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口眼歪斜(面部神经麻痹):黄鳝血涂面部,向左歪涂右边,并用手掌从左向右反复抹,每次2min,每日2次。向右歪则反做,连用三四天即正。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老年荨麻疹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老年荨麻疹2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王景存例1,男,60岁。左侧肢体活动不灵8年,加重伴左侧面部口眼歪斜6天,于1993年8月26日收入院。6天前因情绪激动而复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左侧面部口眼歪斜,时心前区痛。查体:...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针刺治疗亨特综合征伴舌麻、味觉减退时,有1例鼾症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介绍如下。患者,男,58岁。2018年8月21日就诊。主诉:左侧面部口眼歪斜10月余。病史:患者10月余前左耳、口腔内突发疱疹,3天后出现左侧口眼歪斜,住院综合治疗后好转。诊见:患者入睡打鼾明显,仍有左侧面部抬眉、闭眼较右侧稍差,耸鼻困难,鼓腮漏气,伴左半边舌麻、  相似文献   

4.
张谦 《新中医》1997,29(9):27-27
针刺治疗疑难病案2则张谦主题词肌阵挛/针灸疗法面神经疾病前列腺炎/穴位疗法刺血疗法1面肌痉挛症李某,男,40岁,香港商人,1995年4月17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抽搐1月余。患者于1995年2月上旬,因外出当风而出现左侧面部口眼歪斜,就诊于当...  相似文献   

5.
用鳝鱼血治疗面神经炎民间多有流传 ,在正式医学书刊上鲜见记载。[1、2 ]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鳝鱼血外涂治疗面神经炎 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特报告如下。例 1:女 ,6 8岁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 2 0 0 0年 8月 15日睡眠未关窗子被夜风吹后 ,晨起吐痰发现嘴偏向一侧 ,镜子里看到口角歪向左侧 ,漱口右侧口角漏水 ,吃饭食物滞留于右侧齿颊间隙。平素血压不高 ,病后神志清楚。当时查体 :血压 16 12Kpa ,语言清晰。鼓腮右侧口角漏气 ,露齿口角明显歪向左侧 ,右眼闭合障碍 ,右侧面肌平坦松弛 ,右前额皱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 ,伸舌无偏斜 ,肢体运动…  相似文献   

6.
<正>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祖国医学属口僻、口?、口眼歪斜范畴,我们采用铍针治疗,经20多年临床实践,多次随访,对用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的病例,确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48例中,男784例,女464例.可发生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较多.左侧628例,右侧611例,双侧同时发病9例.职业工人较多占48.23%.发病多在3~6月份.绝大多数患者均经各医院采用针灸、中西药理疗、鳝鱼血割治等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而来诊治的.  相似文献   

7.
面瘫治验     
王××,女,24岁,工人。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一日,口眼歪斜三天,前来就诊。自觉右侧耳后疼痛,面部有不适感,口角向左侧歪斜。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右侧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严,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和口角向左侧歪斜,鼓腮漏气,伸舌居中,舌红苔薄白,脉弦。  相似文献   

8.
透穴配鳝鱼血外敷治疗面瘫1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采用透穴疗法配合鳝鱼血外敷面部治疗面瘫113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科94年3月至98年12月门诊病人,其中男79例,女3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8岁,左侧面瘫84例,右侧面瘫29例,病程最短5小时,最长6个月,其临床症状均符合《...  相似文献   

9.
透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症 ,通常称为口眼歪斜、面瘫。各种年龄段均有出现。常因面部受凉 ,风吹引起 ;一般发作几天或发作时有感冒或急慢性中耳炎等症状出现。笔者于近年用透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  患者采用随机分为透针组和对照组 ,经过统计学处理 ,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透针组 :患者 46例 ,均为门诊病人。男性 2 0例 ,女性 2 6例 ;其中年龄最小 8岁 ,最大的 70岁 ;左侧 1 8例 ,右侧 2 8例 ;病程最长的 3个月 ,最短1天 ;其中病程 1天~ 3 0天的 3 0例…  相似文献   

10.
<正> 近二年来,笔者在门诊对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8例病人,通过辨证取穴进行针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男36人,女22人;患病部位:左侧面部39例,右侧19例;发病时间1—40天。辨取证穴与方法:1.风痰阻络型:突然口眼歪斜,患部微肿伴发热、舌质红苔白,脉浮缓。取穴:阳白、地仓、医  相似文献   

11.
笔者用针刺治疗面神经炎 80例 ,收到较好疗效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80例中 ,住院 2 8例 ,门诊 5 2例 ;其中男 4 8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 84岁 ,年龄最小 6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6个月 ,平均为 3天 ;均为单侧发病 ,病发于左侧面部 33例 ,右侧面部 4 7例。均以一侧口眼歪斜 ,额纹消失 ,眼裂扩大 ,蹙眉 ,闭目困难 ,鼻唇沟变浅 ,鼓腮时口角漏气 ,进食时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为主要表现。2 治疗方法 主穴 :人中、承浆、地仓、颊车、下关、合谷、足三里。辅穴 :舌体强硬、活动不便、语言不利加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上眼睑不能下合 ,加阳…  相似文献   

12.
临床集锦     
<正> 鳝鱼透骨擦剂治疗面神经麻痹 用鳝鱼透骨擦剂治疗面神经麻痹48例,其中痊愈3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痊愈者中用药最短5天,最长者16天。用药越早疗效愈佳,对初发者疗效最佳。 制法用法:活鳝鱼1条,透骨草15g(焙黄,研细末)。将鳝鱼切断,用其蘸透骨草涂擦患侧面颊,每次涂5分钟,每日5~8次。  相似文献   

13.
脑血拴形成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是脑血管和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疾患,发病后多数遗留肢体瘫痪,口眼歪斜使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我所自85年10月至86年10月份统计住院病人,以按摩治疗本病43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43例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0-50岁9例,51-60岁26例,61岁-76岁8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三年。男性左侧瘫痪19例,右侧瘫痪7例;女性左侧瘫痪6例,右侧瘫痪11例。  相似文献   

14.
面瘫 ,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口眼歪斜” ,其病机是面部经脉感受风寒之邪 ,气血运行不畅 ,致经脉失养所成。西医称之为“周围面神经炎” ,是指茎乳突孔急性的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以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为主 ,易致口眼歪斜 ,眼睑闭合不全等为主的一组症状。近几年来笔者通过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瘫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 1例 ,男 2 0例 ,女 3 1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62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两个月 ;左侧 2 4例 ,右侧 2 7例 ,均为风寒所致。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下关、牵正、阳白、颧…  相似文献   

15.
朱某某,女,45岁。干部。1986年3月30日初诊。患者于三日前左侧面部抽动,眨眼不适,口角滞留涎水。今晨起床后,右侧面部麻木,发现口眼向左侧歪斜,前来就诊。诊见:右侧面部肌肉松弛,左侧面部有抽动,言语不利,口流涎水,精神不振,面色眈白,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既往有风湿病史。辨证为营血虚亏,风邪中络。盖妇人以血为本,血虚则阳明经脉失养,风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瘫痪,临床常以一侧面颊筋肉驰缓,口眼歪斜为主,近年来我们采用针灸分期治疗该病46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左侧面瘫25例,右侧面瘫2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以20~40岁居多;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32天;全部病人均经神经内科检查而确诊。治疗方法早期(发病1星期内或伴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者)常规针刺合谷、曲池、足三里,用泻法,均双侧,每天2次,每次留针30分钟。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口眼歪斜、口僻。本病通常急性发作,突然发现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额纹消失,闭眼、皱眉不能,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鼓腮漏气,咀嚼面颊存食,饮水由患侧口角外流,以及病侧面部出汗障碍、发凉等现象。笔者用面三针为主治疗面瘫,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55岁;右侧9例,左侧6例;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7年。其中9例经中西药、针灸、理疗、按摩治疗效果不佳,1例面瘫  相似文献   

18.
巨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应用巨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36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36例中 ,男性 1 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2 0~ 5 0岁 ;病程 1 0天~ 4 0天 ;左侧面瘫 1 4例 ,右侧面瘫 2 2例。均表现为突然口眼歪斜 ,流涎水 ,额纹、鼻唇沟纹消失 ,患侧面部麻木 ,其中 1 8例伴有耳后疼痛及眼睑抽动。多发于春、秋两季。2 治疗方法根据面部神经分布区域和《针灸大成》及《灵枢》中关于“巨刺法”的理论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 ,则巨刺之” ,“凡病者 ,左病取右 ,右病取左 ,上病取下 ,下病取上” ,选用健侧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  相似文献   

19.
罗某,女,20岁,住院号5725,2003年4月12日初诊。主诉右侧口眼歪斜2天。患者8天前因交通事故致右颞骨合右锁骨骨折伴耳内流血3天,血止后行“右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次日,渐感右耳后疼痛,同侧面部麻木,继之口眼歪斜,目不能合。查:右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闭目不全,鼻唇沟消失,口角偏向左侧,鼓腮漏气,伸舌居中,右耳廓皮色如常。既往健康。诊为Bell麻痹。治疗采用电针合推拿法。取穴:翳风、四白、阳白、地仓、颊车、足三里、合谷、太冲。流泪加攒竹、丝竹空;人中歪加水沟。刺法:翳风穴直刺1.5寸,使针感直达患侧颞部或咽部,面部腧穴透刺,四肢诸穴常规直刺,得气后面部接G6805-Ⅱ型电针仪,断续波,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跳动为度,30min。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自1980年以来运用清热疏风法治疗风热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比较满意,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2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风热型面瘫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6岁,大多数为青壮年;病程3~7天16例,8~15天4例,15天以上1例;右侧面瘫12例,左侧9例。全部患者皆有口眼歪斜、患侧额纹消失、眼裂开大、闭目无力、鼻唇沟变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