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建立5-氨基水杨酸(5-ASA)结肠定位缓释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ASA结肠定位缓释胶囊的含量,以C18柱作为色谱柱,甲醇-缓冲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20~120μg/mL,r=0.999 8(n=3)。5-氨基水杨酸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缓释胶囊的平均含量为102.45%(n=3),RSD=0.5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5%(n=9),RSD=0.5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含量测定并可有效地控制该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制备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黏附微丸。以CP 940和HPC为黏附性材料,挤出滚圆工艺制备载药丸芯。考察丸芯最大载药量、赋形剂以及挤出滚圆工艺对成型性的影响。采用体外黏附性实验考察两种黏附性材料的比例对黏附性的影响。制备好的黏附性丸芯采用流化床包衣,乙基纤维素作为缓释防水内层,Eudragit® S100作为pH敏感外层,在不同pH释放介质中进行溶出研究,评价微丸在结肠环境的释药性能。实验表明:丸芯最大载药量为70%,使用PH301作为赋形剂,CP 940与HPC质量比为1∶1时,黏附效果最佳;EC增重为16%~20%,S100增重为28%时,在盐酸溶液中有良好的耐酸性,在pH 6.0磷酸盐缓冲液中5 h的释放量小于10%,而在pH 7.4结肠液中迅速释放药物和发挥黏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5-氨基水杨结肠定位黏附微丸是一种良好的结肠定位黏附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5-氨基水杨酸双层包衣微丸的丸芯。[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丸芯,考察丸芯的最大载药量;考察崩解剂(CMS-Na)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考察润湿剂(不同浓度乙醇)对丸芯硬度、药物溶出速度和丸芯脆碎度的影响。[结果]平衡对工艺有利;滚圆载量和滚圆时间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载药量为75%(w/w);崩解剂在处方中的最大含量为4%(w/w),崩解剂含量越高,药物溶出速度越快;乙醇浓度越高,丸芯硬度越低,药物溶出速度越快,物料/润湿剂中水(质量比)需要在维持在1.6左右,才能使挤出工艺顺利进行;乙醇浓度越高,丸芯脆碎度越大。[结论]应用本实验中确定的处方和工艺参数制备出的丸芯表面光滑、坚硬,圆整度良好,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流化床包衣。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包衣处方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机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通过依次包衣时滞内层(Eudragit RL 30D)和pH依赖外层(Eudragit FS 30D)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药曲线,考察影响大黄素微丸体外释药的处方因素。结果 最佳时滞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RL 30D增重5%,HPMC用量60%,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15%;最佳pH依赖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FS 30D增重4.6%,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5%。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和人工肠液中3 h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0%,人工结肠液7 h内基本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结论 通过调整时滞层及pH依赖层包衣厚度可以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验证pH依赖-时滞型5-氟尿嘧啶(5-FU)微丸结肠定位释放效果。方法 大鼠灌胃pH依赖-时滞型5-FU微丸,于不同时间取出大鼠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微丸,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丸表面形态,采用UV法测定微丸中5-FU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结肠内容物中5-FU的含量,考察微丸在消化道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释药性。结果 大鼠口服pH依赖-时滞型5-FU微丸后,在进入盲肠之前,从上消化道中解剖得到的微丸含量均大于95%;5~16h在结肠内容物中可检测到5-FU,其含量最高可达到给药剂量的84.26%。结论 pH依赖-时滞型包衣微丸提高了结肠局部的药物浓度,实现了5-FU口服结肠定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口服5-氨基水杨酸(5-ASA)壳聚糖胶囊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在结肠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在轻度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给大鼠口服5-ASA壳聚糖胶囊3粒(1.6mg/粒),对照组口服5-ASA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1ml(4.8mg)。于给定的时间问隔从大鼠心脏取血,并取出结肠组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液及结肠中药物的浓度。结果 壳聚糖胶囊组血清中的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0.62倍;而结肠组织中壳聚糖胶囊组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3.62倍。结论 5-ASA壳聚糖胶囊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靶向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7.
甲硝唑结肠定位微丸的体外释药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制的甲硝唑结肠定位微丸的体外释药机理。方法:用电镜观察微丸在释药前后的变化,通过替换包衣材料来考察微丸的释药行为,通过改变释放介质的渗透压来考察微丸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乳糖代替HPMC包衣的微丸释药后衣膜也出现破裂;释放介质渗透压升高后微丸释药速率减慢,释药速率与膜内外渗透压差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微丸的释药机制是介质通过外层EC膜向内渗透,内层的HPMC吸水缓慢水合、溶解,药物及丸心中的水溶性物质也随后溶解,外层EC膜在渗透压作用下发生破裂,药物在渗透压驱动作用下通过EC衣膜裂口向外扩散,从而达到延时释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布地奈德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及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pH-时滞型布地奈德微丸并对其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锅包衣法制备裁药微丸,并进行乙基纤维素有机溶液包衣及Eudragit FS30D水分散体包衣。用转篮法进行释放度实验,采用多种pH模式筛选和评价处方。结果与结论:包衣厚度及材料比和pH对释药速率均有影响。优选处方微丸在高低2种pH模式下,其释药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口服5-氨基水杨酸(5-ASA)壳聚糖胶囊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在结肠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在轻度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给大鼠口服5-ASA壳聚糖胶囊3粒(1.6mg/粒),对照组口服5-ASA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1ml(4.8mg)。于给定的时间间隔从大鼠心脏取血,并取出结肠组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液及结肠中药物的浓度。结果壳聚糖胶囊组血清中的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0.62倍;而结肠组织中壳聚糖胶囊组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3.62倍。结论5-ASA壳聚糖胶囊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靶向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基于载5-氨基水杨酸(5-ASA)核壳纳米纤维的递药系统,以期达到药物在结肠定位释放的目的。方法: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为壳层材料、乙基纤维素为核层材料,采用同轴电纺技术制备载5-ASA的核壳纳米纤维,考察制备核壳纳米纤维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包封率表征药物的包载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纤维的表面形态、直径、核壳结构的形成;以惠迪为参比制剂,在模拟体内胃、小肠、结肠pH环境的释放介质中,评价其释药行为的结肠定位特征。结果:成功制备了载5-ASA核壳纳米纤维,实验条件下初步获得了可用于载药的核壳纳米纤维;纤维呈表面光滑的圆柱形,形成较完全的核壳结构,平均直径为360 nm;5-ASA包载于纤维的核内,包封率为21.0%(n=6);5-ASA在模拟胃液pH环境中2 h几乎不释放,模拟小肠液pH环境中4 h的累积释放小于20%,而在模拟结肠液pH环境中4 h内可达到100%完全释放,体外结肠定位释药行为优于惠迪。结论:载5-ASA的核壳纳米纤维作为5-ASA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DDS)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结肠定位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采用滴制离子交联法制备小丸,以小丸包封率及在模拟胃、肠道上段介质中药物释放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小丸制备工艺,并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的优化制备工艺为凝胶液pH为3,壳聚糖浓度为2.5g/L,氯化铁浓度为5 g/L,羧甲基魔芋胶浓度为20 g/L,药物/羧甲基魔芋胶配比为2∶1(w/w),热处理时间为10 h;小丸体外约物释放时,在模拟胃、肠道上段介质中,5 h药物累积释放在20%左右,在模拟结肠(含0.05 g/Lβ-甘露聚糖酶)介质中,12 h药物累积释放接近90%。结论: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具有潜在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2.
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穿心莲内酯制备的pH依赖型结肠靶向片的体外释放性能。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评价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衣液处方。通过溶出曲线的相似性f2因子法评价不同释放曲线的相似性,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增塑剂,增塑剂用量占聚合物30%的包衣液,使片芯包衣增重达6%。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 h、人工小肠液3 h未检测到穿心莲内酯,而在人工结肠液2 h指标累积溶出率达80%以上。结论制备的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片能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目的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pH-dependen t Y uchangn ing T ab let forco lon-spec ific de livery,PYTCSD),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采用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在人体内的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拟订了PYTCSD的制备方法:将药物制备得片芯后,以质量浓度3.70%(g/mL)丙烯酸树脂Ⅲ(Eudrag itⅢ)、0.37%(g/m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0.93%(g/mL)滑石粉的乙醇混悬溶液为包衣液,包衣使片芯增重8%,即得;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 h时溶出液中未检测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人工小肠液4 h时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10%,而在人工结肠液1 h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累积溶出86.5%和86.8%;体内释放度试验结果表明,PYTCSD在8名志愿者体内均能完整到达回盲部或升结肠,并在上述部位崩解释放出药物。结论制备得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能达到较好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硝酸甘油贴膜的含量均匀度和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SUNTEKKROMASILC18柱,以ψ(甲醇∶水) =60∶40为流动相,流速 1. 0mL·min-1,检测波长 220nm,测定硝酸甘油贴膜的含量均匀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大连依利特C1 柱,以ψ(甲醇∶水) =25∶75,每 1 000mL中含醋酸铵 386mg为流动相,流速 1. 25mL·min-1,检测波长214nm,用浆法溶出装置,测定硝酸甘油贴膜 2、4、6、12、24h累积释放量。结果 2个规格各 3个批号供试品每片含硝酸甘油均为标示量的 88% ~102%,且 2、4、6、12、24h硝酸甘油平均释放量分别为 1. 09、1. 49、1. 88、3. 12、4. 91mg(16mg/片,释出率 5mg/24h)和 2. 0、3. 3、4. 3、6. 6、10. 3mg(32mg/片,释出率 10mg/24h)。结论两种测定方法简便、稳定、准确,能有效地反映硝酸甘油贴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鞣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包衣片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体外释放条件对包衣片结肠定位及结肠释放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壳聚糖和聚丙烯酸树脂为包衣材料,采用喷雾包衣的方法 制备pH依赖与酶降解相结合型结肠定位包衣片,并研究包衣片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鞣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包衣片在模拟胃液中2 h不释药、模拟小肠液(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的介质中5 h释药小于5%,在模拟结肠环境的介质(pH 7.6磷酸盐缓冲液,含30%大鼠结肠内容物)中累积释放度大于85%.结论 鞣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包衣片可在结肠定位,且体外释放度满足结肠定位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