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雁  刘勇  罗晓健  李毅  王跃生  吕爱平  杨世林 《医学教育探索》2006,(12):1915-1916,I0002
我国传统医药学由中医药学、民族医药学和民间草药学3部分组成。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数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回归自然的潮流,民族药的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对民族医药高度重视,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已对30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以藏、蒙、傣、维吾尔、壮等民族的传统医药发展较好。然而随着民族医药研究和发展的深入,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1民族药资源民族药是指少数民…  相似文献   

2.
回族医药学是指传承于回族群体中融汇了古阿拉伯医学、祖国中医药学的一些内容并与伊斯兰教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民族医药学。随着21世纪初"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疗法"等疾病治疗理念的提出,世界各国对传统医学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中西医并重发展以及加快发展传统医药(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所特有的医疗卫生制度和政策,作为民族医药学中的一支——回族医药学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曾为我国广大人民的生命与  相似文献   

3.
医药文化交流是推动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两宋时期政府重视同其他国家的医药学交流,中日、中朝、中阿诸国的医药交流愈加频繁。中国的医药知识促进其他各国医药学的发展,外来的药物及临证治疗技术亦丰富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内容,促使中医药学自身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4.
享誉世界的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传人中国后,与同样先进的中医药学相结合,孕育出了中国医坛上的一朵奇葩——回医药学.鉴于此,安迪光提出,回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药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东西合璧"的产物[1].回医药学是回回人在继承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汲取中华传统医药的精髓,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医药具有辉煌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资源,目前急需挖掘和整理历史文献中的回医药资料和散落民间的回医药资源,在此基础上以现代科研手段研究民间挖掘出来的回医药经方、验方、成药及特色诊疗技术,并进一步将已经规范化的回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用药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湖北恩施民族医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加快政府出台政策,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加快恩施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推进民族医药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哈尼族医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绵起伏的云南哀牢群山中,无数座高达上百级的“田山”从山脚顺着坡势层层叠叠,直通茫茫云海,蔚为壮观。这就是勤劳智慧的哈尼族人民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水涧沟渠引进粮田,形成的“梯田”。哈尼人在创造梯田文化的同时,不断与瘟疫疾病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掌握了大量用草药治病的单方验方和独特的诊疗方法,同时吸纳和兼容了中医药学及彝、苗、傣、壮、瑶等各个民族以及泰国、缅甸、老挝等国民族医药学的一些理论、诊疗方法和药物,形成了在祖国民族医学之林独树一帜的哈尼族医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藏医药学是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医药科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药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藏医药学如何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种信息载体中也储藏了大量民族医药文献,我们认为,大力整理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文献,对推动传统医学事业发展和弘扬传统医学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982年国家宪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间医药和民族医药。民族医药是土家医药、藏医药、壮族医药、苗家医药、蒙医等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的总称。它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种民族医药体系和经验综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医药学与人类学之间不断渗透,孕育了一门新的学科———民族医药人类学。以人类学方法和原理为基础,结合民族医药理论、用药经验,对构建民族医药人类学进行了初步阐述。创建民族医药人类学有利于人们认识民族医药人类学的多样性,增进不同民族医药体系之间的融和,从本质上突破了单纯依靠民族医药学知识来治疗疾病的局限,反映了民族———社会———医药的动态行为关系,体现了民族医药人类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医药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期与自然抗争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国少数民族产生了自己的医学创造和医学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学文化。就悠久历史传统和古典文化范畴而言,民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同一性,都统称为传统医药,但是,各种民族医学和中医学又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拥有民族地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学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专业学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其作用与价值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肯定.蒙医药学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分支,是蒙古民族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为蒙古族人民健康生活提供保障.中蒙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是我国传统医药体系的不可或缺重要部分,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及独特的临床经验,得到各界广泛认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近两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中蒙医药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研究生招生规模正在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是中蒙医药专业的高层次教育,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中蒙医药传统特色理论,培养高层次中蒙医药人才的重要责任,目前培养过程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詹洪春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I0001-I0001
民族医药是中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因其独特的药材资源、配方、医药学理论等浓厚的地域特色而具有特殊的魅力。如今,较为突出形成医药保健品产业规模的是:蒙药、藏药、苗药、维药四大民族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对我国民族医药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民族医药学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1978-2014年收录的民族医药学论文,对文献数量、分布年代、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发文地区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民族医药学文献数量逐年增多,蒙医药、藏医药、维医药、壮医药等民族医药研究在文献数量、作者群等方面已形成优势,傣医药显示出很好的发展潜力。但民族医药类期刊没有入选核心期刊,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民族医药学文献较少。结论民族医药学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扩大。多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抓住自身的资源优势,将本地区民族医药资源优势发掘出来,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佛教医药学──祖国医药学之瑰宝郑益民中国武夷佛教医药研究所(福建建瓯353100)主题词@佛教,心理治疗,养生,中医药学文献,中医学术发掘佛教医药,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即自西东传。它与儒、道并称三教,是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6.
论藏医矿物药古今概况张西玲中药系730000刘丽莎基础部730000关键词藏药矿物药民族医药中图分类号R291.4藏医药论其著作之多,药物之丰富,理论之完整,用药之考究,仅次于汉(中)医药学。它的医药著作逾二百部;药物逾三千种,位居少数民族医药之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民族医药学是各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我国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兄弟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4):F0003-F0003
壮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领域中的一个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地域性民族医药学分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和科技厅将壮医药研究列为重点项目,开始有计划地对壮医药进行发掘、整理与研究。广西中医学院和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文献收集、文物考察和实地调查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了包括历史文物的搜寻,民间壮医的登记,验方、秘方与单方的收集整理,壮医药理论与医疗技术的总结,壮族民间用药、  相似文献   

19.
满族传统疗法撷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满族医药文化中,确实有独具民族传统和特色的治疗方法。初步总结出针灸、温泉浴、食疗、酒疗、躲避、热熨、冰覆、雪疗、正骨、海水浴等十种疗法,并作出简要说明。满族医药卫生知识是祖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得到整理和发掘。  相似文献   

20.
正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包括壮医药在内的壮族文明。壮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壮民族的繁衍和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壮医药在壮语中称为"依托",意思是"土医、土药"。然而,由于直到解放前壮族都没有形成本民族规范统一的通行文字,因此壮医药在历史上长期没能产生自己的医药典籍,也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壮医药学界对壮医药语言文字的保存有明确意识。壮医专家庞声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