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面部肌力增强训练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唐红宇  谭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2,6(5):643-643,658
目的:探讨面部肌力增强训练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强调面部肌力增强训练,训练前后作面神经肌电图检测及用临床简易评定法和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 muscal test,MMT)评价患者的面瘫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简易评定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14.9分,肌力提高3级;对照组提高5.5分;肌力提高0.8级,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面神经肌电图改善程度较对照组的更显著(P<0.05)。结论:面部肌力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有积极疗效。  相似文献   

2.
针灸配合面部肌力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面部肌力训练对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预后影响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随机将6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面部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针灸配合面部肌力训练疗法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其预后与病程有关,治疗介入时机宜早.  相似文献   

3.
面部透穴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面部透穴法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针刺组同时增加面部透穴疗法。结果:治疗1个月后,针刺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52.4%、97.6%与31.0%、78.6%,P〈0.01)。结论:面部透穴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面部肌力增强训练配合超短波对面神经麻痹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肌力增强训练配合超短波对面神经麻痹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2-09/2004-06在海军总医院康复理疗科就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44例,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超短波治疗,10min/次,1次/d,15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面部肌力增强训练,从被动训练到助动及主动训练。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第1疗程、第2疗程结束后按临床简易面神经评定表(包括额纹、皱眉、闭眼、吹哨、鼓腮、微笑及在示齿、静止时分别看鼻唇沟、人中等10项内容,每项满分3分,共计30分。健患侧表情肌运动一致计3分;面部表情肌无任何自主运动计0分。27-30分为优,21-26分为良,21分以下为中,治疗前后分值相同者为差)进行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保持为21和23例,无脱落。治疗组在第1疗程、第2疗程结束后面神经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评分[(22.11&;#177;2.31,25.78&;#177;2、96);(18.23&;#177;2.78,21.73&;#177;3.02),(t=2.209,2.249,P〈0.05)],且治疗组第2疗程结束后面神经运动评分显著高于第1疗程后(t=2.626,P〈0.01)。结论 面部肌力增强训练配合超短波能显著改善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神经的运动功能,较单一超短波的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指导和药物治疗,患者自行训练恢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愈显率,干预组为93.93%;对照组为69.71%;经统计分析两组愈显率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对周围性面瘫有较高的康复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男44例,女32例;年龄16—65岁;病程4h-7d。临床表现为面部表情肌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患侧乳突疼痛和舌前2/3味觉过敏;眼干、流泪,听力障碍,鼻干、口干。76例均采用针刺及功能训练治疗:①针刺,取风池、翳风、阳白、攒竹、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颧鼹及合谷(对侧)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禾髂穴;鼻唇沟歪斜加水沟、承浆;目不能合,加阳白透鱼腰、攒竹或申脉、照海。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图与肌电图检查的意义,对30例正常人和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查对比。结果: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同时干扰型减弱。提示ENG与EMG均对周围性面瘫能定性与定量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的综合康复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胡坚勇 《中国康复》2005,20(4):214-214
周围性面瘫患者96例,均为单侧发病,符合《神经病学》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男52例,女44例;年龄5—79岁;病程1~26d;左侧面瘫47例,右侧49例,分为综合组6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采用药物治疗;综合组并配合物理因子、运动疗法及心理疏导。①药物:强的松10mg口服,每天3次,7d后减量;VitB10.1 g+VitB120.5mg肌肉注射,每天1次;地巴唑10mg+ATP20mg口服,每天3次。②物理因子:超短波,功率60—100W,频率27.12MHz,直径13cm圆形电极放置病侧耳前,无热量。  相似文献   

9.
10.
周围性面瘫恒定磁场治疗中的面肌功能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显示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M波波幅降低,与健侧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电图检侧显示患侧面肌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多相波增多,募集电位减弱,并有自发电位出现。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有关,患健侧M波波幅比值>50%面瘫恢复较好,<30%面瘫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种离子导入治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比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直流电VitB1和碘离子导入的疗效差别,筛选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法组合。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1例,B组23例。所有患者的药物治疗和急性期的物理治疗均相同。恢复期,给予红外线、神经肌肉电刺激、面部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基础治疗,另外A组患者配合VitB1直流电导入疗法,B组患者配合碘离子直流电导入,两组患者恢复期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应用面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和计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自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值均较治疗之前显著降低(P0.001),两组间比较VitB1组疗效优于碘离子导入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疗效,其中直流电VitB1导入治疗的组合疗效优于碘离子导入治疗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14.
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3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48例,物理治疗组4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醋酸泼尼松、甲钴胺、VitB1治疗;物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超短波、紫外线和直流电局部导入VitB1治疗;综合康复组则是在物理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面部肌肉运动训练。用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0天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30天面神经功能评分与各组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意义。综合康复组和物理治疗组面神经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恒定磁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的疗效及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对10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患者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相同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即恒磁疗法组50例,采用恒定磁场治疗;电针疗法组52例,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恒磁疗法与电针疗法治疗1个疗程的治愈率分别为80%和51.92%(P〈0.05)。结论:恒定磁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收效快。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首次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弥可保静脉滴注组34例、弥可保肌肉注射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分别应用弥可保0.5mg静脉滴注、弥可保0.5mg肌肉注射及维生素B。20.5mg肌肉注射,连续治疗15d,三组均同时使用相同剂量的泼尼松、抗病毒及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1、3、4周采用House—Braekmann分级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3周弥可保静脉滴注组患者痊愈率为47.06%(16/34),改善率为26.47%(9/34),总有效率73.53%;弥可保肌肉注射组患者痊愈率为31.25%(10/32),改善率为18.75%(6/32),总有效率50%;维生素B12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25.81%(8/31),改善率为16.13%(5/31),总有效率40.63%。治疗4周后,弥可保静脉滴注组患者痊愈率为70.59%(24/34),改善率为20.59%(7/314),总有效率91.18%;弥可保肌肉注射组患者痊愈率为68.75%(22/32),改善率为21.86%(7/32),总有效率90.63%;维生素B,2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45.16%(14/31),改善率为22.58%(7/31),总有效率67.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好于维生素B12弥可保静脉滴注疗效优于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7.
Keratosis obturans, cau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desquamated keratin plug in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an present with facial palsy. Young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facial palsy, earache, and gradual hearing loss should be suspected for Keratosis obtura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眨眼反射(BR)对发病3日内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0名健康人及32例发病3d内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行BR检查并随访6个月观察预后。结果获得BR正常值。病例组3d内BR结果均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迟、不规则波及无反应。BR表现与临床面瘫程度有显著性相关。3d内BR反应存在者均恢复良好,而BR反应消失者有部分恢复不良。结论BR是观察面神经损伤的敏感指标,能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3d内反映面瘫程度并对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少华 《中国康复》2018,33(1):26-28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枢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面肌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扎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估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分级、FDIp和FDIs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常规治疗组FDIp、FDI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均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H-B分级和FDIp、FDIs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内效贴治疗中枢性面瘫有效,为中枢性面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Bell氏麻痹面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Bell氏麻痹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ouse-Brackmann(H-B)分级、徒手肌力检查、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愈时间等评定.结果:治疗20d后,2组H-B分级、肌力及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2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可显著增加Bell氏麻痹患者面肌肌力,改善其主动运动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