐后2h胰岛素和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血脂六项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ISI显著提高;治疗组TC、TG、LDL-C、ApoB降低。HDL-C、ApoA-I升高。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天麻钩藤饮和福辛普利有稳定的降压作用,同时对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并且天麻钩藤饮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优于福辛普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